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哲學感興趣,到底該從哪本書開始讀起? 我在一篇喜愛的文章中被哲學家的警句擊中,但翻開這位哲學家的著作,第一頁來回看了三遍,覺得自己只認識“的”“地”“得”。 在一些涉及核心價值的爭論上,我與身邊人的看法格格不入,我要怎樣為自己辯護? 或許,那些我都不在乎,只是有一天,我開始思考生命,或者死亡。 生活中我所遭遇的荒謬與不幸,社會的不公與不義,都在激發(fā)我對人生意義與真實世界的強烈質(zhì)疑。 這個時候,不妨讀讀哲學。 ——哲學一定要讀入門書嗎? ——不一定。但是一本好的入門書能讓你事半功倍。 我們整理了后浪已經(jīng)出版的哲學讀物,為不同需求的讀者選取了具有不同針對性的讀本,幾乎每本都在歐美不同大學的哲學系被當作教材使用。我們希望能夠盡量用兼具專業(yè)性與可讀性的入門書,幫助每一位徘徊在哲學門前的讀者,降低閱讀與理解的門檻。 如果你對哲學一無所知,并且點開這篇日志只是出于對哲學朦朧的好奇。我們推薦這本—— 通向哲學的后樓梯 如果哲學原著讓你有些不知所措,如果哲學史讓你哈欠連天。為什么不從《通向哲學的后樓梯》這本平易近人的小書讀起?《通向哲學的后樓梯》可謂寫給成人的“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給了我們另一種進入哲學的可能,若只是關(guān)注思想,有時難免覺得枯燥,但“后樓梯”讓我們看到思想的另一層面。書中選取三十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從他們的日常,他們有趣的生平故事,轉(zhuǎn)入他們的核心哲學思想。沿著這節(jié)梯子,你會看到許多平易近人、栩栩如生的哲學家,放下你的戒備與畏難心理,去領(lǐng)會這些幾千年來熠熠生輝、大放異彩的哲學思想。 如果你已不再需要依靠生平小傳來親近一位哲學家,你渴望得到一種更為“正式”的哲學訓練,不妨從這本開始—— 做哲學 一位哲學初學者,該如何開始學習哲學呢?——《做哲學》給出了一個中肯而關(guān)鍵的回答:做論證。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論證能力,是“做”哲學的核心,無論閱讀多少原著,積累多少知識,都無法替代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 作為美國大學廣受歡迎的哲學入門教材,《做哲學》是一部獨辟蹊徑的入門書。它通過帶領(lǐng)讀者探討和辯駁88個哲學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思想實驗,讓讀者在“腦洞大開”的同時追溯哲學的核心問題。思想實驗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時下大熱的科幻作品、人工智能,就是通過一個個思想實驗探討哲學的核心問題。此外,它強調(diào)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哲學不僅是用來讀的更是用來“做”的。哲學活動絕不僅僅包括對哲學史上經(jīng)典文本的閱讀和分析,更要包括每個學習者和實踐者的獨立思考,通過邏輯推演、假設(shè)情境等等工具,來自己動手動腦,針對經(jīng)典問題“做”出正確的推論!蹲稣軐W》一書的價值,正在于強調(diào)哲學與現(xiàn)實的互動,讓人感受到人類思考活動的生機與樂趣。 說到哲學入門,你怎么能不知道這本書呢? 大問題 作為近年最知名且最有口碑的哲學導論書,《大問題》已經(jīng)迎來了它的第三個中文版本了。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大問題》(第10版),根據(jù)英文最新版修訂而成,內(nèi)容有一定擴充。 本書旨在引導讀者進入真正思考的大門。羅伯特?所羅門教授尤以擅長授課和寫作清晰流暢著稱,他不像一般哲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fā)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觀點,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了解哲學,從而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敘述生動,字里行間都透露出為普通讀者的考慮。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讀者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哲學的殿堂,在不知不覺中熟悉哲學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觀點,而且很可能會對許多問題重新進行審視,真正享受思考的樂趣。 當然,還有一本定位與《大問題》相近的好書,也想推薦給你: 看,這是哲學2 在每一章節(jié)設(shè)置篇首與片尾的提問,是美國教材的特點。這樣的方式,能快速將抽象的哲學問題情境化,將讀者迅速代入對這些根本問題的思考。《看,這就是哲學II》深入淺出地梳理了永恒不變的哲學大問題,是哲學通識的極佳入門讀物。雖然同樣是以哲學的大問題來組織梳理各哲學家的論證,但它與《大問題》的不同, 在于它更側(cè)重于梳理這些問題的流變——從這些問題是如何誕生,到它如何在哲學史上發(fā)展,到各個派別對它的爭論。每章還附有簡明扼要的結(jié)論,將這一章節(jié)的討論串聯(lián)起來,幫助你迅速回顧這個問題的發(fā)展脈絡。 這本書以問題牽線,將哲學史鋪陳其中,先哲對于這些問題的爭論,或解答你的疑惑,或啟發(fā)你的心智。他們的智慧使你獨自思考這些根本問題的時候感到并不孤獨。同時,本書還輔以四百余幅詼諧的原創(chuàng)手繪插圖,將艱深的討論轉(zhuǎn)化成生動形象的圖畫,幫助讀者克服畏難情緒。 如果你是因為更為晚近的哲學家,如?、德勒茲或克里普克,甚至是量子力學的爭論引發(fā)了你對哲學的興趣;又或者,學習西方哲學的同時,你也非常想了解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偉大哲學思想;你甚至,還想了解一下女權(quán)主義,我們推薦這本—— 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為止覆蓋面最全的哲學史讀本,內(nèi)容包羅萬象,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這本書主要圍繞著西方哲學的兩大板塊“形而上學與認識論”和“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進行討論, 融合了以歷史為導向和以問題為導向的兩種進路,在思想介紹和原著選讀之間做到了極佳的平衡。最后一章則著眼于世界各地的偉大哲學思想與更為前沿的哲學運動與討論,還吸收了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成果。 作者強調(diào)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這本書的“多元性”也使它顯得更為“現(xiàn)代”。全書輔以哲學家的人物小傳,關(guān)鍵概念的標簽卡,與每章章末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選讀,將哲學版圖清晰地勾勒出來。 如果你覺得西方哲學史的教材太枯燥,梯利或者文德爾班的哲學史太過專業(yè)艱深;如果你更青睞線索分明的時間線梳理模式,偏愛剪去旁枝,更為純粹的哲學史敘事;又或者,你已經(jīng)讀過《大問題》、《蘇菲的世界》這一類的入門書了,想進一步了解哲學的發(fā)展,我們推薦這本—— 世界哲學簡史 《世界哲學簡史》結(jié)合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語境,向我們展現(xiàn)了整個哲學史的全貌,開創(chuàng)了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探討哲學問題的全新廣度和深度。除了那些眾所周知的大哲學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為人所知但同樣有趣的人物也在本書中占有一席之地。所羅門對各哲學觀點的概括精準,并點到為止,對于哲學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信手拈來,這都極大降低了哲學史的閱讀難度。這本書同樣具有的哲學的全球性視角,且尤其注重對不同文明進行比較, 呈現(xiàn)出流動而非靜止的哲學史全貌。作者所羅門沿襲了他一貫的清晰曉暢的行文風格,使哲學史的敘述不覺沉悶乏味,像飲用一杯清水般順暢。 對中國哲學情有獨鐘的讀者,怎么能錯過這本? 中國哲學簡史 作為暢銷半個世紀的中國哲學入門書, 中國現(xiàn)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代表作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將哲學史經(jīng)驗與哲學心得融為一體,以二十萬字述幾千年中國哲學史,簡明,生動,出神入化,成為世界著名大學的中國哲學通用教材。與市面上其他版本相比,這一本的特色是圖文并茂,以幾百幅恰如其分的圖片作為正文的延伸和補充,有助于讀者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增進閱讀的樂趣。并以當代著名學者趙復三新譯本為底本,參照英文原本及其他譯本加以修訂,譯文做到了嚴謹準確,同時又流暢好讀。 對于更有挑戰(zhàn)精神的讀者,我們出版了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的英文影印版—— 西方哲學史 英語閱讀對于進入英文語境的幫助毋庸贅言,這也是國內(nèi)難得一見的英文影印版西哲史。 如果你有閱讀哲學家原著的野心,你迫切地想要和先哲對話;或者你是一位喜歡質(zhì)疑、比較挑剔的讀者,你認為任何對于哲學史的復述,都或多或少會被作者所曲解,你對此抱有高度懷疑。我們推薦這本—— 哲學導論 無論從什么方面來看,所羅門編寫的《哲學導論》都是一本太過特別的導論,它幾乎能贏得所有哲學專業(yè)教師的稱贊。它無疑是最好的哲學教材之一。它的覆蓋范圍極其廣闊, 通過大量摘取哲學原著的段落,代替作者本人的轉(zhuǎn)述,讓讀者與先哲直接對話。以哲學核心議題為經(jīng),以歷代哲學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為緯。在這本書中,哲學家必須自己為自己辯護,讀者將由所羅門的帶領(lǐng),直接地感受哲學家的語言風格、論證方式與他們偉大思想的魅力。不僅如此,所羅門對議題和文獻背景的細致評注和解釋,使讀者在快速把握論證核心觀點的同時,熟悉各哲學家的思維方式與論證思路。為他們把握哲學家的思想體系與深入閱讀原著做了極好的準備。 原汁原味的原典閱讀,你可以從這套書開始—— 哲學經(jīng)典(上下冊) 閱讀哲學史原著的經(jīng)典篇章,并不只有商務印書館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這一種選擇。福里斯特·貝爾德編纂和修訂的《哲學經(jīng)典》, 精心輯錄西方哲學史各時期中代表性思想家的代表性作品,或是公認的智慧經(jīng)典,或是學習哲學史不可繞開的過渡性著作。非英文原典則采用其水平最高、最權(quán)威的英文譯本。篇幅完整,內(nèi)容得當,適于用作西方哲學、思想文化史課程的通識教材或精讀讀本,是對西方哲學思想感興趣的讀者了解經(jīng)典原著的必選讀物。它滿足了專業(yè)和非專業(yè)讀者希望通過閱讀英文原著而進一步掌握西方哲學史的需要。 你也許只是對某些哲學領(lǐng)域感興趣,比如中國哲學、藝術(shù)和美、宗教、社會正義、道德原則或者形式邏輯,都可以在我們的「哲學豆列」里找到相關(guān)讀物進行閱讀。 當然,如果你想直接閱讀哲學家的著作,我們也出版了例如馬丁·布伯的《我和你》這樣的經(jīng)典原著(不過,這本書是很晦澀的)。但是如果欠缺哲學史的視野與哲學問題的關(guān)切,你可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損失閱讀與思考的許多樂趣,甚至錯過了理解一位哲學家核心思想的真正機會。 偉大的哲學思想從來都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的有跡可循,正是我們理解與通達這些思想的途徑。 盡管以上列出的導論書,已經(jīng)盡其所能為讀者降低閱讀與理解的難度了,但是不可否認,哲學入門依舊是一件較為艱難的事情。它毋寧說是一場對心智與精神的挑戰(zhàn),因為它鼓勵你的獨立思考,這意味著它將質(zhì)疑一些你未經(jīng)審視便加以接受的常識、信念與習俗,它鼓勵你反思你的價值和立場,懷疑一切未經(jīng)懷疑的知識與權(quán)威。 哲學的入門沒有標準方式,哲學的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