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笨倳浽谡軐W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為人類文明不斷做出更大貢獻的新時代,外語院校應“何去何從”?秉承上外“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紅色基因,今日上外對此做出了有力回答,誠如校黨委書記姜鋒同志所言:“要有一種能用明天的答案來回應今天問題的前瞻、勇氣、擔當和本能。”因此,上外確立了“國別區(qū)域優(yōu)選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外國語大學”的辦學愿景,致力于培養(yǎng)“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多語種+”靠前化人才,這與王季愚先生“外語院校應建設成多語種、多學科、多專業(yè)的大學”的高瞻遠矚可謂一脈相承。戴煒棟,1940年生,上海人,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評委,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