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講述了“老北京”祺瑞年遭遇老房拆遷、老伴去世、子女“啃老”等人生困境,最終幾經(jīng)波折,一家人終于回歸融洽,主人公也找到了情感的歸宿,其中的艱辛酸楚讓人感同身受,令人久久難以釋懷。小說沒有宏大的敘述,只是小人物生存的點滴記錄,卻以真實直擊人心。 小說喚醒了人們在老齡化時代下對人情、親情、愛情的深刻反思,既關照了高速行進時代下退休老人孤獨卑微的生活狀態(tài),又反映社會變遷和人情冷暖,同時展現(xiàn)了人性的溫暖和美好。本書描述的小人物種種普通的際遇,卻是大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作者簡介: 王偉,北京人。2006年開始寫作,2007年發(fā)表中篇小說《獨狼》(2007年《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第三期);2011年發(fā)表長篇小說《的哥們的悲苦情色生活》(2011年9月作家出版社);2013年根據(jù)小說《別把我一個人留在世界上》與人合作編寫了電視劇《有你才幸!。 第一章 我叫祺瑞年,是個退休的工人。四年前,我的老伴兒和我永遠地說了再見,那個時候我心里那個難受勁兒呀就甭提了。老伴兒剛死的那時候,我都不愿意回家,我把她的相片還有她用過的東西、穿過的衣服,都放起來,因為我看著難受。睹物思人嘛! 我和老伴兒苦苦地熬了一輩子,除了拉扯大了一兒一女,沒剩下別的。我們沒錢,可也沒欠過債。老伴兒沒有工作,就靠著我這點兒工資,日子艱難就不必說了。那時候,我一家五口,兒子、女兒還有我老伴兒的媽,也就是我的丈母娘。我掙七十多塊錢,就是這七十多塊錢養(yǎng)著這一家五口。老伴兒要強,孩子們從來也沒穿過打補丁的衣服,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過的這日子。后來孩子大了,兒子、女兒也都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丈母娘也給養(yǎng)老送終了,按說這日子就好多了。 我曾經(jīng)和老伴兒說:“老婆子(這是我對我老伴兒的稱呼,你們可別笑話),咱們這是米粒兒蹦到了鍋蓋上,熬出來了。從現(xiàn)在起,你想吃什么,咱買什么,想上哪兒玩去,咱上哪兒玩去,你別心疼錢。我要把你這輩子吃的苦給你找補回來! 老伴兒笑著說:“得啦,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再湊合幾年就入土了,還上哪兒呀?有你這句話我就知足了! 老大結婚有了孩子,我和老伴兒說:“你身體不好,咱可別張羅給他看孩子,偶爾給他接個短兒行,常了可不行!蔽艺f這話就是為了照顧老伴兒的身體。 老伴兒說:“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也不能眼看著他們倆麻爪兒!看孩子就看孩子! 結果是給看到了上學,受了不少累,也沒從兒媳婦兒那兒落了好兒。她說這孩子滿身的毛病,都是我們給慣的。您說這上哪兒說理去。我聽了這話氣得半天沒吃飯,老伴兒也很傷心。 我家住在東城景山后街的一個大雜院里,這兒可算得上真正的皇城根兒了。不知道是為什么,從大清朝倒了以后,圍著皇城轉圈兒的地方,總是破破爛爛的,直到今天,這兒也是北京城里最不整齊的地方。 我們在這個大雜院子里一住就是四十年,我和老伴兒也從一個小伙子和一個大姑娘熬成了老頭和老太婆。也就是小孫子剛上學的時候,兒子分了房子,搬到東直門外的樓房里去了。小孫子也轉了學,老伴兒想孫子,每禮拜都叫我騎著車子去接回來。說實在的,每回接我都打怵,兒子不說什么,兒媳婦兒可不高興,總是給臉子看。有心不接,又怕老伴兒想孫子。 直到有一回兒媳婦兒終于說了話:“爸爸,您接小江(我的孫子)我沒意見,可您得替我們想想,這孩子一到了您那兒,除了瘋跑,就是胡吃海塞,回來不是鬧肚子,就是作業(yè)沒寫,不到禮拜二都回不過神來。” 我一聽心里這個氣,可是公公和兒媳婦兒也不能說什么,沒轍,扭頭騎車子回了家。 進了門一看沒孫子,老伴兒不高興了,說:“怎么茬兒,孫子呢?” 我說:“他媽不讓接。” 老伴兒說:“為什么?” 我心里本來就不高興,就著氣說:“你呀就是瞎操心,你再疼孫子,孫子不是你生的,你說了不算,人家有他媽呢!我就納了悶兒了,放著清福不享,你找那個累干嗎?” 老伴兒什么也沒說,可晚上沒吃飯。我知道她別扭,可我也別扭呀,兒媳婦兒不讓接我有什么轍? 老伴兒看不見孫子,晚上沒吃飯,一宿都唉聲嘆氣的,我也睡不著呀! 早晨起來,老伴兒說:“不行,今兒你還得給我接小江去,你這回別和他媽商量,你和咱們兒子商量,爸爸也做得了一半主呢。每禮拜都來,抽冷子不來了,我心里受不了! 沒辦法我答應了,老伴兒一聽我答應了趕緊就出了門。我說:“你這么早干嗎去呀?” 老伴兒說:“我到自由市場給我孫子買魚去,他愛吃魚。” 老伴兒出了門,我也別抻著了,推著車子剛走出院外,就看見我兒子推著孫子到了門口。我心里想哪兒有這么巧的事兒? 兒子見了我說:“爸,您上哪兒去?” “你媽昨兒想小江一宿都沒睡,今兒一大早就非得叫我去接,這不我正要走哪!” “我這不給您送來了嗎,我媳婦兒今兒加班,要不我們三口子都來了! 說著話進了門,我心里高興地想:年輕人有糊涂的時候,明白得也快,虧了沒去責問兒媳婦兒,人家這不是挺明白事的嘛! 到了屋里,小孫子磨著我要小狗,原來我答應過給他買只小狗,后來兒媳婦兒說那玩意兒容易得傳染病就沒買。 我說:“好孫子,爺爺沒買狗,可奶奶給你買魚去了。你呀,得聽話,上學了你得想著學習,別老是貪玩。要不你媽不叫你來,爺爺可就管不了啦!” 小孫子一聽,說:“爺爺,我寫作業(yè)我媽也不讓來呀,今天是我爸爸……” 小孫子說到這兒看著他爸爸不說了。我回頭一看,我兒子正瞪著孫子呢。 我說:“今天怎么了?你告訴爺爺! 孫子說:“我爸不讓說! 我說:“沒事兒,說你的,他是你爸爸,我是他爸爸,說了不礙事的! 孫子說:“我爸說,今天我?guī)愕綘敔斈莾喝,可不許和你媽說,她要問你就說我?guī)闵蟿游飯@了! 我一聽這個心里涼了半截,怎么看看孫子還跟做賊似的? 兒子看我臉色不好就說:“爸,您別生氣,這也是沒辦法,您和我媽想小江,小江他媽不讓來,您說我怎么辦?我哪頭也不能得罪不是?這才想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我不是也沒轍嘛!” 是呀,兒子也沒什么辦法,能想出這個辦法來,也真是難為他了,誰讓他在媳婦兒面前拿不起個兒來。 我說:“那你也不能讓這么點兒的孩子說瞎話呀!這得說到多早晚才是頭。還有,一會兒你媽來了,你可千萬別讓小江說漏了嘴,你媽聽見了非得生氣不可,昨兒就鬧騰一宿了! 兒子笑著說:“爸爸,咱爺兒倆豁子嘴吹燈——誰也別說誰,你不是也怕我媽生氣嗎?” 小孫子一聽,說:“爺爺,一會兒我奶奶回來了,我還得說瞎話呀?” 小孫子在我這兒玩得是天昏地暗,吃得是滾瓜溜圓,美得是不亦樂乎。天擦黑兒的時候兒子帶著他走了,我送到胡同口,孫子還戀戀不舍地說:“爺爺,下禮拜我可還來呀,叫我爸爸再編個什么,就是別編動物園了,要不我說不出都看見什么了呀!今天就說看見大象和熊貓了。” 你瞧瞧,我們老兩口子這是圖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起來,街道主任劉大媽就來了,進了院子就喊:“老祺在家嗎?” 我趕緊迎出去,說:“喲,劉大媽,有事兒呀?” “今兒下午到居委會開個會! “開什么會呢?” “到那兒你就知道了。”這劉大媽從來都是神神秘秘的。 “您要先透透風,回頭我好有個準備呀!”我說。 “其實告訴你也沒什么,咱們這塊兒要搬遷了! “好事呀,這破房子早就應該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