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期間,父母被關進牛棚,16歲的文笛無奈地來到農(nóng)村,開始了他長達五年的知青生活。在農(nóng)村的五年中,他經(jīng)歷了青春期的的迷茫和絕望,苦難的生活讓他學會了思考。他認真勞動,和農(nóng)民打成一片,教過農(nóng)民夜校,參加過農(nóng)村宣傳隊,接觸過麻風病人,辦過有問題子女培訓班。也“愛”上過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有夫之婦,跳過“豐收舞”(偷農(nóng)民的菜),打過架,唱過“反動歌曲”,混過火車。后在參軍、招工中雖經(jīng)過農(nóng)民多次推薦,但均因家庭政審“不合格”而無望,最后鋌而走險想偷槍到緬甸參加游擊隊…… 后來他接觸了文學,從中受到了啟發(fā),是文學讓他在歷史的河流中尋找到了自我。一個人無聲地和命運抗爭,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內(nèi)心的堅持和對生活的熱愛,讓他最終走向了回城讀書之路…… 作者簡介: 劉海,1952年生,男,筆名海笛,四川成都人。1969年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當知青五年,后就讀于四川師范大學。畢業(yè)后,當中學語文教師16年,后調(diào)入成都市級機關。從小酷愛寫作,先后有詩歌、小說、散文等百余萬字發(fā)表于各報刊雜志,有十余篇文章獲獎。2006年在人民網(wǎng)開 目錄: 一告別美好的夢 二生活的適應 三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 四只要糧食不要命 五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 六酒醉后的“豐收舞” 七我給農(nóng)民當老師 八遙遠的回家“路” 九家的記憶 十后山神秘的老人 十一我們是毛主席的紅衛(wèi)兵 十二大啖瘟豬肉 十三三哥和他的情人 十四夜晚的歌聲 十五會理縣城的故事一告別美好的夢 二生活的適應 三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 四只要糧食不要命 五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 六酒醉后的“豐收舞” 七我給農(nóng)民當老師 八遙遠的回家“路” 九家的記憶 十后山神秘的老人 十一我們是毛主席的紅衛(wèi)兵 十二大啖瘟豬肉 十三三哥和他的情人 十四夜晚的歌聲 十五會理縣城的故事 十六等待中的失望 十七夢中的熱吻 十八愛上有夫之婦 十九驚險的逃票 二十偷槍 二十一心中的金薔薇 二十二“白卷先生”張鐵生 二十三殺自己的豬讓農(nóng)民吃 二十四終有夢圓時 后記1《青春無主》第一部分16歲的花季、16歲的夢,夢還沒有做,我就得下鄉(xiāng)了。1968年12月22日,偉大領袖毛主席發(fā)出了“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yè)的子女,送到鄉(xiāng)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nóng)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nèi)ァ钡奶?ulclass="cata_detail">告別美好的夢(1)告別美好的夢(2)告別美好的夢(3)告別美好的夢(4)告別美好的夢(5)告別美好的夢(6)生活的適應(1)生活的適應(2)生活的適應(3)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1)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2)龍飛的那些花?事兒(3)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4)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5)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6)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7)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8)龍飛的那些花花事兒(9)2《青春無主》第二部分陰歷三四月是農(nóng)村青黃不接的時候,干媽家的日子也過得艱難了,但她始終保持給我做一碗白米干飯。村里好多人家都只好上山里的彝族寨子去向彜胞借土豆來渡難關,秋后再按比例還彜胞大米或玉米。糧食都得向人借,人們的生活如此艱難,但那時農(nóng)村的政治運動也搞得有聲有色。只要糧食不要命(1)只要糧食不要命(2)只要糧食不要命(3)只要糧食不要命(4)只要糧食不要命(5)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1)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2)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3)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4)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5)一封沒有署名的來信(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