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離婚了,而他不甘心。聞知她將要再婚的消息,他便悄悄來到了準新郎的家中。他逼迫她復婚。 爭執(zhí)中,他偶然發(fā)覺對面二樓的房間內(nèi),正有一只戴著手套的手。 某個人離去了,而準新郎的父親被殺了。 現(xiàn)場留著鼻煙壺的碎片—— 據(jù)說,這是法國皇帝拿破侖用過的東西。 作者簡介: 約翰·狄克森·卡爾(1906-1977)史上最偉大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舉世公認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說素以公平著稱,線索隱蔽,解答驚人,具有超乎尋常的邏輯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設(shè)計了超過五十種密室,幾乎每個都是構(gòu)思精巧、無以復加;又兼其小說一貫具有的濃郁哥特風格,1關(guān)于《皇帝的鼻煙壺》約翰·狄克森·卡爾,1906年11月30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聯(lián)合鎮(zhèn)出生,是眾議院民主黨議員伍德·尼古拉斯·卡爾的獨子。后者就職國會議員之前,一度曾是一名律師。家庭條件的優(yōu)裕,既使卡爾有機會培養(yǎng)其興趣愛好,又使其眼界得以開闊。年方四歲之際,他便因父親的鼓勵,開始接導讀生平略陳(1)生平略陳(2)生平略陳(3)兩大名探交相輝映(1)兩大名探交相輝映(2)歷史推理和其他創(chuàng)作(1)歷史推理和其他創(chuàng)作(2)流風余韻影響深遠2《皇帝的鼻煙壺》第一部分伊芙提出離婚訴訟的時候,心中惴惴不安。哪知結(jié)果卻讓她喜出望外:丈夫的罪狀是和著名的網(wǎng)球女選手有不正當關(guān)系。但此事并未引起軒然大波。有幾個因素導致公眾輿論忽視了離婚案。第一,他們不是在英國,而是在巴黎離婚。他們當年成婚的地點是在巴黎的喬治第五大道的一座《皇帝的鼻煙壺》第一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一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一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一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一章(5)《皇帝的鼻煙壺》第二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二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二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二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三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三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三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三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四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四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四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四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四章(5)3《皇帝的鼻煙壺》第二部分想想看,如果一個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從十六級陡峭的樓梯上跌跌撞撞地摔下來,最后腦袋撞在臺階底部的墻壁上,這驚天動地的事情肯定能讓整個房子搖晃幾下?墒菍嶋H上,伊芙事后記得并沒有太大的聲音。也許是因為她太緊張了;也許是因為實際的聲音比她預(yù)料的軒然大波小得多《皇帝的鼻煙壺》第五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五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五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五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六章(1)《皇帝的鼻煙壺》第六章(2)《皇帝的鼻煙壺》第六章(3)《皇帝的鼻煙壺》第六章(4)《皇帝的鼻煙壺》第療章(5)《皇帝的鼻煙壺》第六章(6)《皇帝的鼻煙壺》第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