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唐代孔穎達主持修訂的《五經正義》為研究對象,對《五經正義》的義例、注疏關系作了深入而細致的分析。作者認為,《五經正義》是一部體大思精的經學巨著,但長久以來,人們對它的認識存在偏差和不足。本書試圖在通讀精研原著的基礎上,得出公允、客觀的結論,總結出《五經正義》的十二條“例”,對傳統(tǒng)觀點多有駁正,使讀者對《五經正義》有一全新的認識。 本書以唐代孔穎達主持修訂的《五經正義》為研究對象, 對《五經正義》的義例、注疏關系作了深入而細致的分析。作者認為, 《五經正義》是一部體大思精的經學巨著, 但長久以來, 人們對它的認識存在偏差和不足。本書試圖在通讀精研原著的基礎上, 得出公允、客觀的結論, 使讀者對《五經正義》有一全新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