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哲學與文化的深層次,整合自己近20年來的研究心得,從“操縱”、“謙和”與“藝術”三個角度來探討華人的語言行為。作者認為,從操縱的角度看,溝通人可用機靈的語言使自己在溝通中掌握優(yōu)勢,甚至可以一語雙關,用客套話來滅對方威風。從謙和的角度看,華人喜用含蓄、委婉的方式來表達對他人與宇宙的敬意;委婉不止是說話的方式,更是一種寬容與尊敬的態(tài)度。從藝術的角度看,詩詞、對聯(lián)、成語、打油詩等各種語言藝術,豐富了華人精神生活,讓他們得以吟詠人生,享受娛樂。這三個方面層疊交錯,可能同時運行,也可能互相掣肘,體現在每一個華人的人我互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一幅生動活潑的人際溝通畫面。 本書結合作者近20年的研究心得,從哲學與文化的層次以及“操縱”、“謙和”與“藝術”的角度來深人探討華人的語言行為,旨在為讀者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華人語言行為的全貌。在跨文化交際學領域,對華人語言溝通的分析至今尚不夠深刻與全面,本書力求彌補這一缺失,一方面拋磚引玉,讓更多的讀者來思考華人的文化內涵,并進一步探討華人的語言溝通行為;另一方面也為跨文化交際學學者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使之重新思考東西文化二分法的偏見與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