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之城》寫了當下中國每一座城市都可能遭遇的故事。中學語文教師常建因為網(wǎng)絡聊天受到妻子玲子的誤解,產生感情危機,苦惱之余,卻沒有更好的緩解危機的辦法,反思之中,感慨良多。好在隨著時間推移,裂痕慢慢愈合。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進一步的誤解給家庭生活蒙上了更濃重的陰影,使常建對自己以往的婚姻選擇產生了質疑。加上已經(jīng)身為大款的老同學邱冠軍的一場“助學”鬧劇給常建帶來的郁憤,使他覺得這個世界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陌生了。玲子似乎越來越現(xiàn)實了,物化的世界似乎使現(xiàn)在的她與相戀時所持的觀念背道而馳。她就職于一家證券公司,隨著業(yè)務的拓展,工作越來越繁忙,酒局應酬也越來越多,這對于夫妻感情的穩(wěn)定產生了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迷惘和苦惱中的常建與網(wǎng)友“獨舞”卻越走越近!蔼毼琛笔且粋離異了的建筑設計師,漂亮而有氣質,性格內斂又不失激情。最初她與常建的關系只是若即若離的朋友關系,但隨著交流的深入逐漸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后來“獨舞”與來自臺灣的富商王敬之相戀,隨之與常建疏遠。王敬之為了“獨舞”來這座城市投資建廠,并承諾在事業(yè)穩(wěn)定后與“獨舞”結婚,一時間,“獨舞”春風得意,愛情和名利兼收,但豈不知此時卻是她失去自我的開始。后來王敬之把女兒王可馨從臺灣接了來,安排到市十八中上學,但與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格格不入的王可馨一度離家出走,給學校和王敬之都帶來不少的麻煩。王敬之的太太從臺灣來大陸見王敬之父女,意圖復婚,卻無果而終,這也成為王可馨自殺的契機。此刻“獨舞”的婚姻夢也在對于逐漸失去自我的醒悟中破滅。禍不單行,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fā)了全球的經(jīng)濟動蕩,波及到王敬之的公司,無力償還銀行債務的王敬之只能選擇放棄公司逃離大陸。已經(jīng)覺悟了的“獨舞”也在與常建一夜激情后黯然離去,不知所終。 常建經(jīng)歷了與玲子的一場尖銳的矛盾沖突,但隨著“獨舞”的離去,他領悟到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決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玲子修好。在他懷著溫馨的幸福感回家時,路上突遇車禍,失去了知覺。僥幸醒來后,大腦里對過去的事卻沒有了任何印象…… 伴隨以上對“當下”的敘述,另一條線索穿插其間,與主線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條線從常建上世紀70年代上學開始寫起,小學、中學以及成年后的工作和戀愛時期都有銘心刻骨的故事發(fā)生。這期間涉及眾多對他的心路歷程產生過不同程度影響的人和事,比如作為家族頂梁柱的勤勉一生不失自我本色的爺爺,堅忍溫和的母親,憨厚沉穩(wěn)的父親,狗剩、葉子、小惠、長興等悲劇人物,與常建一同成長的五一、得勝、磊子等伙伴們,還有給過常建以巨大影響的朱清華老師、劉春堂老師以及父親的同學、前教育局長劉振躍……這條縱向的敘述線索保留了諸多歷史痕跡,時間跨度達半個世紀,暗示了主人公思想性格的形成根源,熔鑄了一些對于歷史和人生的獨特思考。 《草根之城》即將為花城出版社出版,董長江歷經(jīng)二十載的辛勤耕耘,終于跨出了艱難的一步。這一步對董長江而言,僅僅是他人生尋找的另一個開始。他的小說充滿了尋找的腳印。尋找不單是他小說的本色,亦應成為他人生的本色。 作者簡介: 董長江, 山東人, 生于七十年代。自幼愛好文學,性格偏于內向,沉靜善思。高中畢業(yè)后做過多種工作, 嘗盡人生味道。后來重新參加高考并進入大學學習文學課程,其間發(fā)表小說、散文、隨筆等多篇, 自此筆耕不輟。大學畢業(yè)后在高中做教師, 四年后再次考入大學攻讀文學碩士學位, 師從著名知青作家、廣東作協(xié)副主席郭小東教授,得到郭教授悉心指導, 并在《戰(zhàn)士文藝》《文學界》等刊物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和論文多篇。 1他隱約地感覺愛情大概也是一個夢想,最終會從七彩變成黑白,而最終你也搞不清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在和妻子吵架后,人民教師常建忽然感覺自己活了三十多歲,就像走了一個大圓圈,又要面對命運的捉弄。 但他已經(jīng)不祈求有什么奇跡把他重新帶回色彩斑斕的夢境。他覺得若一個“奔四”的人仍然把自己的出路寄托在夢想上,那這個人不是傻瓜就是弱智。他的夢從后來重新參加高考,并最終走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天就失去了它的艷麗色彩,變得具體而又現(xiàn)實。從那一刻起,他就認為所謂夢想不過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狀態(tài),或者是自欺欺人者裝扮自己的懦弱的借口。也許越清晰地看清這個世界,就越對夢想感到絕望,因為所有的夢想都無法改變巨大的世俗慣性滾滾而來的雜亂的腳步。 他隱約地感覺愛情大概也是一個夢想,最終會從七彩變成黑白,而最終你也搞不清什么是黑什么是白。 當玲子用歇斯底里的大叫盡情地發(fā)泄積攢多日的怨憤的時候,他呆呆地站在角落里,就像遭受體罰的學生,覺得自己也無法理解自己的形象了。據(jù)說女人可以接受的男人有三種:能掙錢的;能做官的;無錢無官就在家勤勤懇懇干活的。而他什么也不是。 他認為玲子大抵是出于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而且她的暴怒是一條作為導火線的暖昧短信引發(fā)的,他理解她的行為是事出有因,所以面對她的咆哮他表現(xiàn)得很謙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