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我們周圍的海洋


作者:(美)蕾切爾·卡森     整理日期:2022-01-23 04:18:03


  我們只能猜測島嶼從海洋中出現(xiàn)后,有多久一直杳無生命的蹤跡。當(dāng)然,島嶼最初的狀態(tài)肯定是“赤身裸體”、粗糙不堪、令人望而生畏的,超越了人類的經(jīng)驗。它的火山斜坡上沒有一種動物生存;裸露的熔巖上未覆蓋任何植物。但隨著歲月流逝,遙遠大陸上的植物和動物或隨風(fēng)漂流,或隨洋流漂流,或隨著漂浮的木頭、刷子或矮樹,偶然來到這里,占據(jù)了這里,從此這里便有了生命。
  大自然的方式是如此深思熟慮,如此從容不迫,如此不屈不撓,以至于一座島嶼要經(jīng)歷數(shù)千年甚至數(shù)百萬年才可能會有一種動物居住于此。也許自萬古以來,某一種具體的生命形式,例如烏龜,也就成功登陸海岸五六次。想來也無奈,人類由于沒有見證大自然的這一宏偉過程,因此也就無法確切了解生命到底是以何種方式到達這些遠離人煙的荒涼之地的。
  然而我們偶然也會通過間接方法略瞥一二。在距離熱帶河流(例如剛果、恒河、亞馬遜河和奧里諾科河)入口1000英里的海域中,人們經(jīng)常會看見連根拔起的樹木以及植被這些天然筏子在大海上漂流。這些“筏子”上很容易攜帶各種昆蟲、爬行動物或軟體動物等。這些非自愿的乘客中有部分可以忍受數(shù)周的漂流;而有些在旅程開始不久便會死亡。最適合乘筏子旅行的可能是鉆木昆蟲,它們能夠乘著木頭在海洋上漂流很久,因此最終在某個遙遠小島上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動物。在所有昆蟲部落中,鉆木昆蟲在海洋島嶼上最常見。最難以存活的木筏乘客非哺乳動物莫屬。但即使哺乳動物也可能會在島與島之間漂流一段不太長的距離。在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幾天后,人們曾在巽他海峽中從一些漂流的木材上救下一只小猴子。這只猴子被嚴重?zé)齻�,又在大海上負傷漂流幾日,最后卻頑強地生存下來。
  在為島嶼傳送“居民”這件日積月累的長期工程中,風(fēng)和氣流的貢獻也毫不遜色于水。在人類借助機器侵入高層大氣之前,這里就早已成為一片交通擁擠之所。在距離地球表面數(shù)千英尺的空氣中,充滿著生物、漂流物、飛行物、滑行物、鼓脹物,它們或隨著氣流運行,或不由自主地隨著狂風(fēng)旋轉(zhuǎn)。一直到人類找到了進入高空區(qū)域的方法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竟然存在著一片如此豐富的秘密空間————富含各種大氣浮游生物。科學(xué)家們借助特殊的網(wǎng)子和捕獲裝置,從高層大氣中收集了許多居住在大洋島嶼上的生命形式。蜘蛛作為一種神奇的存在,幾乎在所有島嶼上都不曾缺席,這點早已吸引了科學(xué)家們的眼球。但更神奇的是,人們在距離地面將近3英里的高空也收集到了蜘蛛。飛行人員在兩三英里的高空翱翔時穿過了大量如蠶絲一樣的白色蜘蛛網(wǎng)“降落傘”。在風(fēng)速達到每小時45英里的6000~16000英尺的高度,也收集到了許多活昆蟲。在如此高的氣流中,風(fēng)又如此強勁,這些昆蟲肯定被卷在風(fēng)中飛行了數(shù)百英里。還在5000英尺的高度收集到了種子。在收集到的標(biāo)本中,菊科類種子最常見,尤其是我們所說的“薊花的冠毛”,是海洋島嶼的典型植物。
  關(guān)于活體植物和活體動物借助風(fēng)遷移的一個重要依據(jù)就是地球高層大氣并不像地球表面的氣流那樣朝著一個方向流動。信風(fēng)非常淺,因此如果一個人站在比海面高1000英尺的圣赫勒拿懸崖上,他會比風(fēng)還高,猛烈的狂風(fēng)從他腳底下掠過,他本人卻置身于風(fēng)外,免遭襲擊。昆蟲、種子等一旦被吸入上層大氣中,很容易在氣流的帶動下與島嶼周圍的風(fēng)呈相反的方向飛行。
  P82-83




闁兼眹鍎插﹢鐗堢▕閿旇法鐟濋柤铏灊缁楀懏娼弬銈囩閻犲洤鍢叉禍鏇熺┍閳╁啫顥囬柟璇茬箰瑜板憡绋夌€n収娼″ù婊冪灱濞n噣鎯嶉敓锟�
闁稿繗娅曢弫鐐哄礂椤戣法鑸归柛娆忕殱閳ь剚绮岄崺鍡涙⒔椤厼濮涘Λ锝嗙憿閳ь剨鎷�,濞戞棑绠戝鍝ヤ焊閸℃瑧鑸堕柟顔哄妼閸ㄥ孩绂嶉锝嗘嫳濞戞棑璐熼埀顒婃嫹
闁兼眹鍎扮粭鍛姜閽樺绔剧紓鍌楁櫅鐎垫﹢寮垫径濠勬闁活喕绶ょ槐婵嬪触鐏炲墽澹夐柟娈垮亞閻栨粓宕楅搹顐f殘闁挎稑鑻ú鏍ㄥ緞瀹ヤ讲鍋撳⿰鍠版帡宕㈢€n亞妲曢柣顔昏閳ь剚绻傚畵鍡涘矗椤栨ǚ鍋撻敓锟�

上一本:三師而行遠離鼻咽癌 下一本:產(chǎn)檢聽醫(yī)生怎么說

作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