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覺得散文這種文體非常有意思, 它沒有小說那么正式,卻更貼近生活。 一個作家最私心,最貼心的話,往往都說在散文里了。 01《人間草木》 汪曾祺 豆瓣評分:9.0(6259人評價) 汪曾祺被世人譽為“文壇生活家”,小編說他是最懂生活的人,恐怕沒人會反對吧。 在這本他最出名的散文集里,汪老隨性而為,文思到何處,筆墨就落于何處。 他寫普普通通的繡球花,想起的是兒時記憶中的小姑姑。小姑姑后來嫁人不如意,時光荏苒,斯人不再。 他想起小時候的夏天,奶奶將西瓜放在井里,到下午冰好了再吃。“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他追憶西南聯(lián)大的歲月,那是個大雨天,二三好友來到一個小酒館,一碟豬頭肉,半斤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瓷杯里的酒,“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小編知道,很多人愛汪老的書,也是希望能從中讀懂生活的妙處。 而汪老就用他的文字告訴我們,生活不需要圓滑世故、八面玲瓏,只需要細細觀察,處處留心即可。 畢竟,日子不是用來“過”的,而是用來“品”的。 02《清塘荷韻》 季羨林 豆瓣評分:8.3(262人評價) 季羨林是中國學界公認的一代宗師。 小編說的不僅是他高深莫測的學識,更是指他面對人生順流逆流時的修為。 這本《清塘荷韻》是老人耄耋之年的人生回首,也仿佛是在為后輩們開示人生。 他在德國求學,生活拮據(jù),那難以忍受的饑餓給他留下畢生難忘的記憶。 但是他忍耐了下來,還學通了天書一般的梵文、火羅文和巴利文。 十年浩劫,被拳打腳踢簡直是家常便飯,但他依然忍耐了下來,還在黑暗中翻譯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進入當代,人們又想把“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的稱號強加給他,他同樣忍耐住了,堅決要求“從我頭上把三項桂冠摘下來”。 “忍耐”這個詞,貫穿了季羨林的一生,但讀起來卻沒有一絲軟弱的意味, 而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 03《瀘溪黃昏》 沈從文 豆瓣評分:7.9(57人評價)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早已成為我們心中神往的“邊城”。 那是他的故鄉(xiāng),也是他雋秀輕靈文字的出處。 很多人應該都和小編一樣,想去親眼看看那曲折的小道、熱鬧的碼頭、吊腳樓的風光…… 但在這本《瀘溪黃昏》中,沈從文不僅回憶了童年的趣事,也寫了湘西的彪悍民風,水手相互間的辱罵,粗語臟字脫口而出。 但他不改動、不修正,照本鋪陳,因為“他們并不是吵架,不過在那里‘說話’罷了”。 這樣的湘西,似乎不夠“唯美”,但對于離家多年的沈從文來說,卻飽含了游子深情。 畢竟,只有真正在那里生長的人,才真的懂湘西的萬種風情。 沈從文這一輩子,見過很多光怪陸離、爾虞我詐。但其實,他骨子里仍然保持著自己至純至真的本色。 04《綠了芭蕉》 張恨水 豆瓣評分:7.9(198人評價) 張恨水是民國的“超級紅人”,被譽為“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 陳寅恪這樣的歷史大師是他的粉絲; 蔣介石、宋美齡前往看望,張恨水讓傭人送其出門; 張學良三次邀他做文化顧問,均被其婉拒。 這并不是因為他有多么自命清高,而是張恨水從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個“閑院賞苔”的閑人罷了! 所以在《綠了芭蕉》這本美文集中,你可以讀到他在南京聽秦淮河畔的小曲,喝老萬全的啤酒,吃最地道的南京菜…… 他也會去北京,淘琉璃廠的舊書,逛福隆寺的夜市,賞四合院里的草木香…… 活得恬淡自如,確實是一個逍遙閑人。 多年之后,他在一個雨天,再次看到兒時的那一痕青苔,微微一笑自嘲:“還真是沒出息”。 這簡單的一句話讓小編心中頓生無限感慨! 在時光面前,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像張恨水那樣,一輩子都在堅持一份微不足道的理想。 05《素履之往》 木心 豆瓣評分:8.7(6931人評價) 木心先生是第一個,作品被收入大英博物館的當代中國畫家。 更難得的是,木心先生家學深厚,學貫中西,寫得一手好文章。 《素履之往》就是老先生一世才情的集中展示。 他談老莊、司馬遷,中國傳統(tǒng)情懷被他幻化為千年風韻,讓人不由神往。 他談五代文章、江南小令,詩詞歌賦被他解讀成山水長卷,讓人流連忘返。 他談托爾斯泰、歌德、莎士比亞,西方經(jīng)典被他游戲般“篡改”,甚至讓麥克白夫人來到了大唐。 小編讀過的很多文章,都在“煽情”,而木心的散文卻勝在“煽智”。 古今中外,東西之學,談笑風生,信手拈來。 那是厚重學養(yǎng)的自然流露,那是獨立靈魂的智者之思。 也就是“素履之往,其行天下”的境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