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張祥河奏折


作者:張祥河     整理日期:2018-11-17 12:10:10


  此番整理,正文為張祥河具奏(包括列銜)折件。他人具奏而與張祥河有關者,統(tǒng)歸為附錄。全部文字,皆依原件圖片錄入。
  《中國近現(xiàn)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張祥河奏折》前五部分,依檔案來源厘定。北京中國第1歷史檔案館所藏道光、咸豐朝奏折,有朱批奏折、災賑檔和錄副奏折三類,是《中國近現(xiàn)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張祥河奏折》正文的主體,列為前三部分,不再標注“中國第1歷史檔案館”字樣。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軍機處錄副奏折和《宮中檔咸豐朝奏折》(復制本),標為“臺北資料”,列為第四部分。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張祥河奏稿》稿本,標為“《張祥河奏稿》”,列為第五部分。附錄列為第六部分,并于每條后標出檔案來源。
  奏折的題名,依中國第1歷史檔案館、臺北“故宮博物院”業(yè)已擬就者!稄埾楹幼喔濉分,部分奏稿無題名,由整理者代擬之。
  朱批奏折與錄副奏折內容重復的,依朱批奏折錄入。錄副奏折與《張祥河奏稿》內容重復的,依錄副奏折錄入。
  《中國近現(xiàn)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張祥河奏折》六部分中,均各依具奏日期先后排列。無具奏日期的,依奉朱批日期。所有奏折連續(xù)編號。附片、清單等附件,亦單獨編號。
  糧價、麥收分數(shù),耗羨銀數(shù),錢糧完欠分數(shù)等清單附件,因當時附于主件之后,多略去具奏日期。北京、臺北所藏錄副奏折中,常見有朱批日期而缺朱批內容的,當時供事者已預留了空格,今皆仍其舊。
  《中國近現(xiàn)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張祥河奏折》正文用五宋字體。朱批、奉朱批內容,以小五號字附于文末。





上一本:翁同爵家書系年考 下一本:趙元成日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張祥河奏折的作者是張祥河,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