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裝包括有《一個自殺者的傳說》《闖入者》《哥哥回來了》《夏屋,以后》《別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像你我一樣的男孩和女孩》《如果·愛》《當“9”翻轉(zhuǎn)歸零》《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么》《巴卡卡伊大街》共10冊。 本書簡介: 本套裝包括有《一個自殺者的傳說》《闖入者》《哥哥回來了》《夏屋,以后》《別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像你我一樣的男孩和女孩》《如果·愛》《當“9”翻轉(zhuǎn)歸零》《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么》《巴卡卡伊大街》共10冊。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是美國作家大衛(wèi)·范恩的第一部小說,由五個短篇小說和一個中篇小說《蘇寬島》組成,以作者少年時父親自殺的真實事件為原型,講述年輕人羅伊·費恩的故事。他五歲時,父親出軌,家庭破裂。離婚后的父親買了漁船出海捕魚,經(jīng)營失敗。在全書篇幅最長的故事《蘇寬島》中,羅伊的父親邀請羅伊一起到阿拉斯加一座無人小島生活。然而,看似堅強實則懦弱的父親缺乏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他們的生活條件日益惡劣,也導致父子關系漸趨緊張。大衛(wèi)·范恩在故事中安排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轉(zhuǎn)折,一聲槍響,仿佛讓讀者也跟著中了子彈。它不僅轉(zhuǎn)折了《蘇寬島》這個故事,轉(zhuǎn)折了《一個自殺者的傳說》這本書,也轉(zhuǎn)折了虛構與寫實,讓一本原來只是富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小說集,變得更加虛實難辨,讓人無所適從。 作者的故鄉(xiāng)阿拉斯加大地,成為這六個故事構成的拼貼畫最理想的背景,也映照出作者不安的內(nèi)心。阿拉斯加的冰冷酷寒與荒野,以及侵噬人心的傷痛,在文字冰層下微微發(fā)光,美麗、殘酷,卻又散發(fā)出一種奇異的溫暖!蛾J入者》 前衛(wèi)文學與超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日本“卡夫卡”——安部公房 短篇小說精選集 安部公房是一位想象力極其豐富的作家。他的故事往往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情節(jié)荒誕無稽,展現(xiàn)了人非理性的一面,難以用尋常邏輯來分析,不同的人看往往有全然不同的感覺,多數(shù)人翻過之后很可能只是覺得看不懂,但有些人或許會從中領會到存在主義或者后殖民主義的意義。 本書精選安部公房的短篇小說代表作,其中《紅繭》、《棒》、《夢之士兵》、《箱子》等作品多次被選入日本中學語文課本!陡绺缁貋砹恕 收錄金英夏的八個短篇小說,包括發(fā)表于《現(xiàn)代文學》上、獲得2004年怡山文學獎的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他對當代韓國人日常生活的描寫,顯示出了他解構傳統(tǒng)命題的杰出才華,既開拓了其本人的寫作領域,又贏得了批評界的好評!断奈,以后》 是尤迪特·海爾曼第一部短篇小說集,1998年在德國出版后廣受好評。全書包括了九個故事!端髂釈I》中的男主人公是個高傲自大的年輕畫家,他沾沾自喜地發(fā)覺一個固執(zhí)倔強的姑娘索尼婭在接近他,雖然他覺得她并不吸引人,但仍然享受著同她一起的時光,最后卻出于膽怯,匆匆與原來的女友結婚,在與索尼婭分手時還表現(xiàn)出了施虐狂。《颶風》敘述兩個年輕女子在加勒比海島上度假的最后幾天,即將到來的熱帶風暴給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情投下了陰影,與其說是敘述愛情,不如說是敘述對愛情的想象!都t珊瑚手鐲》中敘述者的所有努力,將她男友和她本人拽進一則涉及愛情和背叛愛情的童話般的故事,沒有任何結果也不可能有什么結果。《在奧德河得這一邊》敘述一位心力衰竭的藝術家躲進奧德河畔遠離塵囂的田園風光中,兩個身無分文的年輕人兀自闖來,攪亂了一池靜水。主人公在無奈的生活現(xiàn)實中一步三回頭。一切看似虛無縹緲,實則刻骨銘心的情感描述構成了《夏屋,以后》全書的基調(diào)。作者所描繪出的這幅貧乏蒼白感情的靜物寫生,被德國當今最權威的文學評論家賴希-拉尼茨基稱為“幾乎是德國整個一代人的狀況和情緒的表達”!秳e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 《別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中的短篇小說《電工納瓦布丁》2007發(fā)表在《紐約客》上,被選入“2008年美國最佳短篇小說”;《我們的巴黎女士》2009年發(fā)表在《西洋景》雜志上,入圍了“2009年美國國家雜志獎”提名。在氣質(zhì)上,《別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與喬伊斯的《都柏林人》頗有相似之處,也有讀者將之與契訶夫的小說作比。這部作品雖是一個短篇小說集,但這些小說又相互關聯(lián),相互交織,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夾縫中掙扎的當代巴基斯坦,曾入圍200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最終提名,入選2009年美國《時代》雜志十佳英文小說!断衲阄乙粯拥哪泻⒑团ⅰ 以一種冷靜老到的筆法講述了男女之間糾結的關系,沒有什么峰回路轉(zhuǎn),出其不意的東西,但所呈現(xiàn)的平凡男女的生活片段,雖日常卻貼心,雖瑣碎卻真實,如某位作家所言,任何地方的生活大概都只是日常生活吧!度绻邸 為第138屆芥川獎候選作品,共收錄三篇短篇小說《如果·愛》、《每日一作》和《新郎的漢謨拉比法典》!度绻邸分卸藲q的公司職員入江被“發(fā)配”到鳥不拉屎的偏遠郊區(qū)倉庫工作。大齡剩女如何在這個只有兩男一女三名正式員工的地方尋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在“如果·愛”的前提下,又是否能迸發(fā)出真正的愛情?《每日一作》中野枝愛上了只有一面之交的設計師鹿戶,不巧的是,鹿戶已經(jīng)結婚。一段愛情,尚未開始,便已夭折。在“愛”的名義下,野枝每天關注鹿戶新婚妻子的博客,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的只是鹿戶的影子。而真正關心她、愛護她并值得她愛的人,原來一直在她身邊,那才是真實的愛,觸手可及……《新郎的漢謨拉比法典》中春男總是被女友鄉(xiāng)美召之即來揮之則去,即使見面,遲到也是家常便飯。氣惱的春男決定采取報復行動。于是,你遲到一次,我也遲到一次;你失約一次,我也失約一次……似乎只要有“愛”在,一切無理,一切無聊,一切在外人眼里的無可理喻,終會找到盛放它們的容器……《當“9”翻轉(zhuǎn)歸零》 痛苦、背叛、情感、欲望……班尼奧夫表現(xiàn)了對負面能量的深刻理解,用反向的幽默帶出深切的悲傷,最簡單的瞬間足以改變我們的人生。 唱片公司的星探,尋找他的搖滾明星;沒有經(jīng)驗的俄羅斯士兵,與一個被滯留的老婦人;昔日的足球明星,尋訪當年擦身而過的赤腳女孩;獵獅人的兒子,在城市里與迷途獅子偶遇……本書收錄了暢銷作家大衛(wèi)·班尼奧夫的八個短篇小說,他以橫溢的才華,寫盡別樣的人生體驗!懂斘覀冋務摪材荨じヌm克時我們談論什么》 這是一部勇敢挑戰(zhàn)傳統(tǒng)之書。會讓一些人不安但必將永存。八個故事,有些是喜劇經(jīng)典,有些呈現(xiàn)了你可能會見到的最黑暗圖景,抓住了現(xiàn)代生活的一些重大問題。但作者在悲劇和喜劇之間取得了美麗的平衡,憑一己驚天才華,將美國短篇小說藝術推向新的高峰!栋涂ǹㄒ链蠼帧 是貢布羅維奇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1933年首次出版時名為《未成年時期的記憶》;1957年再版時增加了五篇,作者將集子改為現(xiàn)名,這是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住過的一條街道的名字。集子收錄的十篇短篇小說都非常完善,不但是貢布羅維奇創(chuàng)作生涯的開端,也是打開其長篇小說的一把鑰匙。 作者簡介: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大衛(wèi)·范恩,1966年生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成長于凱奇坎島,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并獲得康奈爾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 他的第一部小說《一個自殺者的傳說》由于沒有文學經(jīng)紀人愿意向出版社推薦而被擱置十二年。在此期間為了生活,他當了八年船長,還做過造船工作。最后他參加了格蕾絲·佩萊短篇小說獎并獲獎,該書才于2007年由參與主辦該獎項的馬薩諸塞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年,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再版該書,獲得巨大成功,在國際上獲得十多個文學獎項,包括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西班牙第一文學最佳外國小說獎、加利福尼亞圖書獎、法國《快報》讀者獎等,并在11個國家的40家媒體入選“年度最佳圖書”名單。 在《一個自殺者的傳說》之后,大衛(wèi)·范恩又相繼出版《馴鹿島》、《塵土》和《公羊山》三部長篇小說。此外,他還出版了回憶錄《下沉一英里》和反思美國校園槍擊案的紀實作品《人間末日》。 大衛(wèi)·范恩曾執(zhí)教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目前是英國華威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教授。《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大衛(wèi)·范恩,1966年生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成長于凱奇坎島,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并獲得康奈爾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 他的第一部小說《一個自殺者的傳說》由于沒有文學經(jīng)紀人愿意向出版社推薦而被擱置十二年。在此期間為了生活,他當了八年船長,還做過造船工作。最后他參加了格蕾絲·佩萊短篇小說獎并獲獎,該書才于2007年由參與主辦該獎項的馬薩諸塞大學出版社出版。2010年,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再版該書,獲得巨大成功,在國際上獲得十多個文學獎項,包括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西班牙第一文學最佳外國小說獎、加利福尼亞圖書獎、法國《快報》讀者獎等,并在11個國家的40家媒體入選“年度最佳圖書”名單。 在《一個自殺者的傳說》之后,大衛(wèi)·范恩又相繼出版《馴鹿島》、《塵土》和《公羊山》三部長篇小說。此外,他還出版了回憶錄《下沉一英里》和反思美國校園槍擊案的紀實作品《人間末日》。 大衛(wèi)·范恩曾執(zhí)教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目前是英國華威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教授!蛾J入者》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現(xiàn)代派小說家、劇作家。生于東京,在中國沈陽度過小學和中學時代。1948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醫(yī)科專業(yè);五十年代初即在文壇嶄露頭角。其處女作《紅繭》和中篇小說《墻》分別獲得戰(zhàn)后文學獎和芥川獎,從而奠定了他在日本當代文學史的地位。安部公房的小說和劇作多次獲得國內(nèi)外大獎,他也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由于長期接受存在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等西方現(xiàn)代派影響,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場面、奇怪的情節(jié)、象征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圖揭露社會的不合理性,并且探求解決問題的出路。其作品在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被譽為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級文學大師。《哥哥回來了》 金英夏,1968年出生于慶尚北道高靈郡,畢業(yè)于延世大學,獲得企業(yè)管理學碩士學位。大學期間他在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的同時加入后備軍官訓練隊(后因不參加訓練被除名),對馬克思主義情有獨鐘。1995年服兵役期間,金英夏在《批評》雜志發(fā)表處女作《關于鏡子的冥想》。 金英夏擅長以冷靜的視角、嘶啞的嗓音描寫新世代對于都市的全新感受,著有小說集《傳呼》、《夾進電梯里的那個男人怎么樣了》、《哥哥回來了》,長篇小說有《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阿娘為什么?》、《黑花》、《光之帝國》、《猜謎秀》等。2004年,金英夏的三部作品《哥哥回來了》、《珍寶船《黑花》一舉囊括韓國怡山、黃順元、東仁三項大獎,創(chuàng)下韓國文學史前所未有紀錄,刮起“金英夏旋風”。2007年長篇小說《光之帝國》獲第22屆萬海文學獎。2011年獲得韓國最權威的李箱文學獎。另外,他的短篇小說《照相館殺人事件》被改編為電影《紅字》!断奈荩院蟆 尤迪特·海爾曼(JudithHermann),德國女作家。1970年生于柏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柏林新聞學校接受過專業(yè)訓練,在紐約做過實習記者。1997年獲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獎學金,專心創(chuàng)作一年,完成《夏屋,以后》。該書1998年出版后廣獲好評,先后獲得不來梅市文學提攜獎、胡戈-巴爾獎、魯?shù)婪?亞歷山大基金會獎,2001年又獲得了德國文學界享有盛譽的大獎——克萊斯特獎。2003年,海爾曼的第二部小說《除了幽靈,別無他物》一問世,又獲得了評論界的一片喝彩聲。她所描述的都是從正常生活軌道上稍稍偏離出去的現(xiàn)代人的生活片段,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悲哀。這幅帶有貧乏蒼白感情的靜物寫生,被德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稱為“幾乎是德國整個一代人的狀況和情緒的表達”。《別人的房間,別樣的景觀》 達尼亞爾·穆伊努丁,畢業(yè)于耶魯法學院,曾以富布萊特學者身份在挪威從事研究,在回到巴基斯坦經(jīng)營家族農(nóng)場前,曾在紐約當律師。最近剛剛結束了在普羅文斯頓藝術中心的駐館作家身份,目前多在開羅和巴基斯坦兩地居住。《像你我一樣的男孩和女孩》 艾琳·凱爾,1978年出生于伊利諾伊州,其作品曾被選入2005年“美國最佳小說新聲音”選集及2007年“美國最佳短篇小說”選集。2004年,短篇小說《產(chǎn)馬的季節(jié)》獲得美國國家雜志小說獎。2007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動物之神》,獲得美國圖書館ALEX獎、美國西部作家SPUR獎(長篇小說)、PNBA圖書獎等,并入選當年亞馬遜書店百大最佳圖書名單,因此蟬聯(lián)各大暢銷排行榜!度绻邸 津村記久子,日本作家,生于大阪,畢業(yè)于大谷大學文學院國際文化學系。兼職寫作數(shù)年,深味職場遭際的悲歡喜樂。2005年,憑借小說《食人獸》獲得第21屆太宰治文學獎,后改名《你永遠比他們年輕》在日本出版。2008年,憑借小說《音樂保佑你!》獲得第30屆野間文藝新人獎。2009年,憑借小說《綠蘿之舟》榮膺第140屆芥川獎。2011年,憑借小說《白領紀要》獲第28屆織田作之助獎!懂敗9”翻轉(zhuǎn)歸零》 大衛(wèi)·班尼奧夫,作家,著名編劇。1970年生于紐約市。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25小時》,之后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一炮而紅。2008年出版的小說《賊城》廣受贊譽,至今版權已售出18個國家及地區(qū)。短篇小說集《當“9”翻轉(zhuǎn)歸零》,部分篇章收入《美國最佳新人小說選》和《美國最佳延伸閱讀作品選》,好評不斷。 大衛(wèi)·班尼奧夫還是《追風箏的人》、《特洛伊》、《X戰(zhàn)警前傳:金剛狼》、《兄弟》等電影的編劇。改編的《追風箏的人》獲英國金像獎及金衛(wèi)星獎提名最佳改編劇本,并贏得2008年克里斯多福獎。他也是熱門電視劇《權力的游戲》執(zhí)行制片人!懂斘覀冋務摪材荨じヌm克時我們談論什么》 內(nèi)森·英格蘭德(NathanEnglander),美國新生代杰出作家,曾入選《紐約客》“21世紀的20位作家”。他1970年生于紐約,在正統(tǒng)猶太人社區(qū)長大,畢業(yè)于紐約州立大學和愛荷華大學寫作中心。目前在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 內(nèi)森·英格蘭德1999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為了釋放難以忍受的沖動》,贏得廣泛贊譽,獲得2000年筆會/馬拉默德獎、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休·考夫曼獎、古根海姆獎金等獎項。200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特情部》講述阿根廷“骯臟的戰(zhàn)爭”期間的故事,同樣備受贊譽。 2012年的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么》是他的第三部作品,標題戲仿卡佛的經(jīng)典之作。該書深受眾多名家褒揚,獲2012年度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并入圍普利策獎短名單,也被《新聞周刊》、《科克斯評論》、美國公用電視臺、亞馬遜網(wǎng)站等評為年度最佳圖書!栋涂ǹㄒ链蠼帧 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WitoldGombrowicz,1904-1969),波蘭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被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與卡夫卡、穆齊爾、布魯赫并稱為“中歐四杰”。 貢布羅維奇出生于波蘭,曾在華沙大學學習法學,后赴法國深造兩年。1939年橫渡大西洋到阿根廷后,適逢二戰(zhàn)爆發(fā),滯留南美達二十四年之久。1963年獲得福特基金會全年獎金,在柏林逗留。1964年,他到法國南部的旺斯定居,1967年獲得國際文學獎。1969年7月24日,貢布羅維奇在旺斯辭世。貢布羅維奇用母語寫作,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由于他不接受二戰(zhàn)后的政治體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不得在波蘭出版,直到1986年,波蘭才出版了他的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