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全球政治、文化的重構:亨廷頓經典著作集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1-29 01:00:58

  作者認為,冷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決定因素表現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戰(zhàn)后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沖突”。所持觀點及其論述開始頗有爭議,但作為一部具有深刻預見性和洞察力的經典著作,預言的一一驗證和書中對現今世界各種文明的研究和剖析,帶給我們深入的思考和啟迪。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幅新“國際地緣政治地圖”。
  近些年來,文化因素在人類進步中發(fā)揮的作用,受到了全球性的關注。
  《文化的重要作用》從文化與經濟發(fā)展、文化與政治發(fā)展、文化與性別、文化與美國少數民族、亞洲危機和促進變革等幾個方面人手探討文化問題。國際政治問題專家亨廷頓和國際和地區(qū)問題研究員哈里森,召集世界多方專家學者,在美國藝術科學學會舉辦的“文化價值觀與人類進步”研討會上,探討何種文化在何種程度上促進或阻礙了經濟發(fā)展?文化與政治、文化與民主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文化是否有優(yōu)劣之分,應該承認一種文化比另一種好,還是要尊重所有文化?文化在男女平等和少數民族問題上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文化因素如何影響了全球經濟運作模式?對于文化變革,我們應如何面對,持何種態(tài)度,采取何種措施呢?
  《美國政治:激蕩于理想與現實之間》是作者塞繆爾·亨廷頓以美國為背景對政治觀念和政治體制之間關系的問題作答。作者考察了自由、平等的美國理想承諾與美國政治真實表現之間的持續(xù)存在的巨大差異,以及美國人對權威的敵視態(tài)度,解釋了政府運作的真實機理,提出了改革運動形成的新理論。本書旨在設定一條考察美國政治的路徑,凸顯那些經常被人忽視的因素,提供一個研究視角,從某個角度解釋美國何以既有如此之廣的政治共識又有如此之大的政治沖突。
  《誰是美國人?——美國國民特性面臨的挑戰(zhàn)》全書理念與《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脈相承,將“文明的沖突”視角由國際轉向美國國內,論述了美國國民特性所受到的種種挑戰(zhàn),認為美國已面臨何去何從的嚴重關頭,若不大力捍衛(wèi)和發(fā)揚盎格魯一新教文化這一根本特性,國家就會有分化、衰落的危險。
  作者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fā),著力闡述了美國在21世紀初所處的國際形勢以及美國在世界上應起的作用。此書甫出,即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引起廣泛的爭議與評論。
  作者簡介:
  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1927.4.18—2008.12.24),哈佛大學學院教授,哈佛國際和地區(qū)問題研究所所長,約翰·奧林戰(zhàn)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安全計劃顧問,《外交政策》雜志發(fā)起人與兩主編之一,美國政治學會會長。還著有《美國政治》《誰是美國人》《文化的重要作用》等在國際政治學界十有份量的著作。





上一本:魯光文集:全七卷 下一本:尋味中國:風味人間_國宴與家宴_紅樓饗宴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全球政治、文化的重構:亨廷頓經典著作集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