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本套裝是對西方政治哲學和中國政治哲學發(fā)展歷史和重要思想的一次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分析。 《西方政治哲學史》分為從古希臘到宗教改革、從霍布斯到黑格爾、20世紀的政治哲學三卷,第一卷論述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城邦、正義、優(yōu)良秩序與平等的觀念。第二卷意圖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學的主要輪廓,凸顯這一時期核心的政治哲學論題,闡釋了在西方政治哲學發(fā)展歷程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與思想影響的政治哲學思想。第三卷關注20世紀背景下各種政治哲學思潮的義理、觀念與特點。 《中國政治哲學史》通過三卷的形式,分為從商代到秦漢、自漢代獨尊儒術至1840年、近現(xiàn)代三個時間節(jié)點,從哲學理論的高度闡明中國傳統(tǒng)政治哲學的內容和特點。從詩經與政治教化、春秋的政治理想等方面對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做了闡釋和總結,又從如董仲舒的公羊學到王夫之的理勢等,總結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治思想的意涵,最后關注到康有為的改良、梁啟超的國家學說、嚴復與進化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和建國方略、國粹派、毛澤東和中國革命學說,是對中國政治哲學思想與實踐發(fā)展歷程的系統(tǒng)梳理與闡述。 作者介紹: 周濂,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專攻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著有《現(xiàn)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 陳偉,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著有《阿倫特與政治的復歸》《施米特與政治的邏輯》,主編《當代西方政治思潮》,譯有《德國地方政府》《卡爾·施米特:德意志國家的理論家》等。 泮偉江,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法理學、社會理論、政治哲學。出版專著《當代中國法治的分析與建構》《一個普通法的故事:英格蘭政體的奧秘》,翻譯著作多部,發(fā)表論文50多篇。 劉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與思想史。著作包括《紛爭的年代:當代西方思想尋蹤(2003—2012)》和《懸而未決的時刻:現(xiàn)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等。 陳建洪,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現(xiàn)任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教授,兼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政治哲學、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宗教思想,F(xiàn)已出版著作包括《論施特勞斯》《耶路撒冷抑或雅典:施特勞斯四論》《思緒現(xiàn)代》以及Between Politics and Philosophy:A Study of Leo Strauss in Dialogue with Carl Schmitt。曾于歐美學術期刊出版論文集,發(fā)表英文論文數(shù)篇,在我國港臺期刊和內地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陳德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世界哲學》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英美分析哲學、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兼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出版專著《政治現(xiàn)實主義——威廉姆斯政治哲學研究》《政治現(xiàn)實主義的邏輯——“自主性”與“封閉性”緣與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