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白發(fā)狂夫


作者:王川     整理日期:2014-08-26 11:17:08

鎮(zhèn)上有一大片烏瓦屋,都沿潛溪河密密地排了,當中又擠進一條官道,有五、七尺來寬,將鎮(zhèn)分作兩半。麻石板鋪就的街面,上面印滿了秦漢以來的車轍蹄印,兩邊支出的屋檐極長極低,向街心伸延著。最仄的地方,若有人擔柴橫著進街,便要掃落兩旁的檐瓦。檐口照例烏黑,紅紅白白地懸一些辣椒大蒜,點綴出一點鮮亮。下面坐些婆婆子,悄沒聲地弦線。
  也有若干鋪子,賣一些一針頭線腦,洋紗百貨,其中有幾家飯鋪酒館,放出許多的芳香和喧囂的市聲來,在鎮(zhèn)的上空訇訇地響。正是掌燈時光,鎮(zhèn)上便亮起無數(shù)昏黃的光點來。
  滑竿在一盞寫有[川北客棧]字樣的燈籠下停住下了,立刻便有人上來招呼:[客人,歇店嘍!罩子床、花被蓋,鋪陳干凈,茶水方便吶!]一邊幫著提包袱,讓進寫著[仁宦行臺,安寓客商]的號燈和[未晚先投二十八(宿),雞鳴早看三十三(天)]的對聯(lián)的大門里去。
  作者簡介:
  王川,1947年生,江蘇鎮(zhèn)江人。作家、畫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鎮(zhèn)江市文聯(lián)副主席,鎮(zhèn)江市作協(xié)主席,江蘇省作協(xié)理事,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同時進行文學和美術創(chuàng)作,至今已發(fā)表有350萬字的文學作品,著有《白發(fā)狂夫》、《一佛一世界》、《婚姻大斜谷》、《狂石魯》、《美丑大典》、《五色廊》和《云雀之聲》等14部書和一部電影。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200余幅美術作品、3600多平方米的壁畫,作品參加過國內外多個美展。長篇小說《白發(fā)狂夫》獲[人民文學獎],入選[建國六十年優(yōu)秀長篇小說五百部]。
  目錄:
  楔子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楔子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中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下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后記第一章
  今天,成都的少城公園門口熱鬧非凡,不僅增設了幾十盆花卉盆景,插了十幾面紅綠彩旗,還陳放了一只大喇叭的留聲機。幾十輛烏黑锃亮的黃包車停成了一排,其間還夾有幾輛“奧斯汀”和“福特”。身穿長袍馬褂或西裝或戎裝佩劍或旗袍的男女們一個個從中鉆出來,在歡快的樂曲聲中,走進那高矗著的“辛亥保路死事紀念碑”旁邊的一排平房里去。
  在平房的門楣上,懸有一條青布做成的橫幅,上面用隸書寫著“同窗畫展”四個大字,在陽光下分外耀眼。
  畫展的主人之一,成都“錦江美專”的校長蘇夢蘅身穿黑色西裝,扎一副土紅色的領結,風度翩翩地站在畫展門口迎送賓客,一一向前來道賀的人們致謝,然后請來人在一本極大的用蜀錦裝裱封面的冊頁上簽名題詞。遇到特別重要的顯赫人物,蘇夢蘅還得親自陪著看畫展、講解作畫的過程。今天恰逢成都難得的好天氣,陽光暖暖地照著,幾圈跑下來,他已是氣喘吁吁了,腦門上都沁出了細密的汗珠,一閃一閃地發(fā)亮。
  畫展的正廳里,陳放著一張花梨木的太師椅,上面端坐著蘇夢蘅的父親蘇敬誠,也在拱手抱拳地答禮,他是在昨天特意從家里趕來參加畫展開幕式的。
  “老太爺,大公子開畫展,恭喜!”
  “哈哈,同喜同喜……”
  “我們長官從來不出席這種儀式,這次卻親自來了!
  “實不敢當,實不敢當,有勞麟趾了……”
  “這次大公子學成歸來,等于得了一個翰林,真正是家學淵源,無愧于乃祖父啊!”
  有人湊上來:“老太爺,八百多年來,蘇氏族譜上書香不絕。想當年,三蘇父子名滿天下,功垂巴蜀。不想老太爺今日九子榮耀,遠勝乃祖三倍,真正是‘父為宰相子狀元’,可喜可賀啊……”
  “當年坡公赴京,中了殿試第二名。今日大公子既得了本國的功名,又得了東洋的文憑,可謂學貫中西,有乃祖風范。 
  蘇敬誠搖著一把泥金扇,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這次犬子能從東瀛學成歸來,也是托了列祖列宗的洪福。本來我想,在這兵荒馬亂的年頭,聚斂點財富、辦點實業(yè),都不失為穩(wěn)妥的好辦法,沒想到夢蘅要去學畫!此事風雅雖風雅,可是于國于家無補啊……”
  “老太爺此言差矣,當初坡公詩書畫三絕,為后世所稱道。就是宋徽宗,也開畫院取士呢!
  “是啊,犬子學畫,也算是蘇門遺風吧,哈哈……當初,夢蘅從日本回來路過上海的時候,就有人要聘他到上海美專任教,可是他念及桑梓、兼之雙親,就毅然辭了,回來以后,和幾位同仁創(chuàng)辦了這所‘錦江美!,以課館為生,也不失讀書人本分吧……”
  “哎,老太爺莫要如此謙言,大少爺這次畫展的成功,既是光耀門庭,也是澤被桑梓嘛——”
  蘇敬誠極為高興,一拱手:“各位請看畫,中午請到‘狀元居’小酌——客居簡陋,比不得在舍下家宴,只得簡慢。請——”
  “哪里哪里,蘇府的排場從不會簡慢的……”
  “請——”
  的確,在家鄉(xiāng),蘇府可以算得上是書香門第、詩禮世家了。蘇夢蘅的祖父是北宋文忠公蘇轍的二十九世嫡孫,戰(zhàn)亂時從眉山縣遷來這里落了戶,后又進了學,放了外省道臺。后來告老還鄉(xiāng)、衣錦榮歸,在縣里買地置宅,成了舉縣的首富,黑漆磚雕的大門樓上掛著朱底泥金的“千頃牌”,極為榮耀。到了蘇敬誠這一輩,雖說斷了以科舉進仕途的路,但還是縣國學會的會長,同時還興辦實業(yè),開著十幾爿鋪子,遠在成都、重慶、雅安都有分號,日子十分紅火。蘇府高門大宅、庭院深深,十幾進烏酣酣的屋子占了半條街,八字形的門樓是一色的水磨青磚砌成,兩旁的影壁是雇了徽州工匠用磚雕成的兩大幅“福祿壽”,一副傳世的對聯(lián)貼在門口:“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頗為自矜的。
  蘇敬誠卻是一個不學無術、生性奢侈的人,專好玩樂,人稱“公爺”。他仗著家業(yè)殷富,不思仕途,整天斗雞走馬、吸煙賭錢、吃喝玩樂。他嫌原有的宅子不夠氣派,便將緊鄰的一大塊地皮用重金購進,從蘇杭請來許多江浙工匠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座“悅園”。蘇敬減便將開當鋪、古玩店收來的若干古玩字畫藏在園內“萃華閣”上,經(jīng)常在此宴游賓客,招戲班子唱堂會,甚至自己也粉墨登場,以“票友”身份在紅氍毹上反串一出《玉堂春》。
  蘇敬誠一共有九個子女,六子三女,嫡出庶出都有。都是“草字頭”排行,按年序是:夢蘅、藎蘅、蓼蘅、芊蘅、薌蘅、蕓蘅、芝蘅、荊蘅和芷蘅,其中除芊、蕓、芝是千金外,其余全是公子。
  長子蘇夢蘅長得清秀古奇,傲岸而瀟灑,自小就喜歡畫畫,常到“萃華閣”里去翻看、臨摹那些古字畫。比他小十歲的九弟蘇芷蘅也常上這里來看他畫畫。蘇夢蘅很喜歡這位聰穎天成的幼弟,便教他臨一些陳老蓮畫的《水滸葉子》或《芥子園畫傳》之類的范本,教他一點筆墨方法。后來,蘇夢蘅到杭州“國立美專”去上學了,以后又出了洋,小芷蘅也日日習畫不息。
  昨天,蘇芷蘅也隨著父親來到了成都,現(xiàn)在正在畫展上替大哥陪客看畫,前后照麻。
  蘇芷蘅平素對他這位名為兄長、實則為師長的大哥很是推崇,由于已有幾年不見了,他便趁這個機會將大哥的畫仔仔細細地看了個分明。
  這次畫展,蘇夢蘅共展出了五十幅畫,大多是他在杭州和日本求學時的精品,有的還經(jīng)名家題了字、加了跋,全部用綾裝裱一新,極為整齊。
  大哥的筆力功夫確實很深。他從清初的“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犟和王原祁人手,追學到明代的董其昌和“元四家”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和吳鎮(zhèn),再由此上溯到宋代的董源、巨然,已經(jīng)具有了工整穩(wěn)健、明凈清脫的特點,他特別注意追求筆法的虛靈拙秀和墨色的醇厚華滋。他曾經(jīng)臨摹過許多歷代名作,對那些名家的技法已經(jīng)爛熟于心了。在給學生上課時,他能夠隨手勾勒出一棵樹、一塊石來說明某一流派的作品特點,仿佛那些古人的作品已被他分門別類地分解成了各種峰巒、磯石、樹木、房舍或舟車而儲于囊中,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示范似的。仿佛王石谷、董其昌、龔半千或王蒙已經(jīng)借他的軀殼還魂了一般。蘇芷蘅看到,畫展中的那幅《峨眉翠谷》,是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濃墨,先用濕筆而后用焦墨,再層層皴擦,使之表現(xiàn)出蒼郁而深秀的效果。然而,他又覺得,這幅畫的構圖章法、布局安排和樹石的技法卻是和元代王蒙的那幅《青卞隱居圖》十分相似,《峨眉翠谷》甚至可以說是《青卞隱居圖》的變體畫!
  還有那幅《悅園香雪圖》,那是蘇芷蘅當年親眼看見大哥在“萃華閣”里畫的。那天下了一場川西平原難得一見的薄雪,悅園里的百十株寒梅也放了花蕊,在遠山的襯托下,愈顯得水瘦山寒。大哥喝了兩杯暖酒,頓生了畫意,就取來宣紙,在閣上對景寫起生來,前前后后、濃濃淡淡地畫了有半天時光,才完成了這幅畫。現(xiàn)在,這幅畫就掛在展廳的壁上,可隔了幾年再見到它的蘇芷蘅一眼就看出,這幅畫簡直和元代倪瓚筆下的那幅《汀樹遙岑圖》一模一樣,大哥原來是在“默畫”啊!
  蘇芷蘅心中微微一怔,匆匆地繞畫展尋覓了一遍,仔細地揣摩起其他畫來……終于,他失望地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幅畫都有師法古人的明顯痕跡。大哥似乎是在唱一支古老的歌,這支歌幾千年來代代流傳,幾乎沒有變過樣!
  奇怪的是,大哥的絕大多數(shù)畫的下角都綴上了表示售出的紅紙條或名片,那幅標價二百五十元的五尺整張的《峨眉翠谷》下,競堂皇地寫著
  “××軍長欣賞”的字樣。
  二百五十元!要知道,在成都,一千元大洋就能買一座公館!
  蘇芷蘅眨著眼,真有點惶惑不解了。
  忽然,蘇夢蘅神色慌張地夾著幾軸畫走來,匆匆將蘇芷蘅拉到里屋,關上門,伸手抓住他的肩膀問道:“九弟,那批畫都是你從家里帶出來的?”
  蘇芷蘅不解地問:“啥子畫?”
  蘇夢蘅劃了一下手,焦躁地說:“家里‘萃華閣’藏的那批古字畫,我讓爸爸和你帶到這里來給我上課用的……”
  “昨天下午,不是都交給你了嗎?”
  “是啊……我是問:是從家里帶出來的?路途上有沒有被人掉換過?”
  蘇芷蘅搖搖頭。
  “拐了,拐了!”蘇夢蘅放開蘇芷蘅,臉色灰白、滿頭虛汗地坐在椅子上,口中嚷道,“這批畫給人掉了包!全是假的。”
  蘇芷蘅給他倒了一杯水:“咋個看得出來?”
  蘇夢蘅打開手邊的幾軸畫說:“你看,這些畫都是明代和元代人的,可這紙卻是道光年間的!怪不怪?我在家里的時候,都臨過這些畫嘛,明明都是真品——你想,‘裕和當’里那些收當品的朝奉眼睛好毒,會收假貨?可啥子時候給這些贗品掉換了呢?”
  蘇芷蘅帶著一種狡黠的表情站在一旁,只是不響。
  ……





上一本:黑花黃 下一本:1980的情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白發(fā)狂夫的作者是王川,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