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于敘述《詩經》中各種植物的草木札記,有多首詠嘆草木的歌謠…… 作者選取《詩經》中的植物,找到它們,親臨它們,解釋它們在詩經當中的美好寓意,很是用心。全書圖文并茂,優(yōu)雅有趣,古韻十足。讀來親切醉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正像作者說的那樣“這種久遠而寧靜的生活方式的存在,會讓你覺得,未來種種事情,是一點都不用擔心的,只要踏實安穩(wěn),一步一步,順著這天地萬物的秩序走下去!弊x者不僅可以體會到古今之人對草木的鐘愛之情,亦能從中領會到古往今來各種植物的情態(tài)與性靈。
作者簡介: 寧以安,本名崔秀霞,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現任教師。小說、散文、評論及人物傳記作品見于《長江文藝》《北京文學》、《人民日報》》等報紙期刊,并收入各類文集。目錄: [目錄: ]
一月端月 楊?孤意在眉 梅?青梅老 葛?死生契闊 二月如月 梧?鳳棲 蔦與女蘿?相依 艾草?一日三秋 [目錄: ]
一月端月 楊?孤意在眉 梅?青梅老 葛?死生契闊 二月如月 梧?鳳棲 蔦與女蘿?相依 艾草?一日三秋 三月桃月 桃花?歡宜 桑?采桑子 茜草?弱水三千 四月清和月 柳?離情 芍藥?將離 桐?清明 五月蒲月 蒲?韌如絲 益母草?遇人艱難 萱草?忘憂 六月荷月 荷?有美一人 白茅?愛欲螢火 凌霄花?維以不永
七月霜月 ?悠悠我心 紅蓼?游龍戲鳳 木槿?僅榮一瞬 八月桂月 葫蘆?涉渡之舟 木瓜?永以為好 蓼藍?草木染 九月玄月 莼菜?莼鱸思 楚(荊)?今夕何夕 栗?室邇人遠 十月良月 茨?流言 花椒?子孫昌 黍?哀江南 十一月葭月 蒹葭?企慕 竹?君子有節(jié) 蓍草?卜算子 十二月嘉平月 柏?之死靡它 梓樹?故鄉(xiāng)遙 車前子?生息不輟 后記世間有情 梧?鳳棲 鳳皇鳴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大雅?生民之什?卷阿》 梧桐有青桐和泡桐之分。開出紫色花朵的是泡桐,為玄參科泡桐屬;而青桐又稱中國梧桐,為梧桐科梧桐屬。這里要說的梧桐,指的是青桐。 梧桐是落葉喬木,樹皮幼時呈暗綠色,老時呈灰綠色,故又稱為青桐、碧梧、青玉。古代喜歡將青桐栽于園林中,尤其是水井旁邊。因此又稱“井桐”,有“金井梧桐”之說。 梧桐夏天開花,花小,為淡黃綠色的五瓣單性花,排列成圓形花序,并不顯眼!侗静菅芰x》對梧桐有很細致的描述,說它“四月開淡黃小花,一如棗花。枝頭出絲,墮地成油,沾漬衣履。五、六月結桐子,今人收炒作果,動風氣。” 梧桐是良木,有高潔品性!肚f子?秋水》中說鳳凰“非梧桐不棲”。宋代鄒博的《見聞錄》說:“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薄俄n詩外傳》記載:“皇帝即位之日,鳳乃棲于東園梧樹上。”鳳棲梧,乃是祥瑞之兆。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初時躬耕于南陽,劉備三顧茅廬,欲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幾次避而不見,讓弟弟諸葛均托歌傳音,“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庇谑沁@鳳凰棲于梧桐,成了賢臣投靠明主的象征。 李商隱的《韓冬郎既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云:“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傳來一陣陣雛鳳的鳴聲,這聲音比老鳳的鳴聲來得更清圓。丹山路上桐花萬里,表達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意。 《毛傳》說,“梧桐,柔木也!蔽嗤┥L快,木質柔軟,所以被稱為柔木。而我愿意把它理解為一棵溫柔的樹。梧桐用來做焦尾瑤琴,有清音。《后漢書》記載,蔡邕被貶到吳地,一天聽到有人燃桐木為炊,聽其燃燒爆裂之聲,斷定這絕非一般的木材,而是制琴良材,于是從火中取其殘木,制成琴。琴制成后,其音清越,果然有美妙的音色。而在琴的尾部,仍有焦痕,時人名之“焦尾琴”。此后“焦尾琴”便成為良琴的代稱。 全唐詩中無名氏的《聽琴》詩,有“六律鏗鏘間宮徵,伶?zhèn)悓懭胛嗤┪病敝。“梧桐尾”就是指梧桐制的良琴,其音清越?br>梧桐可知音,梧桐亦可知人。中國文化中的梧桐,聽取了多少寂寞凄清之人的心聲。它聽取了小樓月光下,李后主深院鎖清秋的寂寞;聽取了李清照黃昏的雨水中無可排解的愁緒。 元代白樸所作雜劇《梧桐雨》,全名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自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之句。劇寫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故事。安史之亂,明皇倉皇逃出長安去往蜀地。楊貴妃自縊于馬嵬坡,宛轉蛾眉馬前死。 后來李隆基返回長安,在西宮懸貴妃像,朝夕相對。一夜夢中與楊妃相見,記起舊時場景。 長生殿那一宵,二人對著梧桐樹并肩斜靠,說出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盟誓,盡言詞絮絮叨叨。 沉香亭那一朝,玉環(huán)在梧桐樹蔭下,笑語盈盈地看著他,在翠盤上跳起霓裳羽衣舞,笑整縷金衣,紅牙箸手中敲。 今日夢境中尋找逝去的美好幻景,卻被梧桐雨聲驚醒,“那窗兒外梧桐上雨瀟瀟。一聲聲灑殘葉,一點點滴寒梢”!翱諏嚓,不見傾城貌!蔽嗤┣镉曷,一點點滴得人心碎。 “到如今翠盤中荒草滿,芳樹下暗香消!蓖瘴嗤湎碌膬汕槔`綣,歌舞升平,夢回后只見荒草碧梧、雨滴殘葉的凄清。這逝去的美好情事,與如今物是人非的凄涼之景形成鮮明的對照。 這暮年的老皇帝,身歷過至盛的繁華,品嘗過最銷魂徹骨的溫柔,經歷了劫難,失去了愛人,在廊檐下伴著梧桐,寂寞地聽雨,捱過漫漫長夜!罢辶縼磉@一宵,雨和人緊廝熬。伴銅壺點點敲,雨更多淚不少。共隔著一樹梧桐直滴到曉。”這無眠之夜相依的梧桐,該是懂他的。 這梧桐可解人情,亦是知時。 《花鏡》記載,通過梧桐的葉片生長情況,可知月之正閏,梧桐“每枝十二葉,一邊六葉,從下數一葉為一月,有閏月則十三葉。視葉小處,即知閏何月也”。梧桐每枝平年生十二片葉子,閏年生十三片葉子,從下往上數,最小的一片葉子即是閏月。 不僅如此,梧桐葉落,還能昭示秋日的到來!稄V群芳譜?木譜六?桐》里說,立秋之日,如某時立秋,至期一葉先墜,故云: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寫下這則文字的時候,正是立秋。在室內昏昏昧昧,不知今日何日。不知外面梧桐是否落下了第一片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