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欣賞?“門外漢”的古典樂鑒賞實用指南!每到年末,藝術圈顯得極為忙碌,籌備了半年或一年的各類新年音樂會紛紛登臺亮相。合唱、交響樂、獨奏樂……各式各樣不一而足。之于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很多居民,盡管有錢、有閑、有機會去感受這些藝術作品,卻不知道如何品鑒。有些作品有詞尚可聽詞進而曉其意,但面對更多交響樂、獨奏樂作品僅有旋律而沒有詞,聽眾往往不知要從何處切入生發(fā)感悟,甚至不清楚該在何時為藝術家鼓掌。那么,我們要如何理解古典樂的美?值得聽什么?在劇院里應當怎樣選座?票價最貴的位置就是最好的欣賞位置嗎?筆者甄選出一批古典音樂欣賞入門書籍,讓這些書來回答我們的困惑。 焦元溥《樂之本事——古典樂聆賞入門》 中規(guī)中矩的古典樂入門書籍,都要跟讀者講講所謂“調性”、“節(jié)奏”等各類細節(jié),這就難免涉及五線譜識讀。但在這本書中,沒有任何一條五線譜、任何一個音符,文字風格更加隨性,插科打諢隨處可見。沒有符號,作者將重點放在聆賞音樂會的準備以及從巴洛赫時期談至近代的簡要音樂發(fā)展史。 面對諸多古典樂“門外漢”常常會問的問題,書中也有詳細講解。例如,在當前數(shù)字版權十分發(fā)達的情境中,人們只要在手機端口就能聽到自己想聽的音樂,既然如此,又為何要到現(xiàn)場聆聽?其實,對于真正欣賞者而言,聽錄音與聽現(xiàn)場可謂是在聽兩個作品。如果考慮到聲響效果,愈是大型編制,愈要現(xiàn)場欣賞,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便是最好的注解。如果在錄音之中,所有的音量大小都可通過設備調試至習慣的量級,便難以欣賞曲目原想表達的壯闊濃烈之感。 花了錢買了票,我們又應當坐在哪個位置聽?票商常常讓我們誤以為票價越貴越好,而在我們當前多數(shù)音樂廳排布中,越是靠近正中心、靠近舞臺的票,售價越是昂貴,但這并非是最好的聆賞位置。首先,越好的音樂廳,在不同座位上聽到的音樂差異就越小。而所謂“好的聲音”其實是聲音發(fā)出后,經(jīng)過反射到最后結束所需要的殘響適中且聲音自然平衡。理性來說,在音樂廳中挑選座位最保險的選項其實是一樓距舞臺約三分之二遠,或二三樓和四樓的前排座位,且靠中為佳。真正離舞臺最近的位置更容易細致觀察演出者,但聽到的聲音其實難得平衡。愈是大編制的曲目,只要頂上無座位遮蓋,就愈要往后往上坐,聲音效果更好。 豐子愷《音樂與人生》 橫跨文學、音樂、美術多界的豐子愷先生著述豐富,《音樂與人生》綜合他多篇關于音樂的論著。其中,我們不難看到豐子愷身上復合多重身份的特點,他會談及“藝術分空間藝術與時間藝術兩大類。圖畫是空間藝術的代表,音樂是時間藝術的代表。故欲習音樂,必先整理時間的觀念。描畫的時候,不妨停一停筆,考慮一下”。何謂音樂?怎樣記譜?如何歌唱?當年對這些問題的認知,而今讀來,更有獨特的時代韻味。 何謂音樂? 如何發(fā)出Do、Re、Mi、Fa四音 豐子愷談音樂,沒有一絲晦澀難懂,處處流露趣味。在一篇《各國音樂特征》中,細細點評亞、歐、美三洲的音樂特征。中國音樂理論精詳,遠勝西洋;日本音樂發(fā)軔于中國,但具備更濃厚的東洋特征,即更重旋律;印度音樂起步亦早,但因英國殖民,已基本英國化;中歐的德、法二國可籠統(tǒng)概括為:受意大利影響發(fā)達甚著、富變化而復雜、抒情同時又理智、力強又嚴肅;北歐則以俄羅斯、波西米亞、波蘭等國為代表,因國力地勢氣候關系,音樂中總含著無限的憂愁與悲痛;南歐的意大利與西班牙是充滿熱情的南國音樂,意大利重旋律而西班牙重節(jié)奏;東歐的匈牙利則帶著東方的旋律色彩;英國音樂差不多已失卻古昔風而變成大陸風,只有蘇格蘭還保留一點特殊音樂。 不過,批評最犀利的大概是對于美國音樂: 美國是新造國,故特殊的音樂完全沒有。強求其特征,只有美洲土人的民謠及黑人的歌。然而也無何等的特征可言。故美國,從音樂上看來完全是很幼稚的。惟可注意的,美國因為很有錢,故世界有名的歌手和演奏者,皆集于其地。美國人以此為夸。舍此以外,美國在音樂一無所長。連他們自己的民歌國歌都是他國人作的。例如Yankee Doodle(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一首愛國歌曲)是德國人所作,Hail Columbia(注:愛國歌曲,曾競爭美國國歌)是英國人所作。 肖復興《音樂欣賞十五講》 “門外漢”或許很難讀懂樂理內容,但最容易懂的應該就是音樂史內容。《音樂欣賞十五講》更偏重音樂史書寫,作者從古典時期之前的兩位作者帕勒斯特里那和蒙特威爾第寫起,一路寫到1900年世紀之交時代的音樂風格。 總體而言,書中因為以音樂家作為主線進行寫作,因而偏屬傳統(tǒng)的知人論世型風格,即告訴讀者音樂家的成長、生活背景,再加入數(shù)句對于音樂家某些作品的評點與想象。如果僅僅讀完這本書來欣賞音樂,容易失于粗糙而不知細節(jié)。 例如,在評述巴赫的音樂時,作者言: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指的是小小的溪水,涓涓細流卻永不停止。不知是不是巧合,這個德文的原意確實是解讀巴赫的一把鑰匙。 …… 巴赫的音樂,初聽會覺得有些平淡甚至單調,但只要聽進去了,就會感受到它的那種無可替代的力量。這便是小溪那種平靜卻可以養(yǎng)心的力量,透明而沒有污染的力量,細微卻能夠水滴石穿的滲透的力量。聽巴赫的音樂,你的眼前永遠流淌著靜謐安詳、清澈見底的小溪水。 但巴赫的音樂為何會讓人感到平淡單調?又怎樣通過音符組合給予人力量?此書適宜作為音樂史脈絡梳理進行閱讀,在真正品鑒過程中需要萬分留意。 查爾斯·羅森《音樂與情感》 與前述三本相較,這本書具有更高的閱讀難度,需要有初級的樂理知識和欣賞基礎才能更多體悟其中所言。羅森的書中回答了一個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音樂與我們的情感有什么關系?或者說,音樂如何喚起我們的情感? 在羅森之前,這一問題即有豐富的回答,主流學派是被稱之為“主題理論”(Topic Theory)的分析方法。在主題理論看來,音樂欣賞的基礎是索緒爾、皮爾士等語言學家構建的符號體系。音樂作為一個符號體系,每個符號都有它特定的聯(lián)系,因而喚起我們的情感。例如,音樂中表達入場儀式、帝王氣概、權威感甚至像耶穌的“受難腳步”都有一定的表達方式。要聽懂音樂,首先要了解這些表達方式,對音樂的理解需要置于更廣大的社會、時代、文化背景中理解。 羅森的立足點則與之有別,他更多地從樂譜中提煉情感,從音樂寫作出發(fā),將音樂聯(lián)系情感的分析從樂譜的調性與和聲關系上進行分析。一個就音樂論音樂,一個就背景論音樂,代表了當前分析音樂的兩種重要學說。 說一千,道一萬,對于音樂的欣賞實際上有很大程度來源于主觀判斷。不論是什么樣的音樂,什么樣的分析路徑,只當美好靈動的音樂入耳時,勾起自己最樸素的情感,那就是音樂想要表達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