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和孩子賴在床上,小寶突然奶聲奶氣地問我:“媽媽,雪是什么樣子的”? 這才發(fā)現(xiàn)每天忙忙碌碌的,居然還沒帶孩子看過雪。 于是馬上起床,跑進書房,翻出了所有與冬天有關(guān)的書,精挑細選了5本,也分享給大家。 讓孩子先在書中體驗一下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吃冰糖葫蘆......的冬日樂趣。 這本書就如它的名字——《下雪天》, 講的是主人公彼得,在下雪天玩耍的故事。 故事中,彼得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外面下了厚厚的雪,急忙跑到外面去玩—— 他一會兒咯吱咯吱地在雪里印著自己的腳; 一會兒又用腳拖出一道道長線; 一會兒開始堆雪人; 還躺在雪地里揮動手臂…… 簡潔的故事情節(jié),配上冷暖色搭配協(xié)調(diào)的畫面, 完美地讓孩子沉浸進去了,笑得嘎嘎的, 不能自拔! 沒有孩子能抗拒得了冰糖葫蘆的誘惑, 這本繪本就用冰糖葫蘆,講述了一個在老北京發(fā)生的暖心故事。 雪后的一天,賣冰糖葫蘆的老爺爺和往常一樣帶著魚骨頭給胡同里貓吃, 接著吆喝起來,“冰糖葫蘆兒~冰糖葫蘆兒~”,可半天過去了連一串冰糖葫蘆都沒賣出去, 老爺爺正嘆氣時,突然胡同里來了一群穿著帶尾巴棉襖的小孩,把老爺爺?shù)谋呛J全都買完了, 爺爺正要回去時,一抬頭卻看見屋檐上一群小貓,正叼著冰糖葫蘆調(diào)皮地沖他微笑呢…… 貓咪們報恩的行動,為孩子們詮釋了什么叫做善有善報, 小豬媽媽也希望這個故事能在孩子內(nèi)心播下善良的種子,愿孩子們都能像貓咪般善良。 圣誕節(jié)可以說是入冬后第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了, 這本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 帶孩子在這個圣誕節(jié)發(fā)生的小故事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大道理。 圣誕節(jié)將至,艾特熊和賽娜鼠發(fā)現(xiàn)了一顆被砍伐留下的圣誕樹, 賽娜希望圣誕節(jié)能和艾特單獨度過,然而艾特卻想為賽娜辦個驚喜派對,并邀請了好多朋友,大家在一起熱鬧極了, 可艾特發(fā)現(xiàn),賽娜不開心,這才明白過來賽娜想和自己單獨過圣誕節(jié)的心意, 最后,他帶著賽娜拉著雪橇回到了圣誕樹旁…… 讀完故事,媽媽可以告訴孩子, 人們總是想把自己認為是最好的給別人,然而這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 所以,友好的相處需要我們換位思考,想想別人真正需要什么。 前幾本都是講冬天的室外有什么, 而這本由巖村和朗大師創(chuàng)作的《14只老鼠過冬天》的故事, 就可以孩子感受寒冬下,溫暖四溢的家庭氛圍。 屋外,北風(fēng)呼號,大雪漫天亂舞, 可在屋內(nèi),老鼠們生起暖烘烘的火爐,鼠奶奶做著豆沙包,小老鼠們各自玩著自己的玩具, 在昏黃的背景與哧哧的水壺聲下,一家人顯得尤為自在、愜意與溫暖, 待鼠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豆沙包,小老鼠們迅速圍攏在桌子旁吃了起來, 還有人打小報告“老十為什么拿了那么多,每個人只有兩個,對不對,奶奶?” …… 溫暖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外加上暖黃色的畫風(fēng),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就能沉浸在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感受其中的幸福。 在過冬之前,動物們有件最要緊的事,那就是囤積食物, 然而,這本書中的田鼠阿佛卻是個例外,它干嘛去了呢? 故事的開始,冬天漸進,田鼠們都忙著收集玉米、堅果等過冬的糧食, 只有阿佛不干活,獨自呆坐著,但阿佛說自己在為寒冷黑暗的冬天收集陽光、收集顏色…… 冬天實在太漫長了,當田鼠們慢慢消耗完儲備時,阿佛拿出了它收集的東西, 阿佛讓大家閉上眼睛,帶大家想象陽光的溫暖、想象藍色的長春花、黃色麥田里的紅罌粟…… 就這樣,大家靠阿佛收集的東西,在寒冬中感受到了溫暖與顏色。 故事沒有大道理,卻能讓孩子知道, 有些看似無用的行為,卻在關(guān)鍵時刻會成為最有用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