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歐維~ 今天為你推薦的是一本關于零售經營的好書《零售的哲學》,這本書的作者是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的創(chuàng)始人鈴木敏文,結合40多年零售經驗,講述他心中的零售哲學。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用了2個晚上,一口氣讀完了。 書里面沒有紛繁復雜的大道理,只有至真至簡的經營哲學。 把握客戶的需求,跟隨客戶需求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大道至簡,經營并不復雜,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 觀察,驗證,并推行,始終如一的堅定信念,就會取得非凡的成績; 從鈴木身上,看到了把一件平凡的小事也可以做的無比偉大;所有的決策都是基于客戶角度的思考,基于最底層的需求; 所以可以牢牢的占領市場,從1家店開到5萬多家店;真正的經營哲學都是簡單的道理,但愿意敬畏經營的人很少,愿意敬畏客戶的人也很少。 雖然已經是老板了,但每天上下班的閑暇時間,鈴木依然到一線進行調研,只為了能夠“讀懂世間的變化”。然后他用自己觀察到的變化判斷未來的趨勢,以此來作為決策的依據(jù)。 那么他是如何觀察問題的呢? 其實和麥肯錫方法里面講到的“以假設為導向,以事實為依據(jù),嚴格進行結構化思考“如出一轍。 從變化中讀懂“未來”,建立“假設”然后“執(zhí)行”,再對結果進行“驗證”。這一過程有助于優(yōu)化工作模式——如果在平日的工作中堅持重復“假設-執(zhí)行-驗證”的過程,那么在不遠的未來必將有所斬獲。 這點我覺得是最有啟發(fā)的,像從事電商行業(yè)的工作,最需要判斷市場趨勢。只有不斷洞察市場變化,判斷未來的消費趨勢,然后利用最低成本進行市場驗證,最后快速進入并占領市場。 這里面會用到大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這讓我們的決策更有事實依據(jù),而非拍腦袋決定。711就是這樣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從一開始的日常用品到熟食、到取款機、繳費等等服務,讓小店成為了社區(qū)居民離不開的存在。 鈴木沒有從市場回報等角度去思考新的產品,而是看是否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在產品革新的過程中,也遭遇到了很多挑戰(zhàn)。以下是原文,可以窺得一線。 40年間,我每提出建立一個新事業(yè)的想法幾乎總會遭受外界的強烈反對。有些是因為沒有先例可循,有些則是人們預計開展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巨大的阻礙等等!伴_拓這項事業(yè)太過艱辛”“這種項目肯定沒錢賺”等類似的反對理由,全是從自身角度考慮得出的結論。 然而,判斷一項事業(yè)是否具有可行性,更應該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fā),以消費者的視點,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最后,一旦決定開拓某項事業(yè),就一定要堅持到底——這,就是我的經營思考法則。
為了近距離地傾聽顧客的意見,7-Eleven從30多年前起就開始以問卷形式對進店顧客、周圍居民等各類人群展開了調查。至今為止,調查規(guī)模已接近1萬人次,形成了重要的數(shù)據(jù)庫。這一方法讓我們能切實了解顧客的需求,在提升服務品質時有據(jù)可循,而非憑借主觀臆測做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