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峰,陜西省眉縣人,2014年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巴黎)亞洲和太平洋部主任,全面負責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在亞太地區(qū)47個國家和14個辦事處的國際合作活動。長期從事世界遺產領域相關國際組織(UNESCO、ICCROM、ICOMOS與IUCN等)的合作,致力于將教科文組織及國際遺產保護專業(yè)機構的重要憲章及準則文件介紹到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界。 過去26年來的職業(yè)經歷,既有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經驗,又有國際組織的多邊合作。先后主持教科文組織對伊朗巴姆地區(qū)文化遺產震后重建的國際保護項目、教科文組織南亞和東南亞地震與海嘯災害緊急應變活動、絲綢之路系列跨境申報世界遺產項目、世界遺產小島嶼國家能力建設項目、全球多個世界遺產信托基金項目(澳、意、日、荷、挪、瑞、韓等國);并先后擔任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總協(xié)調員、《世界遺產》雜志編委、ICC:RoM世界遺產能力建設項目協(xié)調員、亞太地區(qū)世界遺產2類機構和中心理事、總干事代表;ICOMOS文化旅游委員會和文化線路委員會專家委員。 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共發(fā)表《絲綢之路系列跨境申報世界遺產的系統(tǒng)分析》、《絲綢之路文化線路系列跨境申遺研究》等論文20余篇。其中,論文《對教科文組織“保護城市歷史景觀建議書”的分析》獲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學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曾經在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法國巴黎夏約高等研究中心、中國清華大學等做訪問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