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長篇小說《他人的臉》,這也是他的另一部力作。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男人,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喪失了他的臉——這個可以標明為他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別人的特征和器官,于是,一些巧妙和奇怪的遭遇就在他的身上發(fā)生了。和中篇小說《墻》中那個失去了自己姓名的男人一樣,這個失去了自己的臉的男人,生活從此開始了變化。他的同事開始排斥他,妻子拒絕和他過性生活。為了從妻子那里得到原本的愛情,他請人制作了一個面具,去誘惑他的妻子和他做愛,試圖找回真實的自我。但是,他還是無法確定自我的身份,在迷途中他越走越遠。最終,他決定告訴妻子,他是在利用他人的臉和他妻子發(fā)生性關系的真相,但是妻子也告訴他,她知道這個事實和真相,已經原諒他了,這使他再次陷入到一種自我認同的絕境中。 小說的主題深刻而復雜,可以說,《他人的臉》探討了現(xiàn)代社會中人的自我和他人、個體和社會、內心和外部現(xiàn)實之間的激烈沖突,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層面上,超越了一個所見即所得的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書寫模式,創(chuàng)造出一個嶄新的、抽象而意義豐富的文學空間。 作者簡介: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小說家、劇作家。生于東京,在中國沈陽讀過小學和中學時代。1948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醫(yī)科專業(yè);50年代初即在文壇嶄露頭角。其處女作《赤繭》、《墻》分別獲得戰(zhàn)后文學獎和芥川文學獎,從而奠定了他在日本當代文學史的地位。其小說和劇本代表作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并一再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他與大江健三郎及三島由紀夫鼎足而立,構成了當代日本先鋒文學的獨特風景。其作品在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被譽為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級文學大師。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蠼∪ 安部公房的創(chuàng)造和深刻寓意,對日本現(xiàn)實產生了巨大沖擊和恐怖……充分展示了其文學天才!龒u由紀夫 安部公房的出現(xiàn),對于戰(zhàn)后日本文學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日本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