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辛棄疾詞校箋


作者:(宋)辛棄疾;吳企明 校箋     整理日期:2020-12-13 01:25:21

  本書以四印齋本《稼軒詞》為底本,不見于底本之詞,匯編為“集外詞”,詞后附“辛棄疾詞系年表”、辛棄疾集相關(guān)序跋、諸集增酬悼念辛棄疾詩詞文賦、歷代對稼軒詞之綜合性評論。本書對稼軒詞詳加校勘、箋釋、輯評、編年。?敝形×簡、鄧廣銘(含趙萬里校記)、鄭騫諸先生之?背晒,寫出校記,為學人提供一部精當?shù)男翖壖苍~文本。稼軒詞囊括經(jīng)史、貫穿百家、運化前代詩詞賦文、熔鑄古小說,本書尋紬詞意,充分利用經(jīng)傳、史乘、地志、說部、集部等文獻資料,尋根抉原,注明出處,據(jù)此原則寫定每條注語。本書箋注稼軒詞之時代背景、作詞本事、人物交游、名物地理、文學知識,重點增加詞學原素的注釋和解讀,諸如詞人生平、詞體變化、詞風多樣、作詞技法等,使本書充分體現(xiàn)出詞集箋注的學術(shù)特征。廣泛裒輯歷代評論稼軒詞的資料,寫出“輯評”,幫助讀者在通讀注語、了解句意后,進一步領(lǐng)會全篇詞意,把握、體會詞境、詞旨。綜合運用“本證法”、“他證法”、“人、時、地”等信息關(guān)聯(lián)法、“連類相及”法等方法,為稼軒詞加以編年。
  目前,學界*為通行的稼軒詞整理本為鄧廣銘先生的《稼軒詞編年箋注》。2013年,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鄭騫先生的《稼軒詞校注》;2015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辛更儒先生的《辛棄疾集編年箋注》。鄧先生、辛更儒先生主業(yè)為史學。鄧先生自言他的箋注把功夫傾注在考證史事上,于文學自身較少顧及。鄭先生《校注》則屬于未完稿,由林玫儀教授整理出版,留存有“先天”的遺憾,如箋注簡略等。吳企明先生《辛棄疾詞校箋》充分借鑒現(xiàn)有稼軒詞的整理成果,特別是鄧廣銘先生、鄭騫先生的精彩考論;并力求著重箋釋稼軒詞的文學屬性。與其他辛詞整理本相比,《辛棄疾詞校箋》在精審、完備兩方面具有鮮明特點,廣泛汲取前代研究成果,采取“集校”、“集注”、“集評”之法,自始至終貫徹“取長、正誤、補闕”的六字工作方針,匯取眾人之長,大量糾正前人之誤失,補出前人之闕漏,從而為海內(nèi)外讀者、辛詞愛好者提供一個較為精審的稼軒詞文本,一部全面深入解讀辛詞的箋注本! ”緯攸c有: 。ㄒ唬w例上不同于現(xiàn)有幾部稼軒詞整理本。*,本稿保留了稼軒詞十二卷本系統(tǒng)的卷次,將十二卷本之外的詞作整編為“集外詞”附于后。鄧書、鄭書、辛更儒書,三者均打亂了稼軒詞的原有版本面貌,以系年的方式重新編次。應(yīng)當說本稿這種遵從底本的整理方式更為穩(wěn)妥。第二,本稿從?、箋注、集評、編年四個方面整理稼軒詞,與其他整理本相比,本稿增加集評一目,有助于讀者更好的理解稼軒詞的文學性和歷史地位! 。ǘ┘闪爽F(xiàn)有稼軒詞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本稿前言中提出其整理稼軒詞的“六字方針”,即“取長、補短、正誤”。本稿所取之長,有鄧書、鄭書、辛更儒書及梁啟超、梁啟勛、蔡義江等人之研究,綜合各家之長。讀者閱讀本書,基本可以獲知學界對稼軒詞的認知情況。 。ㄈ⿲⒈嬲姆椒ㄒ牍{注。所謂“補短、正誤”,也即辨析他書之缺失,完善之! 。ㄋ模┫噍^于鄧書,本稿確揭示出稼軒詞的不少文學屬性。如對詞體特征、詞法技巧等的說明! 。ㄎ澹┰谀承┰~句箋釋、詞作系年上,相較于鄧、鄭、辛更儒等書,更為細化,準確。





上一本:國學經(jīng)典三十六計譯注 下一本:王充哲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辛棄疾詞校箋的作者是(宋)辛棄疾;吳企明 校箋,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