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探照燈好書評委楊早的2022年度十大好書發(fā)布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1-24 14:44:38

  探照燈好書2022年度十大好書評委書單
  “探照燈好書”由閱文集團主辦,QQ閱讀、微信讀書、騰訊新聞協(xié)辦,探照燈書評人協(xié)會承辦。根據21位讀書人投票,每月評出10本中外小說、10本中外類型小說、15本中外人文社科好書。
  我們致敬那些有“文學的美,思想的真,歷史的重,關注當下,典雅敘事,優(yōu)美表達”,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探照燈好書評委楊早的2022年度十大好書書單(圖書排名不分先后)。
  探照燈好書評委
  楊早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2022年,身邊耳側,有著無數不忍聽聞的故事。不忍是因為距離太近,不能太上忘情,眼睛常常濕潤。
  于是我的閱讀特別偏向故事的講述,自己的,別人的,重點是能夠講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能夠讓故事穿越時代的屏障,打碎審美的疲勞,翻越專業(yè)的圍欄,最后抵達讀者的內心。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聽你,講一個故事
  希望這個故事,能止住殺戮,忘卻悲傷
  希望它們能夠一夜一夜地講下去
  直到春天,所有的心一起復活
  ——楊早
  《好玩兒的大師:趙元任影記之學術篇》
趙元任 攝 趙新那、黃家林整理
商務印書館
2022年2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趙元任是中國現代最好玩的人,沒有之一。他是一個出門會帶著三腳架的人,屬于高興了不高興都要自拍拍人拍景的攝影達人。又因為他的學識地位,來往中美之間,經行京滬內陸,所見所聞,就是半部中國現代學術史的側影。當這個人的攝影集面世,我們終于有了一個鮮活的,大師眼中的大時代與小世界。
  相比于許多人更關注的學術史面孔,我更喜歡趙元任不經意拍到的社會面與小人物。
  《角斗場的〈圖蘭朵〉》
田浩江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2年6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翟永明如此評價舞臺上的田浩江:“他集歌劇演員、流行歌手、話劇演員、脫口秀演員于一身,神奇地將這一幕獨角戲演繹得活色生香!碧锖平某喂适麓_實有著脫口秀稿子的特色,一個段子接一個段子,一個反轉接一個反轉。如果他愿意,脫口秀大會應該有這位首個與大都會歌劇院簽約超過二十年的中國演員一席之地。
  田浩江讓人艷羨的不是他的歌喉與技巧——那是祖師爺賞飯吃+自個兒努力。讓人羨慕的是他的位置,他的履歷,他與大師們同臺,與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們共事,與虔誠的甚至只能買站票的歌劇迷們交流。他就像當年的游吟詩人,走過一個個城邦,人們?yōu)樗,忽略了他來自何方,身為何物。而田浩江一一記錄下所聞所見,就為困守一隅的祖國讀者打開了一道低垂的幕布。
  《角斗場的〈圖蘭朵〉》屢屢讓我想起讀鄰討論過的《了不起的游戲——京劇究竟好在哪兒》。都是化繁為簡入而能出直指人心之作。它們作為了解一門藝術的先導片再合適不過了,藝/人/事/時,都融進了一爐。忘掉你對京劇與歌劇的刻板印象,這兩本書能幫你改變對兩門藝術的認知,所謂道不遠人,不外如是。
  《始于極限:女性主義往復書簡》
上野千鶴子 鈴木涼美 著
新星出版社
2022年9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73歲的上野千鶴子,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教授,日本最著名的女性主義者;38歲的鈴木涼美,東京大學碩士畢業(yè),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2022年,她的小說《資優(yōu)》入圍了日本文學最高獎之一芥川龍之介獎五強。
  二人在疫情來襲的第一個春天到第二個春天之間,以二十四封往來通信構成了《始于極限:女性主義往來書簡》,十二個通信主題分別是: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婚姻,認可欲求,能力,工作,獨立,團結,女性主義,自由,男人。
  翻開書之前,我以為《始于極限》是一本女性主義的啟蒙讀物。尤其它熱度很高,讓我警惕。其實這是那種“好書”:讓人讀后五味雜陳,難于評述,然而你知道終會再次翻開它,因為里面有太多沒有答案的問題。
  意外的收獲是,我因為這本書,重拾了對書信的興趣。正在與兩位朋友撰寫關于《紅樓夢》的往復書簡,希望能不衫不履地談出自家面目的《讀紅樓》。
  《漫長的余生: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
羅新 著
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2年7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這本書的寫法,與我正在進行的思考有雙重的暗合:一是“一個人和他的時代”,正合乎我極力主張的“氛圍性研究”,時代是人物的背景,人物是時代的投影。汪曾祺說“氣氛即人物”,同樣,時代氛圍就是人物。二是對制式文章的看重與解讀。墓表這樣的只能夸飾的文體,也可以從中比較、分析出諸多有用的信息,進而解讀這個時代。想想這一年,我們被灌輸、被教會的那些新詞,應有所悟!堵L的余生》非常走紅,但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像我這樣想。
  《尋常百姓家》
么書儀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9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一切都是那么的尋常,又是那么的不尋常。每一位攤販,每一位正在裝卸貨物的工人,每一位帶著女兒們在窗下糊紙盒貼補家用的母親……他們或許都有這樣的過往,這樣的夢想。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正如鳥鳥脫口秀里說的,是躺在鐵軌上的人。
  或許,么藹光與李賡俞的不尋常,在于他們的大女兒么書儀,在九十年代初為他們錄了36盤磁帶的口述;在于么藹光的小心謹慎,每一次交代材料,證件,書信,包括他為醫(yī)院馬桶所畫的設計圖,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家史是一個全息系統(tǒng),無形的回憶,有形的實物,共同組成已經消逝的“現場”。
  在么藹光與李賡俞結婚89年之后,他們的故事變成了文字、照片與附件組成的書籍《尋常百姓家》。么書儀的丈夫洪子誠在序里說:
  “么書儀相信器物、情感、想象,會因時間的淘洗、磨損而改變面貌,她也經常為這種不可阻擋的損毀而傷感……不過,世代積累的普通人的生存智慧,也構筑了各種空間、縫隙,以保存、延續(xù)某些世代相傳的生活倫理和情感方式!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楊苡 口述 余斌整理
譯林出版社
2023年1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楊苡女士的口述自傳,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她的淡然與坦然。見過那么多人事之后,“就沒了”“死了”“走了”“有人了”,多少事值得驚嘆呢?她更想講的不是這些,而是記憶中“好玩兒”的片斷。這些“好玩兒”,有些是因為有趣,有些是因為當時的無知與無畏。少年的沖動用歲月償還,這一點楊苡做到了。那不是失敗的投資,一生的記憶“變成了金子”(楊家評邵燕祥的自述)。那么,百歲老人,也沒什么不敢說的了。于是那些收藏了許久不敢不想不欲告訴外人的塵事,也就可以說出來了。不是信史,但幸存者理應坦然,這一刻,她不是一個人在講述。
  《陶庵回想錄》
陶亢德 著
中華書局
2022年6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深圳讀書月評委會,《陶庵回想錄》分到我名下推薦。我的薦語是:
  陶亢德是現代知名作家、編輯、出版人,但長期不為人知。這部回憶錄寫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全面地呈現了他豐富而曲折的一生。陶亢德面對往事有他的倔強,不溢美,不隱惡,無論鄒韜奮、魯迅、周作人、老舍,還是林語堂、郭沫若、豐子愷、徐訏,以及他服務或創(chuàng)辦的《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人間書屋,都是娓娓道來,用滿盈的細節(jié),呈現了精神世界與日常生活的張力。宋希於的注解,友人、家人的側寫,組成了更為豐富而清晰的陶亢德的世界。
  作者并不為太多民國研究者以外的人所知。然而行內人都知道陶亢德的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喜歡陶亢德的寫法,這個紹興人一起筆就是“我們童年那時吃什么”。太棒了,我要是寫回想錄,也這么干。畢竟,沒有吃什么,就沒有想什么。
  《大圣遺音:最簡中國藝術史》
陳平原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2年11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在我看來,如果需要“下沉”,最好的執(zhí)行者是相鄰學科的合格研究者。他們明白學術需要的嚴謹與準確,他們對于對象學科有強烈的好奇,但立場卻是一位“高明的外行”。這樣的人,不至于犧牲知識的專業(yè)性與完整性,又因為隔行,會更能抓住大眾的興趣點與理解限度。
  或許這就是國新辦與文物出版社15年前會找平原先生撰寫3萬字的“中國藝術5000年”的原因。這是一本中英文對照、向國外發(fā)行的大書《中國藝術》的導論,對象是歐美發(fā)達國家的高中學生或非專業(yè)讀者。他們放棄專家或作家的理由是:“專家容易把事情說得太復雜,很難吸引國外熱愛中國藝術的青少年;作家文筆優(yōu)美,但專業(yè)性不夠,又怕出紕繆!
  平原先生的自述,也印證了這種標準的必要:“毫無疑問,這是普及讀物,學術上乏善可陳。文章是我寫的,但思路及學識應歸功于我參考的諸多書籍。除注明出處的,還有好些屬于學界共識。我只是閱讀,消化,吸收,編寫……學術上沒有任何貢獻,只是表達上頗為可取。能把復雜深邃的東西講得簡單、淺俗、有趣,而且不太走樣,這當然也是一種本事!焙线m的傳播者,得知道去哪里找到靠譜的專業(yè)知識,并且依靠對“外行”同類的了解,將這些知識轉化成他們可以理解的表達。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下沉”。
  《國文的創(chuàng)生:清季文學教育與知識衍變》
陸胤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6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陸胤這本書方讀未半,就趕緊推薦給探照燈好書。然后我就被困在另一處。編輯說你要寫推薦語,可是我手頭沒書啊。這書,我還真不敢憑空寫評語。介紹容易:“國文”為國學之一部,本書聚集清末“國文”的創(chuàng)生時刻,從教育實踐角度探討近代知識形成的普遍機制。但評價,要鄭重一些。最后我決定請相熟的讀完此書的一位中學名師撰寫評語。他在群里曬讀時說到了一個我也絕想不到的點:這本歷史著作,對于當下語文課堂的教學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
  現在的“語文課”是怎么來的?回看近代變革與實踐,會發(fā)現五四至當代的語文教改敘事,其實壓抑與遮蔽了諸多可能。從私塾到學堂的變革實踐:蒙學詩教、尺牘入門、誦讀方法、識字作文,至今仍然極具啟發(fā)性!秶牡膭(chuàng)生》以學術眼光聚焦此類議題,當然不是為時下熱門的國學生意列家譜,也不只是學術體制里的知識考古,它帶領我們重返語文教改的“原點”,回顧來路的同時,也能為當下的語文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植物名實圖考校注》
吳其濬 著
  欒保群 校注
中華書局
2022年9月
  BOOK REVIEW
  推薦短評
  關注《植物名實圖考》是因為讀了汪曾祺。汪曾祺喜歡這套書,絕不止于名物之學的興趣,因為看到校注者欒保群講“它是很好的散文集”。就趕緊下手了。推薦語如下:
  汪曾祺于古人諸筆記中,獨賞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編》,說它是“很有趣的著作,文筆極好”——這恰恰說明了吳其濬這兩部巨著(《圖考》與《長編》)被人忽視的所在:它實是一千多篇關于各類植物的小品妙文,考據精詳之外,多有政見、哲思發(fā)抒。再配上一千八百余實物照繪的植物圖,這是一部不應被文史愛好者錯過的書。欒保群對原書的故典人事名物加以校注,俾此書更能行于當世。
  歡迎讀者關注“探照燈好書”微信公眾號,留言、點贊、點“在看”并轉發(fā)本文至朋友圈,支持你喜歡或者想讀的作品。
  編 輯 | 珠 蘭
  主 編 | 張 英
  ?
  閱文·探照燈好書評委
  ?
  2023年好書評選征集中!
  評選圖書類型
  圖書主要以大眾讀者為對象,為中外類型小說、中外文學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類。
  1、中外類型小說
  長篇類型小說+中短篇類型小說集
  2、中外文學
  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散文+隨筆+文學評論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歷史、科普、新知、藝術、文化、非虛構寫作和特稿、人物傳記
  出版社薦書標準
  ?2023年1月至12月期間出版的圖書(1月除外,補提上年12月、11月好書)
  ?中國內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編
  張英
  QQ:121311324
  郵箱:nfzmzy@qq.com
  合作請加微信或QQ,加入工作群
  文化是國家的燈塔,閱讀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們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閱讀的力量。
  請您關注探照燈書評人好書榜,我們會為您推薦這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書。





上一本:11月月度書單已出爐,請查收! 下一本:探照燈好書評委姚海軍的2022年度十大好書發(fā)布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探照燈好書評委楊早的2022年度十大好書發(fā)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