一卷紅顏夢,幾多相思情。 作者用細膩筆觸,為您描繪許穆夫人、蔡文姬、劉令嫻、上官婉兒、薛濤、李冶、花蕊夫人、魚玄機、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張紅橋、秋瑾這13位才情女子的愛情故事,看那花一般生長、盛放,直至枯萎的愛下去與求不得,帶您領略她們的詩,她們的情,她們的執(zhí)拗與妥協(xié)。 她們情竇初開,她們與人相愛,她們欣喜,她們痛苦,她們執(zhí)拗,她們妥協(xié)。 千萬句的悲鳴匯成一首又一首的傳世佳作,她們用詩吶喊,用詩哭泣,用詩哀歌,亦用詩歡笑,用詩展顏,用詩思念。 時間是最討厭的小偷,許了她們一世清歡,又打了她們一個措手不及。 身處亂世,她們身不由己。身隱安樂,卻也任由造化弄人。 愛不得,痛不止。 這是有關愛的故事,我相信你會懂得。 ★內文小窗口: “是為故土,與君同在!”父親的馬車上,她對著他就這樣大聲誦讀著。這個聲音,他覺得過了很久、走了很遠之后自己也還能聽到。 那時候的自己,還不太懂這些話啊,他這樣想著,但淚眼蒙眬中,他卻清晰地記得她的頻頻回首。 從此,她便成了他的情感國度里永遠的風景。若干年后,雖然那份離別的傷感歷經了夏的炎烈和冬的蕭瑟已漸漸歸于平淡,雖然美艷環(huán)繞的宮廷里,舒心與愉悅時刻充斥著齊桓公的視野與心靈,但總會在某個漆黑的夜晚,有一絲嘆息在他心間悄然滑過。 ————許穆夫人 陣陣的殺戮聲由遠及近地向婉兒逼來。 沒有人能救婉兒。 也沒有人為婉兒送行。 那些曾經她愛過、護過的男人,此刻沒有一個與她相伴。 幽暗而溫暖的燭光下,婉兒依舊用詩般的凄婉,為即將到來的燦爛時刻而梳洗、裝扮。 同生得偉大一樣,死同樣莊嚴。 ————上官婉兒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灑慰離顏。”她臨行前,溫庭筠雖有牽掛,卻不知如何說起,唯有幾首詩句相送。 “水柔逐器知難定,云出無心肯再歸。惆悵春風楚江暮,鴛鴦一只失群飛!睍r至今日,他還是不肯承認自己對她有情。 ————魚玄機 作者簡介: 彭嬌妍,女,師從中國書法名家倪進祥先生,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荊門市詩詞學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紅樓夢研究》《中國書法》《散文選刊》等。散文作品曾獲“201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一等獎,收入《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等書。 她用悠遠中帶些大氣、繾綣之中帶點細膩的文筆,細致描寫了數(shù)位古代女詩人或悲壯或哀傷的感情故事,發(fā)人深省。 目錄: 是為紅顏起,出征故人情——許穆夫人 青澀泉心 陌上的殤 飛馳之念 且述衷腸 思茫茫兮,潮起潮落徒相望——蔡文姬 近淚無干語凄凄 曠野無邊眼迷離 一任東風作母慈 渾覺江南歸卻早 思鄉(xiāng)何是鄉(xiāng) 余生有期漸相依 是為紅顏起,出征故人情——許穆夫人 青澀泉心 陌上的殤 飛馳之念 且述衷腸 思茫茫兮,潮起潮落徒相望——蔡文姬 近淚無干語凄凄 曠野無邊眼迷離 一任東風作母慈 渾覺江南歸卻早 思鄉(xiāng)何是鄉(xiāng) 余生有期漸相依 君不念奴,奴豈無君——劉令嫻 何為心中的侍者 鶯鶯低語永晝長 云中錦書誰寄 相思曾透濡墨 花開又幾度 冠艷群芳最風流——上官婉兒 芳心半點為君妍 煙鎖重門香被冷 詩情畫意皆寂寥 殘花漸落淚啼紅 臨別殷殷倍語慈 莫怨東風當自嗟——魚玄機 緣遇 緣起 緣傷 緣幻 緣落 緣滅 蛾眉淡掃,原是輕賤的我——薛濤 祈和 醉離魂 望歸 悵惘憂 碎心遠 閑云鎖 過河筏槎,君來幾度——李冶 青梅苦澀不知愁 相思難卻復西東 一盞芳髓比茶香 尺素成雪,雪空留 美人遲暮落成泥 且負江山且負卿——花蕊夫人 芳菲滿園任鋪陳 奴是一朵羞澀的花 棄盔甲,一怒為紅顏 讖言是以血和墨揮就的畫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斜雨薔薇載群芳 青梅時節(jié)俏如透 勞燕棲飛堪為苦 零落堪入俗人伍 雁字回時,錦書誰寄 此生何必空余恨——朱淑真 千里相思一撇消 鶯飛蝶舞醉花香 尋春總是淚滿懷 攜手藕花湖上蓮 寂寞梨花任無言 兩廂背去何相宜 愛斷情傷只因相守太難——張玉娘 你我本是前世并蒂的蓮朵 歲月靜好,難敵五斗米糧 片紅落盡相思遠 一處相思,何處閑愁 你不存世,我豈活 破繭成蝶,是永生 驀然回首,那人已在燈火闌珊處——張紅橋 一首詩箋述青天 瓊花照壁兩相逢 自古多情傷離別 落花如夢春去也 情濃時分伊人已去 秋風秋雨,愁煞窗前人——秋瑾 葉兒瘋長的秋 三生石上印 忠,是那股剪去的發(fā)辮 黑夜里,星火如燈 志堅如海 年年歲歲花相似,這本書讀起來很有感覺,很有代入感,我都哭了。作者真的很用心,在什么時候寫了什么詩,結合當時的故事來看,詩也變得更能觸動人了,推薦!——墨綠色的molly 一生中,深愛一人已經足夠,就算沒有在一起,也是幸福的。雖然這些女子的命不由自己,卻把筆墨留在青史之上,這也算是一種寬慰吧!獌A色如風 很喜歡,覺得很溫暖,那些人雖然都在錯過,時間永遠不對,但是也正是因此,那些詩才顯得這么動人!魺o聲驀然回首,那人已在燈火闌珊處 ——張紅橋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因為她們潔凈、柔軟,容不得半點瑕疵。 福清城外名為紅橋的女子,便是如此。 紅橋本是大家閨秀,只因戰(zhàn)亂的紛爭而身陷囹圄的她,為求得一身清白,只好遠離世俗的頑劣,終日躲在琴棋詩書的世界里。 原本漂泊不定的她只是希望用“詩”為媒,來為自己選擇一個情投意合的夫婿。她將全部的柔情傾注于愛情之上,換來的卻是勞燕分飛。 她自紅塵走過,生來便柔弱的她,在愛的天國里成長,又毫無預兆地落入凡俗的塵埃。 ——題記 一首詩箋述青天 梨花寂寂斗嬋娟,銀漢斜臨繡戶前。 自愛焚香消永夜,從來無事訴青天。 ——《初答林鴻》?張紅橋 歲月沉浮,就像月的陰晴圓缺。人生起落,早已命中注定。 張紅橋本名張秀芬,出生于中原之地的一戶大戶人家里。因父母的開明和寵愛,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的閨閣禮儀訓練。在書香墨韻中受過熏陶的她少了平常人家女兒的俗質,又沒有權貴子弟的驕奢跋扈。 但是,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如同破繭的蠶蛾,在朝代的更替中濺起一團團令人迷惘傷感的歷史迷霧。企圖瓜分土地的異族分子也在趁火打劫,妄圖分得一杯羹。所以,饑寒交迫和流離逃亡,成了這個時期的代名詞。 因戰(zhàn)亂而失去家園的流民先是三三兩兩地從張紅橋的家門口走過,慷慨的張父還在自家的門口施粥接濟。但隨著流民越來越多,夾雜其間的廝殺血腥也一并來到了這里。為了保命,少年的張紅橋不得不和父母一道,驚恐地逃了。 兵戎相見的關卡驛站,將過往行人的財物擄掠干凈。顛簸的車輪揚起的塵土,更使惶惶的人心被拋到了驚恐的頂點。在這其中,由于精神支柱的轟然倒塌,傷痛與病源便毫無阻隔地侵襲而來。由于地域環(huán)境的差異導致的水土不服就這樣魔爪一般地伸向了紅橋父母。還未抵達目的地,張紅橋父母就雙雙倒下了。臨終之際,她被托孤于本是高官人家的寵妾,卻同樣因為戰(zhàn)亂而流離逃亡的姨母。 由富至貧,由萬千寵愛到孤寂飄零。張紅橋原本令人羨慕的人生,被徹底顛覆了。 張紅橋與姨母,在還來不及悲傷的驚恐中冒著漫天的硝煙四處奔逃。茫然中,她們如遭冷雨的落花,居無定所,流落他鄉(xiāng)?恐鴥H有的積蓄在福建閩縣買下了紅橋邊的茶樓,她們無以為生,姨母只得憑借自己殘存的春色還有曾經在宦府的生活閱歷,以聚會清談、茶酒款待的方式,招徠流亡的貴族和文人雅士以維持生活。 茶樓因為姨母的風韻美艷而生意興隆,也因光顧于此的沒落貴族、逃亡文人而文氣十足。食客們在品茗的同時高談國事,聽任姨母的嬉笑怒罵。迷離的帷幄內,食客們推杯換盞,一派熱鬧景象。 與茶樓相依的閨房中,張紅橋卻置身事外、如若蓮花一般在靜靜綻放。姨母沒有子女,張紅橋自然成了姨母后半生的依靠。這個花朵一般綻放的外甥女,被姨母視為己出。姨母不讓她參與茶樓的任何事務,更不允許張紅橋介入迎來送往中。同時姨母還為她請來了專門教授其言談舉止、詩文韻律的老師。如此用心良苦,姨母只是希望能為外甥女謀下一門中意的婚事。 閣樓內,每當張紅橋立于窗前遙望著夜空的明月,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時,她對童年時代的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便愈加強烈。無盡的苦楚,卻又無處訴說,似乎唯有這漫天的星斗不離不棄地與自己相依相伴。索性,在夜深人靜的月圓之夜,紅橋獨自一人走出閨閣,來到庭院,并在幾案上擺上仙果、燃起沉香、微啟雙目雙手合十地向青色的天幕暗暗祈禱。祈禱那個她在模糊之所中意的,人品高潔、才華如李白一般深厚的人早一天來到。 “詩品即人品”。外在的財富只能是一時的享樂,只有真正的心靈相通,才是婚姻幸福的真諦。少年時親人便過早地離別,接踵而至的失去家園的顛沛流離,使張紅橋在苦難中,較早體驗到了人性的善惡美丑的本質。 她“要嫁給像李白那樣有才華的人”。選婿的方式,便是“以詩為媒,用詩選婿”。 用詩抱得美人歸,不僅是對才子們極大的肯定,更是個人才華的絕佳體現(xiàn)。于是“才子們”紛紛將先前貪婪于“風月樓臺”、“功名高府”、“帳下歌舞”的目光轉向了她。 重簾穴見日昏黃,絡緯啼來也斷腸。 幾度寄書君不答,雁飛應不到衡陽。(無名氏) 這是她接到的第一首詩!叭栈椟S”、“也斷腸”感情強烈,“寄書”、“雁飛”亦詩意逼人。但言語中流露的自命不凡的本性,卻被張紅橋洞察無余。 “重簾”、“絡緯”等句,是作者貪戀于宮闈內閣,熟知那里環(huán)境的性格使然。還有,“幾度寄書君不答,雁飛應不到衡陽”句,更是在責問不愿意對書信作出回答的原因,其逼人語調、咄咄態(tài)勢,儼然讓她成了居高臨下的權貴的手中玩偶。愛情的國度里,彼此相愛的你我,還有高低貴賤等級之分嗎? 愛情,其實是一味醉人的毒藥。當你深陷其中時,它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去你曾經飽滿的神情,吸走你心腔里空靈自如的意志。令你在無法自拔中,日漸憔悴,神情凋零。 第一位的詩作在張紅橋處沒見動靜,并沒有消減才子們的熱情。相反,這更激起了才子們的征服欲,讓更多的才子想要試一試。就這樣,“用詩選婿”的新聞伴隨著張紅橋香艷的名字,在閩縣一帶越傳越廣。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紛至沓來的一百多篇詩稿,就擺滿了張紅橋的案頭。 因了張紅橋才情與美麗的誘惑,曾游學湖湘的“閩北風流才子”王偁也聞風而來。也許是中毒太深,只是單相思的他,曾經在游學途中一路作詩,也在沿途的風月場所一路留情。 對張紅橋蠢蠢欲動的王偁聽說她不輕易動心,只用詩選人時,熱情有余,卻又找不出合適的詩句去應對,他便多方打聽,找到張紅橋的住處,還租下了與張家鄰近的房子,并得意地稱之為“近水樓臺先得月”。 為了觀得心上人的模樣,王偁在租住房屋時特地選擇了與紅橋家窗戶相對的房子,也因此,張紅橋在屋內的一舉一動,王偁都能透過窗紗盡收眼底。兩相近鄰,時刻關注張紅橋的一言一行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一見張紅橋有事出門,王偁便也快速奪門而出,刻意與她擦身而過。清晨,紅橋在院中晾曬衣物,王偁便手持一卷經書,在窗前作刻苦用功狀高聲朗讀。除此,姨母打理的茶樓,王偁更是早、中、晚三次準時前來報道。 這樣的用心良苦,對于任何一個女人來說,何嘗不是幸福的!但心高氣傲的張紅橋卻偏偏將自己人生的“第二次投胎”看得無比小心,她只能祈望一切隨她所愿。 其實,對于王偁的如此種種,張紅橋也是知曉的。這個時刻在自己眼前閃現(xiàn)的青年才俊,高大帥氣,濃濃的眉毛下生得一雙閃著光亮的眼睛。張紅橋也在心里有些暗自欣喜。只是奇怪的是,自己一直未見他的來詩。 等待中,張紅橋依舊撫琴讀詩,依舊在月兒高掛的夜晚,到院中支起香案,雙手合十地對著蒼穹中的皓月默默祈禱。 雷雨過后的夏季,天越來越炎熱。在驕陽的炙烤下,知了在樹上不知疲倦地叫著,河中的水在慢慢干涸,枝葉變得翻卷。因為烈日炎炎,酷熱難耐,張紅橋只好穿一件薄如蟬翼的短紗衫,靜臥于碧紗帳中午睡。 薄紗之外,不肯放過任何偷窺機會的王偁伸長了脖子、張大了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屋內的張紅橋。好色的王偁竟然看了熟睡中的紅橋整整一下午,直到她慵懶的倩影走出臥房,不知疲倦的他才恍然從陶醉中清醒過來。過了許久,似乎從窺探中覓到了絕佳詞句一般的他,詩興大發(fā),立刻提起筆,蘸上墨汁,在案前一揮而就。 象牙筠簟碧紗籠,綽約佳人睡正濃。 半抹曉煙籠芍藥,一泓秋水浸芙蓉。 神游蓬島三千界,夢繞巫山十二峰。 誰把輕聲忽驚覺,起來香汗?jié)袼中亍?br/> 詩作確實不俗。例如,詩中的“煙籠芍藥”、“水浸芙蓉”、“神游蓬島”等句,用詞清新,意境雅致,只言片語中頗顯飽學之士的聰明才智,實可謂詞中上品,但是,當讀到“夢繞巫山”和“汗?jié)袼中亍钡染鋾r,張紅橋原本悸動的心卻微微地一顫。再讀此詩,這些影射著人的肢體部位的句子,對于一位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而言,卻如被人扒去了遮蔽肢體的外衣,赤裸于大庭廣眾之下一樣。 朦朧的戀意被捅破了心靈的隔紙,剩下的便只有不可想象的真實與丑惡。張紅橋感到了羞愧,進而開始臉紅。往事的回想,現(xiàn)實的悲涼,黯然神傷的紅橋不禁悲從中來。 瓊花照壁兩相逢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華如水點銀屏。 含情欲訴心中事,羞見牽牛織女星。 ——《投贈張紅橋》?林鴻 邂逅一個人,只需一個不經意的轉身。彼此相愛,也只在緣分注定的那一剎那;蛟S是月下老人的有意為之,系在張紅橋與林鴻之間的那根紅線,綿長地跨過了遙遠的時空地域。 王偁事件后,詩依舊雪片一般地在往茶樓處飛。但即使紛至沓來的詩稿快要擺滿張紅橋的書案時,紅線那端與她緊緊相連的那個人,依舊沒有出現(xiàn)。 幸福,總被愛情左右,萬變不離其宗,而人間的悲傷離別,卻有著種種不同。此時的林鴻,因為暫時放下仕途的雜務,在福清四處走親訪友。世家子弟出身的林鴻自幼便聰穎好學,才華橫溢,高中榜眼,也因此被當?shù)匾恍罩斓暮篱T相中,由當?shù)毓賳T做媒,迎娶了同樣能文善詩的朱家小姐為妻。 雖然婚后的林鴻與妻子志向相同,愛好相近,夫妻二人詩詞酬唱恩愛甚美。但是,僅僅維持了三年時光,紅顏薄命的朱氏還未來得及為林鴻增添一個子嗣,便因病而逝了。與此同時,官場的腐敗使得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林鴻與上司的矛盾日漸深重,也讓他對前途和人生逐漸心灰意冷。處于人生低谷之中的林鴻索性辭掉官職,回到了故里。 也許正是上天的有意安排,當上蒼為林鴻暫時關掉仕途的大門時,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情場的窗。 他暫時放下了世俗的雜念,心境便變得開闊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的態(tài)度亦是新奇的。他與當年因應試而在州府驛站結識的王偁久別重逢,談笑間,林鴻無意間將眼光移到了窗外。此時,月兒高掛,思鄉(xiāng)心切的張紅橋依舊如往,烏發(fā)婉轉、一身素衣地在院中焚香禱告。在明月的照耀下,她神情專注,姿態(tài)恬靜,裊裊散開的沉香中,嬌美的她宛若一朵盛開在菩提佛祖腳下的蓮,舉手投足間,透出天國仙子一般的飄逸。 王偁滔滔不絕地向林鴻講述著關于張紅橋的一切。其原因,也許只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對張紅橋的暗戀,還有“以詩選婿”時數(shù)位才子紛紛“落榜”的結局。大開的閘水一般的講述中,林鴻知曉了張紅橋的身世、年齡、學識以及她與姨母生活的狀況。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雖然妻子離世已經三年了,親朋好友為自己物色的對象也不在少數(shù)。但是,知音難覓的苦惱伴著痛失愛侶的陰影始終與林鴻如影隨形。我們不知道林鴻心中那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傷感是幾時涌上心頭的,但品嘗過生離死別的人生痛楚的林鴻深知,唯有給予這樣的女子更多的關愛、憐惜與尊重,才是開啟她情感閘門的最佳鑰匙。 告別王偁,林鴻又一次回味起在同窗的屋內創(chuàng)作的詩句!肮鸬罘傧恪贝告隙鹁铀拿髟,“露花如水”則暗指了明月之下亭亭玉立在庭院之中的張紅橋!绑笇m”的美好比喻女子的高潔,“玉宇”的博大來反襯紅橋的秀美。在不露聲色地贊美的同時,還用了“含情欲訴心中事”的解語口氣,向張紅橋解釋了知曉她身世的人,就是林鴻自己。這樣的表達,即有林鴻對張紅橋的傾慕試探,也有對自己為人處世過程中穩(wěn)重、務實、求真的透露。 碧玉的箋上,勁健的筆跡令張紅橋感到了似曾相識的熟識。娓娓道來的繪景寫情,生動而清雅,而且表達得莊重又不輕佻。這種有別于市儈子弟創(chuàng)作風格的詩篇,和其他來詩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不論相隔幾萬里,唯有相知一點通!”細讀第二遍,張紅橋的臉上不由地露出了微微的笑容。細細思量,“落末的梨花”表示自己寂寞孤苦的緣由;“無事焚香”言明自己日常的閨閣生活;還有“無事訴青天”是為家敗人亡之后的孤苦無依,逆境之中的世態(tài)炎涼,祈于頭上青天的呵護……細細想過,面露微笑的張紅橋,便用一首七言絕句作答: 梨花寂寂斗嬋娟,銀漢斜臨繡戶前。 自愛焚香消永夜,從來無事訴青天。 送出的詩終于有了回音,而且是破天荒第一回。林鴻的喜悅之情勝過高中了“榜眼”的興奮。她對他的心意心領神會,他則文思泉涌。送走了送信的阿婆,林鴻又用賽過“云娥”的嬌嬈之女,來借喻自己與紅橋相見恨晚的惆悵。用蓬萊仙境的美好,比秀水之畔的美麗紅橋。就這樣,這個不大的小樓里,手持信箋的阿婆如同一根結實的紅線,在張紅橋與林鴻之間來回穿梭著。而且,這根紅線在時間的浸潤下,相隔的距離越來越短,送信的頻率越來越高。 因詩寄情,唱和正濃的他們,樂不思蜀。 自古多情傷離別 芙蓉作帳錦重重,比翼和鳴玉露中。 人道瑤池春似海,月明飛下一雙鴻。 ——《再答林子羽》?張紅橋 為情所傷,不在成敗與否,只為用情太真,所愛太甚。 張紅橋很快與林鴻同居了。而在遠離閩縣的永泰,企圖用逃避來忘掉張紅橋的王偁既無心讀書,也無意于父親安排的縣衙職務,他對母親為自己說和的女子視而不見,對父親安排的差事佯作不知。失魂落魄的他,終日只在床上仰躺著。 這般的癡心本無過錯,但不曾知曉兒子心病的年邁父母,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唯一的兒子如此不中用,焦急的老父不禁破口大罵。這罵聲從清晨一直焦雷一般地持續(xù)到晚上。但父親的謾罵聲中,張紅橋那秀美婀娜、富于才情的倩影依舊在王偁的眼中顯現(xiàn)著。因了父親的企望而不得不有所行動的王偁,索性卷起行李,打著要進京趕考的幌子,再次回到了閩縣。 重新來到張家茶樓,眼見的卻是夢中情人與同窗的出雙入對。 最最可悲的是,如此癡情癡心的愛,王偁卻不敢與同窗公開競爭,更沒有當面向張紅橋表達愛慕的勇氣。在退而求其次的懦弱中,他只得從自己的窗口注視心上人的秀姿,在與心上人有關的事和物身上找尋她的蹤跡。 一日上午,紅橋與林鴻雙雙出門了,得此時機的王偁叫住了留守家中的丫鬟香兒。望著這個模樣清瘦、面容憔悴的年輕公子,香兒接過了王偁的錢,每天為他打開女主人臥室的窗。 茶樓依舊人聲鼎沸。因為有了林鴻的存在,擔當起女主人角色的張紅橋開始走出閨閣,幫助姨母打點生意。 這一天,閑來無事的林鴻,獨坐于書案無心地翻讀著張紅橋的書卷。嗒嗒的敲門聲中,香兒送來了書信。 詩箋被裝在一個綠色緞面錦囊里,外面還別有用心地扎著一根細細的紅線。一看便知,這又是“以詩選婿”的投詩。林鴻打開其中的箋紙: 一雙明月貼胸前,紫晶葡萄碧玉圓。 夫婿調酥綺窗下,金莖幾聲露珠懸。 這詩是此等的口無遮攔,林鴻讀罷,便覺像是周身赤裸的自己,被人偷窺了許久。 再看落款,“癡心人王偁敬呈”赫然在目。 在油然而生的厭惡中,林鴻騰地從床上站了起來。進而,他下意識地想在紅橋的房內搜尋什么。他先是掀起床上的枕頭,一縷長長的青絲被打成了一個長長的圈緊緊地貼著床單。他打開紅橋的衣櫥,里面除了自己為張紅橋定做的幾件單衣以外,空空如也。 拿著同窗送來的信,林鴻在這個與紅橋曾經歡愛的床頭呆坐著。 突然,一股無形的冷光突然從林鴻的額前劃過。這光曾是如此熟悉,而自己從來也不曾注意。順著這冷的光,林鴻索性抬起頭,望向窗外。他再細細地看,原來與自己斜面相對的窗口前,許久未見的同窗學友王偁就立于窗前。 林鴻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再次與許久未見的王偁相遇,往日里深厚的同窗情意早已煙消云散。林王二人想要說些什么,卻又欲言又止。神情消瘦的王偁在癡癡地凝望了林鴻許久后,凄然一笑離開了。 疲憊的林鴻迅速燃起了案前的蠟燭,火光中,詩卷在火光中先是扭作一團,再由白變黑,最后在一縷白煙中又變成了一層層薄薄的白色灰燼。 落花如夢春去也 一南一北似飄蓬,妾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歸來亦無益,夜臺應少系書鴻。 ——《遺林子羽》?張紅橋 深秋的早晨,紅橋一側的河面上,潔白的霧靄一縷一縷從河中的碧波間冉冉升起。習慣早起的張紅橋,披著一身淺藍色單衣,靠在窗前用木梳梳理長發(fā)。 突然,薄霧中一陣嘚嘚的馬蹄聲從街的西邊隱隱隱約約朝著自己的方向傳來!斑恕⑦、咚”三聲,不太重且?guī)е鴰追志次返那瞄T聲,從茶樓的大門外一直傳到張紅橋的耳中。這是一封由閩縣遞運所轉來的,并在信的卷口,還簽印了加急標志的家書: “子羽愛婿,小女朱兒今已離世四載。痛定往矣,汝與吾女情緣雖短,但親情尤在。如今,京城一職位空缺。且該處司長與吾世代交好。加之愛兒才華橫溢,當此重任更不在話下。且機會難得,望速速前來,莫失良機! 回首往事,感恩的林鴻不禁被二老感動得熱淚盈眶。但在兒女私情與建功立業(yè)之間,難以抉擇的林鴻卻是百般不舍。 最終,在張紅橋百般依戀的目光中,林鴻還是騎上馬揮手朝京城出發(fā)了。 男兒自古志在四方,又何至被兒女私情左右!而且京城的繁華,哪里會像這個小小縣城的清苦靜寂。男兒唯有建功立業(yè),方能有居安享樂的后快。自己如今在此閑居,雖然衣食無憂,但也總不能這樣過著坐吃山空的日子。如今機會降臨,先謀得一份體面的職業(yè),再來迎娶紅橋,這在林鴻看來或許是一條權宜之計。 一年來,在愛情的滋潤下,張紅橋已是容光煥發(fā)。得知此消息,張紅橋頓時沉默了。這令她想到了張生和崔鶯鶯。同樣是熱戀中的情侶,同樣于情不自禁的激情中過早品嘗愛情的“禁果”。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必須進京趕考,取得功名的張生,在十里長亭與戀人就此拜別了!巴F拊偃⑵蕖薄ⅰ耙淮呼~雁無消息”的等待過后,崔鶯鶯終于同張生修成正果。但劣勢之中的張紅橋呢?此去路途遙遠,變數(shù)眾多,自己雖與林鴻雖有夫妻之實,卻并沒有夫妻之名。假若林鴻從此一去不歸,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情濃時分伊人已去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歇未竟,城上棲鳥催別。 一縷情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還憶浴罷擺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 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去煙疊。剪燈簾幕,相思誰與同說。 ——《念奴嬌》?張紅橋 因了故舊岳丈的提攜,林鴻順利地在京城謀得了禮部精膳司員外郎的職位。 他仕途順暢,但在岳丈的眼里,年近三十的林鴻依舊孤身一人。失去了女兒,暗地里將他當作兒子一樣看待的老人,有意想將遠房的親戚說給林鴻。 席間,因了酒精的作用,日夜思念愛人的林鴻便將福清家鄉(xiāng)已有戀人的事向岳丈和盤托出。 但是,老于世故的岳丈卻認為,林鴻描述的女子固然可憐。但被生活所逼迫的她,“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如今,林鴻剛入新途,自己的言行舉止無不在受他人關注。迎娶煙花女子為妻,勢必會影響他的仕途。 岳丈的話,一句一句,擲地有聲。還有那道極其低俗的詩作伴著林鴻不斷升騰的酒精因子作祟,一并在他的腦海里燃燒。林鴻徹夜無眠,他想要把這段情愫忘卻,但又難以抉擇。 自從送別林鴻,張紅橋再回到房內,一切便是空空如也。 度日如年的她,每每望見室內的陳設,上面均是林鴻的影子。再讀案上的書卷,腦子里也全被曾經與林鴻唱和往來的詩句所填滿。等待中,那雙曾經滿含詩情且清澈無比的眸子,如今已被黯淡的灰色所占滿。唯一的精神支柱,便是盼望著郵差的到來。 月圓之夜,不再到院去中焚香沐案的張紅橋,拿出林鴻進京的前夜,專程為張紅橋填寫的詞句,一遍又一遍地讀著: 鐘情太甚,人笑我到老也無休歇;月露煙云多是恨,況與玉人離別! 軟語叮嚀,柔情婉戀,熔盡肝腸鐵;旗亭把酒,水流花落時節(jié)。 應念翠袖籠香,玉壺溫酒,夜夜銀屏月;蓄喜含嗔多少態(tài),海岳誓盟都沒。 此去何之?碧云春樹,今晚翠千疊;圖將羈思,歸來細與伊說! 多少溫情縈繞心房,多少溫言軟語還歷歷在目。相思的滋味幾許,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知曉,F(xiàn)如今,人去無音,唯有這幾張薄箋作了牽念。 鳳凰山下,玉漏聲恨,今農容易歇;一曲陽關歌未畢,棲身啞啞催別。 含怨吞聲,兩行珠淚,漬透千重鐵;柔腸幾寸,斷盡臨歧時節(jié)。 還憶浴罷畫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愛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 桃葉渡頭,河水千里,合凍云疊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同說? 被愛是幸福的,而愛一個人卻是疲憊不堪。情愛世界的男女,當一方占據了主動地位,另一方的愛便成了漫不經心。 經過數(shù)日輾轉,由林鴻親筆書寫,自京城發(fā)出的一闋《摸魚兒》的來信,終于送到了張紅橋的手中。 面容消瘦的張紅橋接過信箋興奮不已。其筆跡依舊是林鴻灑脫的草書。睹物思人,開心的張紅橋如同見到了林鴻的模樣: 記得紅橋,少年冶游;多少雨情云緒;金鞍幾度歸來晚,香靨笑迎朱戶。 斷腸處,半醉微醒,燈暗夜深語;問情幾許?情應似吳蠶吐繭,撩亂千萬縷。 別離處,淡月乳鴉啼曙,淚痕深,紅袖污;深懷遐思何年了?空寄錦囊佳句。 春欲去,恨不得長纓系日留春;相思最苦,莫道不消魂,衷腸鐵石,涕淚也如雨。 緊隨“摸魚兒”之后的還有七組七言絕句: 一: 女螺江上送蘭橈,長憶春纖折柳條; 歸夢不覺江路遠,夜深和月到紅橋。 二: 驪歌聲斷玉人遙,孤館寒燈伴寂寥; 我有相思千點淚,夜深和雨滴紅橋。 三: 殘燈暗影別魂消,淚濕鮫人玉線綃; 記得云娥相送處,淡煙斜月過紅橋。 四: 春衫初試淡紅綃,寶鳳搔頭玉步搖; 長記看燈三五夜,七香車子度紅橋。 五: 一襟擁恨怨魂消,閑卻鳴鸞白玉蕭; 燕子不來春事晚,數(shù)株楊柳暗紅橋。 六: 傷春雨淚濕鮫綃,別燕離鴻去影遙; 流水落花多少恨,日斜無語立紅橋。 七: 綺窗別后玉人遙,濃睡才醒酒未消; 日午卷簾風力軟,落花飛絮滿紅橋。 多么深情的詞句!想也紅橋,思也紅橋,夢也紅橋,醒也紅橋。七首絕句,七處紅橋!盡管久等無果,但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表白,依舊使苦等中的張紅橋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笨笨的張紅橋沒有想到,在男人的眼里,當身為女子的癡心人將身心交給對方的那一刻起,女子存在的價值其實就已經貶值了。 來信滿紙相思,卻又只字未提結果。再讀那闋《摸魚兒》,似乎在輕漫的描繪里,自己成了路邊的野花。她與林鴻曾經的朝夕相處,似乎自己也僅是他的取樂對象。 張紅橋困惑了。她原本是大家閨秀,卻因命運的捉弄,而不得不周旋于棲身旅館的賓客之間,進而才有了這種似妓非妓的身份。也正是這種特殊的生存境遇,她尤其害怕別人將自己誤作隨意拋撒春情的女子。 不能從來信中猜測出結果的她心亂如麻。憔悴不堪的她精神世界進而一片空白,加之身體的羸弱,數(shù)日之后,這個癡心的女子便在曾經與林鴻約會的那座小橋邊黯然倒下了。 隆冬過后,大地恢復了少有的生機和活力。庭院里,柳樹條兒,一根根地抽出了纖細的枝條。草兒三三兩兩從泥土里冒出了嫩嫩的綠芽,就連翩翩起舞的蝴蝶,也是成雙成對在飛舞。 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方那一縷相思情愫,便如初生的野草,從林鴻的心底四溢著攀爬了出來。這時他才驟然想起,士別一載,遠方的戀人,自己鮮有問津。除卻為紅橋寄去的一闋詞和七首絕句,其余并無他物。而自己,既沒有張紅橋的音訊,也沒有收到家鄉(xiāng)的只言片語。思念和快速想要和她見上一面的愿望,此時在他心中無比強烈。 于是,在新職位上順風順水時,他便告了假,以回鄉(xiāng)探望父母的名義踏上了返家的旅程。 但當他走進村口,踏上那座橫跨于河中央的紅橋時,河水依舊沉靜明亮,河邊的柳葉依然低垂秀美。只是路上的行人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偶爾路過的二三位鄉(xiāng)鄰,也如陌生人一般地向他投來了憤懣的冷眼。 再往前走,這個他曾經居住過,與自己的戀人相識相戀的茶樓,也沒有了以往的熱鬧。他走上前去,此時卻是院門緊鎖,門庭冷落。 焦急的林鴻急忙跑上前去敲門。過了許久,紅橋姨母方才滿臉悲愴地迎了出來。頓感不妙的林鴻問及姨母家中的事。但一臉愁苦的姨母只是搖搖頭。 林鴻急忙奔上樓去,室內卻是空空如也。 盡管林鴻滿是悲痛,但癡心等待他的那個人,已不會再與他吟詩作對了。 她是帶著對他的滿心期待而走的。走時只是留戀,沒有半句怨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