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機器人與帝國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整理日期:2014-08-26 21:18:43

故事分別發(fā)生在奧羅拉世界、索拉利世界、貝萊世界和地球。完全依賴機器人的索拉利世界上已空無一人,只剩下機器人留守,索拉利人都到哪里去了?
  地球人的殖民運動蓬勃發(fā)展,地球及其銀河殖民者的壯大,使外世界感到恐慌。外世界的領先者奧羅拉人覺得情勢緊急,要維護外世界的強勢,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以遏制地球和殖民世界繼續(xù)開拓銀河的勢頭。
  機器人丹尼爾和吉斯卡牢記地球殖民者老祖宗伊利亞·貝萊的告誡:如果不擴展,不追求進步,世界就會日趨衰敗。為了拯救地球及其殖民者,拯救人類,促使地球人及外世界人向外發(fā)展,建立一個嶄新的銀河帝國,丹尼爾和吉斯卡自覺肩負起這一重任。但是,“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束縛著他們的手腳,是嚴守“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眼看地球走向毀滅,還是違背法則毀滅自身……
  奧羅拉的人形機器人被分批送到地球,毀滅已在地球上布置妥當……
  作者簡介:
  艾西莫夫(IsaacAsimov,192O-1999)是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云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shù)一數(shù)二的科幻文學重鎮(zhèn)。
  「基地」、「機器人」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艾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余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shù)理化、天文、生物、醫(yī)學,還旁涉人文類的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未發(fā)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fā)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fā)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fā)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創(chuàng)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xiàn)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jié)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目錄:
  第一部分奧羅拉世界
  后裔
  先祖
  危機
  另一個后裔
  第二部分索拉利世界
  船員
  監(jiān)督員
  第三部分貝萊世界
  殖民世界
  致詞
  演說之后第一部分奧羅拉世界
  后裔
  格娜狄亞摸摸草榻,確定它沒有受潮,然后坐下。她按了按控制器,草榻即刻進行了微調,讓她斜躺下來。接著她啟動反磁力場,全身立刻感到一陣輕松。懸浮在草榻上方一公分處,人很容易就變得松軟舒弛。
  這是個溫暖怡人的夜晚,清香襲人,星光點點,是奧羅拉世界典型的良辰靜夜。
  格娜狄亞望著夜空上熠熠星光所組成的圖案,不禁難過起來。機器人稍早已依指示調暗了宅邸照明,此刻星光顯得特別亮。
  她很納悶自己居然不曉得這些星星的名字。已經兩百三十多年了,她還是分不清楚哪顆星星是哪顆。她只知道,在這些星星中,有一顆恒星正被她出生的索拉利行星所環(huán)繞,而在她最初那三十多年生命中,她只是簡單地把它認作“太陽”。
  過去,格娜狄亞曾被人稱作格娜狄亞·索拉利。那是兩百年前——兩百個銀河標準年前——她剛到奧羅拉世界的事了。這個稱呼不太友善地標示了她的“外來者”身份。轉眼間,兩百年過去了,一個月前,她才度過抵達奧羅拉世界兩百周年的紀念日。她沒有特別慶祝,她不想讓自己回想那些日子。在那之前——在索拉利世界——她曾經是格娜狄亞·達爾曼。
  她不安地動了動身子。她幾乎忘了那個姓氏。(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還是因為她刻意想要忘記?)
  這么多年來,她從未后悔過離開索拉利世界,也從來沒有懷念過它。
  現(xiàn)在,又為什么想起來了?
  是突然意識到自己比它存活得更久?還是因為它已經消失,已經變成一個歷史名詞,而她卻仍然活得好好的——是因為這樣,才懷念起它的嗎?
  她皺起眉頭。不,她一點也不懷念它。絕不!她不懷念它,也不想回去。她會想到它,只是因為那種難以言喻的苦悶——那種長久以來緊糾著她不放的苦悶——突然消失了。
  索拉利世界——最后一個殖民成功、適宜居住的外世界。
  ……





上一本:水晶蛋 下一本:時空搖擺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機器人與帝國的作者是艾薩克·阿西莫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