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法國大革命(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奠定柏克保守主義代表地位的正是《反思法國大革命》。該書也是保守主義經(jīng)典著作之一。他在《反思法國大革命》中所說的法國大革命的“毀滅性的破壞終將導致一種新的專制主義強權(quán)的出現(xiàn),唯有它才能夠維持社會免于全面的混亂和崩潰”成為了“歷史學史上最罕見的準確預言”。一方面,他道出了暴力革命與專制統(tǒng)治的歷史定律,另一方面,他又以保守主義的立場揭示了“柏克定律”的歷史警示——通過暴力革命建立的現(xiàn)代政權(quán),唯有接續(xù)上本國本民族之政治文化傳統(tǒng),回到秩序和傳統(tǒng)的軌道上來,方能繁殖養(yǎng)育,長久發(fā)展。 《論妥協(xié)(On Compromise)》:妥協(xié)向來是個有趣而重要的話題,是自由主義的主要觀點之一,即有商量、有退讓。人們在運用各種適應環(huán)境、處事交往、從眾妥協(xié)的技能時,受到一些理由的限制!墩撏讌f(xié)》以簡略而直接的方式,討論這些限制。如今,絕大多數(shù)人都接受了這樣的原則:人有權(quán)自由思考和獨立行動,在運用理性時不過分敬畏權(quán)威,在決定生活方式時不盲從習俗。那么,當天平的一端是實際的便利或流行的偏見而另一端是真理時,我們應當怎樣權(quán)衡,作出多大程度的讓步?當一個人根據(jù)自己的感情和信念來選擇、表達或行動的時候,應在什么程度上容許多數(shù)人的感情和信念影響自己?即時的效果和普遍的可行性,是檢驗一項政策本質(zhì)的主要標準嗎? 《美法革命比較(The Origin and Principle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 and Principl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弗雷德里希·根茨首次駁斥了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遵循同樣原則的說法。他從各種角度展示了兩大事件產(chǎn)生、發(fā)展和結(jié)束的根本性差異,證明了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的不同目的。根茨用四個衡量標準——合法性的來源、舉措的特征、目標的性質(zhì)、抵抗的程度對作為政治行動和歷史事件的兩場革命進行研究和評判。 作者簡介??·?·?·?·?·?·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 愛爾蘭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曾在英國下議院擔任了數(shù)年輝格黨的議員,最為后人所知的事跡包括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后來的美國革命的立場,以及對于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為輝格黨里的保守主義主要人物(他還以“老輝格”自稱),被視為是英美保守主義的奠基者。代表作有《與美國和解》、《反思法國大革命》。 約翰·莫雷(John Morley,1838—1923) 英國著名政治家、作家和報刊編輯,做過記者和國會議員,擔任過愛爾蘭政務(wù)司司長、印度事務(wù)大臣,曾于1909年與印度總督明多共同籌劃了“莫雷—明多改革”。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評論員,因宣傳政治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享譽全國。莫雷的文學成就體現(xiàn)在傳記作品創(chuàng)作上,《格萊斯頓生平》一直被譽為傳記作品的經(jīng)典之作。他親撰了第一部《埃德蒙·伯克評傳》,還著有數(shù)部文學、政論文集。莫雷的《回憶錄》以一個自由主義政治家的眼光審視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風情。 弗雷德里希·根茨(Friedrich Gentz, 1764—1832) 根茨的母系出自流亡普魯士的法蘭西胡格諾派家庭,是普魯士大臣弗雷德里希·安茨。‵riedrich Ancillon)的親戚。根茨輔佐促成了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奧地利外交達成梅特涅親王(Prince Metternich),是歐洲保守主義的建筑師和外交家,也是美法革命的最早觀察者之一,他撰寫的論美法革命的長文發(fā)表在《柏林歷史雜志》(1800年4月和5月)上。根茨本人也是《歷史雜志》創(chuàng)始人、編者和雜志卓越理念的唯一貢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