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典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幾千年來,我國先人給我們留下的詩詞佳作燦若繁星!吨袊描繪圖雙色韻文系列》系列叢書從浩如煙海的詩詞佳作中,別具慧眼地擇選出2700余首,加以譯注和賞析。并按照類別精分為唐詩、宋詞、宋詩、漢魏六朝詩、元曲、詩經(jīng)、唐五代詞、禪詩、清詩等九個分冊。本叢書選篇精當,注釋簡單準確,翻譯美雅通達,分析細致深透,文筆清新優(yōu)美,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水準和教學參考價值的研究著作。本分冊為清詩三百首譯析。自清兵入關以來,清朝二百六十七年基業(yè)由此開創(chuàng)。這是我國古代封建文化史的最后一個發(fā)達期,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空前的。在詩歌方面,短短二百多年的時間里,涌現(xiàn)出四萬多名詩人,創(chuàng)作出四百萬首詩歌。本書精選出的三百首,希望能向讀者展現(xiàn)出清代社會生活的面貌。本書在翻譯上,既忠實于原作,又有作者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在注釋、賞析上,不僅參閱了大量資料,也有許多與某些權威本不同的獨到見解。由此可見編者的學風。 作者簡介: 郭長海,1960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1978年任長春師范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學、秋瑾研究、南社研究、弘一大師研究辛亥革命文學研究。已出版著作有:《秋瑾事跡研究》(1987年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中華名人叢書——秋瑾》(1992年天津新蕾出版社)、《秋瑾全集箋注》(2003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此書榮獲2007年度優(yōu)秀古籍圖書一等獎)、《高旭集》(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柳亞子文集補編》(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陳去病集?補編》(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李叔同美術廣告集》(2011年黃山書社).現(xiàn)任: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華文學史料學會會員、南社和柳亞子研究會副秘書長、杭州師范大學?弘一大師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蘇州市南社研究會顧問。名字已收錄:《中國文學大辭典》(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國近代文學大辭典》(黃山書社)、《簡明中國近代文學辭典》(河南教育出版社)。 呂樹坤,1960年畢業(yè)于四平師范?茖W校中文系。歷任四平地區(qū)戲劇創(chuàng)作室副主任,吉林省《戲劇創(chuàng)作》編輯部副主任、省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及《當代藝術》主編、省戲劇郭長海,1960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1978年任長春師范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學、秋瑾研究、南社研究、弘一大師研究辛亥革命文學研究。已出版著作有:《秋瑾事跡研究》(1987年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中華名人叢書——秋瑾》(1992年天津新蕾出版社)、《秋瑾全集箋注》(2003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此書榮獲2007年度優(yōu)秀古籍圖書一等獎)、《高旭集》(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柳亞子文集補編》(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陳去病集?補編》(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李叔同美術廣告集》(2011年黃山書社).現(xiàn)任: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華文學史料學會會員、南社和柳亞子研究會副秘書長、杭州師范大學?弘一大師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蘇州市南社研究會顧問。名字已收錄:《中國文學大辭典》(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國近代文學大辭典》(黃山書社)、《簡明中國近代文學辭典》(河南教育出版社)。 呂樹坤,1960年畢業(yè)于四平師范專科學校中文系。歷任四平地區(qū)戲劇創(chuàng)作室副主任,吉林省《戲劇創(chuàng)作》編輯部副主任、省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及《當代藝術》主編、省戲劇創(chuàng)作評論室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省藝術研究所所長,一級編劇。195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詩集《十月的公社》、《耦耕集》(合作),專著《詩詞趣話與詩詞格律》,理論文集《關東劇說》,戲曲劇本《琵琶記》,《中國戲曲志?吉林卷》(總撰稿)、《吉林省百科全書》(文體、衛(wèi)卷)等。 目錄: 清詩三百首譯析 1 京口即事顧炎武/1 精衛(wèi)顧炎武/1 又酬傅處士山次韻顧炎武/2 塞下曲二首選一顧炎武/3 悼亡顧炎武/4 絕句吳嘉紀/4 冬日田家四首選一吳嘉紀/5 朝雨下吳嘉紀/6 船中曲吳嘉紀/6 內(nèi)人生日吳嘉紀/7 魯連臺屈大均/8 金陵后觀棋六首選一錢謙益/9 后秋興之三八首選一錢謙益/9清詩三百首譯析 1 京口即事顧炎武/1 精衛(wèi)顧炎武/1 又酬傅處士山次韻顧炎武/2 塞下曲二首選一顧炎武/3 悼亡顧炎武/4 絕句吳嘉紀/4 冬日田家四首選一吳嘉紀/5 朝雨下吳嘉紀/6 船中曲吳嘉紀/6 內(nèi)人生日吳嘉紀/7 魯連臺屈大均/8 金陵后觀棋六首選一錢謙益/9 后秋興之三八首選一錢謙益/9 獄中雜詩選一錢謙益/10 和盛集陶《落葉》二首選一錢謙益/11 詠同心蘭四絕句選一錢謙益/12 西湖雜感選一錢謙益/12 留題秦淮丁家水閣錢謙益/13 乙酉歲除選一傅山/14 圓圓曲吳偉業(yè)/14 捉船行吳偉業(yè)/19 過吳江有感吳偉業(yè)/20 過淮陰有感吳偉業(yè)/20 臥病旬日未已,閑書所感黃宗羲/21 問石人釋函可/22 石人答釋函可/22 同阿字諸子夜坐釋函可/23 沈陽雜詩選一釋函可/24 看月方以智/24 獨往方以智/25 九日得顧寧人書約游黃山徐夜/26 清明前一日李漁/26 嘆燕陳忱/27 九歌選二陳忱/27 喜表弟董樵書至宋琬/28 目錄: 獄中對月宋琬/29 蓬蒿行侯方域/30 估客樂侯方域/31 口號尤侗/32 題韓蘄王廟尤侗/33 牧童謠施閏章/34 泊樵舍施閏章/34 悲風動中夜王夫之/35 春旱申涵光/36 吳宮詞毛先舒/37 揚州黃生/37 筑堤謠黃生/38 贈柳生毛奇齡/39 計甫草至寓齋汪琬/39 連遇大風,舟行甚遲,戲為二絕選一汪琬/40 官軍行汪琬/40 縫人王鋮/41 登雨花臺魏禧/42 曉發(fā)中牟陳維崧/42 憶貴池吳師陳維崧/43 二日雪不止陳維崧/44 廢第嘆過馬士英故居沙張白/44 續(xù)舂陵行沙張白/45 二月絲沙張白/46 洛城謠沙張白/47 新婚別沙張白/47 京口作葉燮/48 次韻黃九煙民部《思古堂詩》呂留良/49 亂后過嘉興選一呂留良/50 常山山行朱彝尊/50 馬草行朱彝尊/51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之八朱彝尊/52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之十朱彝尊/53 度大庾嶺朱彝尊/53 越江詞朱彝尊/54 清詩三百首譯析 朝雨下a 吳嘉紀 朝雨下,早晨雨不停地下, 田中水深沒禾稼,田里的水已淹沒莊稼, 饑禽聒聒啼桑柘a。桑柘間是餓得聒聒叫的雞鴨。 暮下雨,晚上雨還下個不停, 富兒漉酒聚儔侶b,富人家朋友相聚酒綠燈紅, 酒厚只愁身醉死。只愁酒太醇厚醉不醒。 雨不休,大雨還是下個沒完, 暑天天與富家秋,暑天里為富人送來涼爽的秋天, 檐溜淙淙涼四座c,屋檐下的流水帶來了屋里的冰涼, 座中輕薄已披裘d。衣服單薄將皮衣穿。 雨益大,雨下得越來越大, 貧家未夕關門臥,天沒黑窮人家就已經(jīng)躺下。 前日昨日三日餓,整整三天沒吃飯, 至今門外無人過。到現(xiàn)在也無人來到門前。 【注釋】a聒聒(ɡuō):聲音嘈雜。柘(zhè):落葉灌木。b漉(lù)酒:濾酒。儔(chóu)侶:伴侶。c檐溜:屋檐流下的雨水。d裘:皮衣。 【賞析】這首詩寫了朝雨、暮雨、雨不休、雨益大四個不同的下雨時段和下雨的情景,以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貧富不同人家的不同生活。窮人家忍饑挨餓,不到傍晚就早早閉門躺在床上,因為沒有東西吃,只好躺著不動。而富人家則開宴酌酒,以至酒沉醉,并早早地穿上了皮衣。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貧困勞動人民的艱辛困苦。全詩構思精巧,語言通俗自然,似有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創(chuàng)作風格。 船中曲 吳嘉紀 儂是船中生a,郎是船中長b,我在船中出生,郎在船中成長。同心苦亦甘,弄篙復蕩槳。二人一心苦也甜,撐了竹篙又蕩起船槳。 【注釋】a儂:女子自稱。b船中長:與“船中生”是互文。 【賞析】這是一首船歌。吳嘉紀擬舟人所唱的船歌,一共寫下了十一首《船中曲》,此詩是其中的一首。船歌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多為船夫所唱。這首詩是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敘述了她與郎君兩小無猜、心心相印的愛情。兩人同為船中生、船中長;雖然船夫很辛苦,但兩人心心相印,苦也變甜了。道出了愛情的甜蜜,二人的深摯樸素的感情。最后一句“弄篙復蕩槳”,是他們撐船的動作,喻示了二人齊心合力、同舟共濟的精神與愛情生活,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余韻。此詩完全是民歌手法,語言質(zhì)樸,感情強烈,如清水芙蓉,清新自然。 內(nèi)人生日 吳嘉紀 潦倒邱園二十秋,潦倒在故鄉(xiāng)已經(jīng)有二十載 親炊葵藿慰余愁a。你親手做的粗茶淡飯足以慰我愁懷。 絕無暇日臨青鏡,日夜操勞沒時間照鏡梳妝, 頻過兇年到白頭b。度過了一個個荒年如今已年老頭白。 海氣荒涼門有燕c,地處海濱一片荒涼門前只有飛燕, 溪光搖蕩屋如舟d。小屋如舟在溪水的光波中搖擺。 不能沽酒持相祝e,沒有錢買酒為你的生日祝福, 依舊歸來向爾謀f。還是回家與你商量再做安排。 【注釋】a葵藿(huò):一種植物,可食,在這里指粗疏的飲食。b兇年:指荒年。c海氣荒涼:吳嘉紀是江蘇泰州東淘人,東淘地處海濱,故云“海氣荒涼”。d屋如舟:形容自己房舍狹小。e沽:買。f爾:你。 【賞析】這是吳嘉紀寫妻子的一首詩,題為“內(nèi)人生日”,應是生日祝福詩,但全詩無一句言及祝福,卻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夫妻二人二十年同甘共苦的艱苦生活,流露的是丈夫?qū)ζ拮拥那妇。抗清斗爭失敗后,吳嘉紀無意仕進,回鄉(xiāng)隱居,過著貧困的生活,他的妻子陪伴著他,每日操持家務,在平凡的家務勞動中耗盡了青春歲月,而在生日之時,吳嘉紀竟然買不起酒來向妻祝福。詩中流露的不僅是無限的歉疚,也是沉痛的自我解嘲。全詩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用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敘家常,但丈夫?qū)ζ拮拥囊黄钋閰s表露得極為充分感人。 魯連臺a 屈大均 一笑無秦帝,在他一笑之中強秦不得稱帝, 飄然向海東。他飄然而去隱居于大海之東。 誰能排大難,誰能像他那樣排患解難, 不屑計奇功?功成之后不屑于邀賞請功。 古戍三秋雁,古老的邊塞飛過秋天的大雁, 高臺萬木風。高高的魯連臺上萬木搖風。 從來天下士c,自古以來天下的高人奇士, 只在布衣中d。只是存在于平民百姓之中。 【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紹隆,字介子,廣東番禺人,明代秀才。清兵入廣州時,曾參加抗清隊伍,失敗后削發(fā)為僧,名今種,字一靈。中年還俗,更名大均,字翁山。其詩才氣橫溢,多浪漫色彩,但也不乏慷慨之氣,常反映人民的疾苦。長于山林邊塞內(nèi)容,尤擅長五言近體詩,為“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翁山詩外》、《道援堂集》。 【注釋】a魯連:即魯仲連,戰(zhàn)國時齊人。善于出謀劃策,曾周游各國,排難解紛。秦軍圍趙都邯鄲,他曾以趙國利害勸說趙魏大臣,勸阻尊秦昭王為帝。秦將知道了,退兵五十里。正值魏信陵君帶兵救趙,秦兵遂解圍而去。趙國平原君要送千金酬謝他,他笑著說:“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彼燹o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見《史記·魯仲連列傳》。魯連臺:后人為紀念魯仲連而建的高臺,在古聊城東側,高七丈。b一笑:指魯仲連一笑,使秦王不能稱帝。無秦帝:使秦不能肆意稱帝。c天下士:即《史記·魯仲連傳》所載:仲連所謂:“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眃布衣:指平民百姓。 【賞析】這是作者登魯連臺而后所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魯仲連的贊賞。在歷史上魯仲連義不帝秦的歷史功績和功成不受封賞的高貴人格受到人們的稱賞。多少年來騷人墨客多有吟誦。屈大均這首詩也是稱贊他的人格,對平原君的千金之贈,他一笑而辭,遂飄然去東海。作者以“一笑”、“飄然”兩個詞,傳神地概括出了魯仲連功成不受賞的高貴人格,也凝練地道出了魯仲連對金錢名利的蔑視,飄然海東是魯仲連高蹈人生的選擇。“誰能排大難,不屑計奇功”是對其人格的進一步刻畫。李白在《古風·十》中寫道:“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痹娭兄饕Q贊魯連的人格和事跡。最后李白將魯仲連引為同調(diào),更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對魯仲連的稱賞。屈詩顯然受李白詩的影響,也著力表現(xiàn)魯仲連的人格,而且寫得比李白更為凝練傳神。此詩還有兩點高于李白詩:即是五、六兩句“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前面是議論,這兩句是寫景,使詩境界頓然開闊。“古戍”、“高臺”又透視著深沉的歷史滄桑之感,因而奠定了全詩闊大雄勁的風格基調(diào)。其二是結尾兩句:“從來天下士,只在布衣中。”顯然作者在歌頌魯仲連,雖是天下士,仍是一介布衣。但是通過對魯仲連的歌頌,概括了一個歷史的真實:自古以來的天下士,只在布衣平民之中。他超越了對魯仲連本人的稱頌,升華為對所有不追求功名利祿的天下士的贊賞和歌頌,同時也是對致使亡國的達官貴人的諷刺,使全詩歷史的悲慨更為強烈。 金陵后觀棋六首選一 錢謙益 寂寞枯枰響泬寥a,寂寥的棋枰已聽不到棋子的聲響, 秦淮秋老咽寒潮b。秦淮河的寒潮如泣如訴秋夜長。 白頭燈影涼宵里,燈影下涼宵里滿頭蕭蕭白發(fā), 一局殘棋見六朝c?諏χ痪謿埰逑胍娏d亡。 【作者介紹】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江蘇常熟人,明末清初詩人。弘光時為禮部尚書。清軍攻陷南京,謙益降清。此人博覽群書,詩文在當時已負盛名。降清后,寫了許多追念明朝的詩,表達對故國的懷念,指斥清朝,以表示對降清的懺悔,所以乾隆時他的作品曾禁行。有《初學集》、《投筆集》等。 【注釋】a枯枰(pínɡ):棋局。泬寥(xuèliáo):空曠蕭條的樣子。b秦淮:指秦淮河,流經(jīng)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兩岸曾是歌舞升平的繁華之地,如今變得冷落蕭條。c六朝:歷史上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統(tǒng)稱“六朝”。它們都定都南京。六朝時戰(zhàn)事頻仍,政局不穩(wěn),朝代更迭迅速,就如同圍棋的殘局。 【賞析】作者有《觀棋絕句六首為汪幼青作》,后來又寫了六首,題為《金陵后觀棋》。此詩為其中一首,作于順治四年(1647),全詩借觀棋,寫圍棋的殘局,以寄寓時事之感。在空虛寂寞中棋聲冷落了,曾經(jīng)是歌舞升平的秦淮河兩岸如今是酒闌唱罷,留下了戰(zhàn)后的殘跡。六朝歷史的興衰就如同圍棋的殘局不可收拾。作者以觀棋喻國事,流露出對前朝的惋惜與懷戀,對歷史興亡的感慨。感情沉痛,情調(diào)凄婉,表現(xiàn)了作者屈身事清的沉郁與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