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戰(zhàn)中協(xié)約國拒絕了德國的停戰(zhàn)請求?為什么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為什么負債累累的德國在短短1 000天里讓歐洲人見人畏?為什么歐美在“黃金十年”后突然遭遇全球經(jīng)濟危機? ——世界被誰綁架了? ——是貨幣。 1916年,美國摩根財團做了筆承發(fā)債業(yè)務,資本的逐利性如蝴蝶效應,不僅將如日中天的同盟國擊潰,將整個歐洲變成華爾街的債務國,更播下了“二戰(zhàn)”——這一20世紀最大的災難——的種子。貨幣—戰(zhàn)爭真實發(fā)生! 當時,J.P.摩根以一次“獨具慧眼”的豪賭,為協(xié)約國贏得了一戰(zhàn)的勝利,也為自己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數(shù)額最為龐大的投資獲利。 為了能夠平穩(wěn)、順利的獲得這筆龐大而又漫長的投資獲利變成現(xiàn)金,在美國首富安德魯?梅隆的協(xié)助下,美國的美聯(lián)儲、摩根財團、法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的蒙塔古家族以及他年輕的助手約翰?凱恩斯為廢墟中的德國精心設計了〈道威斯計劃〉與〈楊格計劃〉,然而就是這些世界精英所精心制作的“套在文明人頭上的野蠻枷鎖”(列寧語),最終非但讓這一切的始作俑者J.P.摩根喪失了財團領導者的地位,更讓所有洋洋自得的勝利者們血本無歸,而災難深重的失敗者卻意外獲得了復仇的資本…… 本書以詳盡的史實,豐富的資料,講述了1919-1939年間全球應對經(jīng)濟危機所做的種種努力,而其中兩位二十世紀最優(yōu)秀的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和沙赫特各自執(zhí)行的經(jīng)濟政策(如金本位制、價格機制 、不穩(wěn)定與預期性的貨幣理論,貨幣貶值、操控股市債券)在這20年間縱橫捭闔,在今日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兩者當年的觀點重新獲得了時代意義。
目錄:
目錄 第1章 喬治國王的黃金來了01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事正酣。隨著同盟國在歐洲戰(zhàn)場上節(jié)節(jié)勝利,協(xié)約國的命運變得岌岌可危。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當口,英國人用2%的傭金,粉碎了美國歷時百年的門羅主義…… 第2章 這是德國陸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2 當英法聯(lián)軍瀕臨破產(chǎn),當沙皇俄國在坦能堡徹底崩潰,在協(xié)約國即將分崩離析的1917年,美國參戰(zhàn)了。歷史以宏大的敘事方式,闡述了一個古老的猶太法則——當你欠下了100元,你是債務人;當你欠下了100億,情況恰恰相反。 第3章 這里藏著11場戰(zhàn)爭23 銀行家說:結束一筆債務永遠要比設立一筆債務困難。軍事家說:結束一場戰(zhàn)爭永遠要比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困難。如果在結束一場戰(zhàn)爭的目標里,還夾雜著厘清近千億美元的戰(zhàn)爭債務,這也許是一道最考驗人類智慧的難題。華爾街、巴黎、倫敦,幾乎全世界的精英都在為這道難題獻計獻策,但最終結果卻是讓血腥的決戰(zhàn)推延了20年。 第4章 那就印錢給他們36 制造財富最簡單的辦法是通貨膨脹;消滅財富最簡單的辦法也是通貨膨脹。1923年,歐美銀行家們在利用規(guī)模空前的通貨膨脹轉移著規(guī)?涨暗呢敻坏耐瑫r,也為世界種下了規(guī)?涨暗某鸷薜姆N子。就國家而言,是德國對協(xié)約國的仇恨;就階級而言,是中小資產(chǎn)階級對大資產(chǎn)階級的仇恨;就民族而言,則是日耳曼民族對猶太民族的仇恨。 第5章 英雄沙赫特把路指明48 當貨幣變成廢紙,發(fā)行貨幣的政府也就等同于廢物。面對著空無一物的國庫,面臨著全線崩潰的經(jīng)濟,面對著意欲斬草除根的協(xié)約國領袖,面對著如狼環(huán)視的投機客,雅爾瑪?沙赫特在一無所有中為德國貨幣制造了信用,并借此重創(chuàng)馬克投機者。1948年,沙赫特的神來之筆為中華民國財政部長王云五所仿效,但他的笨拙卻締造了通貨膨脹的世界紀錄。 第6章 必須把他們的礦找出來58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了法國的權力,法國右翼與法國左翼不共戴天,法國右翼的敵人德國,自然而然地成為法國左翼的朋友;為了歐洲的權力,法國成為英國同床異夢的對手,而法國的對手德國,自然而然地成為英國的朋友;為了世界的權力,美國成為整個歐洲力量的挑戰(zhàn)者,而歐洲的失敗者德國,自然而然地成為美國的朋友。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眾矢之的的德國順理成章地成了全世界的朋友。 第7章 我們必須尊重常識70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美國人道威斯以“收獲協(xié)約國的債務,就必須借錢給德國人,以幫助協(xié)約國獲得德國政府的戰(zhàn)爭賠償”的大智慧收獲了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巨額的債務與高昂的財務成本讓道威斯的美好愿望迅速淪為讓人膽寒的現(xiàn)實——越來越昂貴的錢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協(xié)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賬戶里流轉著,而各國政府則成了興高采烈的旁觀者。 第8章 扎緊涌向華爾街的錢82 和平協(xié)議被簽署,復仇分子被囚禁,貸款利率被降低,套利消息被透露……20世紀20年代后期,世界就像打翻的幸運瓶,層出不窮的期望變成了貨真價實的財富,天使漫天飛舞讓人目不暇接……幸福中的人們像陽光下的狗,攤開了最柔軟的腰腹…… 第9章 有史以來最偉大也最大膽的業(yè)務操作90 經(jīng)濟列車繼續(xù)狂奔,駕駛者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了問題。他們降低利率,他們調整利潤,他們甚至辦起報紙以鼓舞熱情……權力者們無所不用其極,除了踩剎車。因為車速實在太快了…… 第10章 這回大家的確是都沒錢了99 為了證明股市的健康,在大庭廣眾之下,紐約交易所總裁惠特尼微笑著購買了代表美國經(jīng)濟的十幾只藍籌股。但僅在兩分鐘后,惠特尼卻合法并秘密地撤銷了自己這筆2000萬美元的交易行為…… 第11章這個蠢貨正在毀滅整個文明世界108 在愈演愈烈的經(jīng)濟危機中,德國總理、法國總理、英國首相開始了權力場中的走馬燈表演。政壇的一片狼藉,只在證明馬克思的一個理論:經(jīng)濟決定上層建筑。 第12章 如果和平的護身符被打破123 為了平衡國家收支,為了支付戰(zhàn)爭賠償,布呂寧政府不得不從德國中產(chǎn)階級身上搜刮資產(chǎn)。而這支備受重視但也備受欺騙的龐大力量,在憤怒中迅速倒向納粹黨的懷抱…… 第13章 選擇希特勒就是選擇戰(zhàn)爭138 打仗需要錢——無論是在凡爾登、馬恩河,還是柏林城那一條條毫不起眼的小巷里。就在戈培爾被黨內催薪者逼進警察局的一剎那,全世界都聽到了納粹黨分崩離析但也司空見慣的聲音…… 第14章 意志與資本的成功會師148 為了權力,布呂寧倒向了遜位的皇帝;為了權力,巴本從賽馬師成為德國新總理;為了權力,施萊徹爾與希特勒開始劃分起權力的邊界;為了權力,納粹黨開始了對《神圣綱領》最為大膽的修改…… 第15章 你挑了條困難的路158 隨著經(jīng)濟的持續(xù)惡化,德國政壇變成吞噬一切的黑洞,柏林城的陰謀如星云爆炸般璀璨奪目。最后,元帥、騎士與金融家合作了一副枷鎖,在確保所有的控制萬無一失之后,他們招來了希特勒…… 第16章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168 如果能在擁有權力后的第6個年頭即1939年9月1日前死去,阿道夫?希特勒無疑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甚至無愧于人類歷史上最杰出人物的稱號…… 第17章 我們還債,不想拖欠一天181 沙赫特再次獲得了權力,并且再次面對如山的債務。10年前的慘劇讓他無法再啟動印鈔機,5年前的慘劇讓他無法再貸到一分錢,然而沙赫特就是沙赫特…… 第18章 我們正在漂向災難193 沙赫特穩(wěn)住德國經(jīng)濟潰敗的步伐,并開始尋找前進的道路。他不敢再次開動印鈔機,他不再擁有籌資的信用,他更不能流露出絲毫的猶豫不決,最后,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 第19章 一切偉大者都屹立于風暴之中203 裁軍是減少政府支出的有效手段,裁軍是減輕戰(zhàn)爭威脅的不二捷徑。當英國首相提出這一倡議時,卻換回德國退出國際聯(lián)盟的答復。對于這一聲猝不及防的咆哮,海德格爾稱之為“莊嚴的破曉”…… 第20章 只有重建強大的軍隊,才有成功的外交211希特勒用犧牲沖鋒隊的代價,換回了英國對于德國空軍建設的緘默。而提供這筆龐大資金的任務,再次下達到了沙赫特的辦公桌上…… 第21章 革命總在自食幼崽221 競選前,希特勒需要以火熱的許諾,獲得德國中產(chǎn)階級龐大陣營的擁戴;獲選后,為了切實改善德國的經(jīng)濟,納粹黨更需要資產(chǎn)階級陣營的支持;取舍間,二次革命者來到革命者的門前,身后是不甘寂寞的德國陸軍…… 第22章 易物貿易230 沖鋒隊的鮮血和興登堡的過世,宣告全新德國的正式到來。建設一支歐洲最強大軍隊的命令,讓催款書暴雪般瀉向銀行……但是一樁來自遙遠中國的生意,又讓巫師用細沙壘起巨塔…… 第23章 他們很快將卷土重來241 復蘇的德國工業(yè)讓巴爾圖惴惴不安,熟諳《我的奮斗》的法國外長開始建造法蘭西長城。他苦心孤詣地請來紅色蘇維埃助陣,但是馬賽碼頭的槍聲宣告了第三共和國末日的降臨…… 第24章 他就是這么糊弄整個世界的251 沙赫特的吸金術引發(fā)了全世界的抗議以及兇猛的反擊——降低貿易壁壘、穩(wěn)定貨幣價格、構建經(jīng)濟同盟……沙赫特再次要求希特勒減少軍備投入,以確保經(jīng)濟的軟著陸,但第一次,希特勒對他的寵兒搖起了頭…… 第25章 破產(chǎn),或者走向戰(zhàn)爭261 當?shù)聡?jīng)濟重返軌道,沙赫特拾起珍貴的道德,他公然指責納粹的排猶政策,撞擊著戈培爾的意識形態(tài)圣殿。他充滿驕傲地一步步走向十字祭壇,只為防止納粹列車非此即彼的最終結局——戰(zhàn)爭,或通貨膨脹。 第26章 必須前進270 戰(zhàn)敗者霍霍的磨刀聲,迫使法國與蘇聯(lián)簽署互助盟約。但協(xié)約國領袖鞏固防守的信號,卻讓希特勒下定了最后的決心。3萬德國陸軍面對100萬法軍,邁開了前往萊茵蘭的步伐…… 第27章 圣火,在神圣的古地點燃280 在沙赫特的苦心孤詣下,德意志戰(zhàn)艦來到了復興與復仇的十字路口。希特勒在向金融巫師表達他的真誠謝意后,將他趕下了駕駛室。為了掩飾這一致命性的變動,最為奢華的奧運會拉開帷幕…… 第28章 我們已經(jīng)處于動員階段293 關于德意志命運的豪賭,希特勒每次都能獲得勝利。成功的經(jīng)驗、整個民族的喝彩,讓他將德國的未來押上了賭桌…… 第29章 這種挑釁會激怒德國人303 從小資產(chǎn)階級到大資產(chǎn)階級,直到無產(chǎn)階級,納粹德國的戰(zhàn)爭機器吞噬著德國的每一個馬克。日益龐大的德國武器庫吸引著協(xié)約國不安的目光,而失寵的沙赫特又想出了新的辦法…… 第30章 全世界都在“等待”著我們出擊312 希特勒只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歐洲政治家,他想要重建德國往昔的榮光。為此他側身靠向通往這個目標的大門,怎料整個屋子突然就垮掉了。 ——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 第31章 我們不準備流血323 德國在西班牙的驚人成就,讓整個歐洲進入黑色嚴冬。墨索里尼不再是趾高氣揚,法國政府加速著力量旋轉,英國政府罷免了它的外交大臣,奧地利的獨裁者舒士尼格,用民主合唱著《奧地利安魂曲》。 第32章 這種胡作非為正在被可怕地復制334 在戰(zhàn)爭與通貨膨脹這非此即彼的深淵中,希特勒采取了用戰(zhàn)爭遏制通貨膨脹的辦法。他為德國攫取了他的祖國奧地利。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倉皇出走,讓沙赫特開始絕地反擊。 第33章 如果戰(zhàn)爭打響,我們將必敗無疑343 奧地利之后是捷克的蘇臺德地區(qū)……希特勒用《凡爾賽和約》的碎片,點綴著第三帝國的榮光!耙粦(zhàn)”同盟國的死灰復燃,讓整個歐洲陣營明晰并劍拔弩張,其中包括失去權杖的德國軍官團。 第34章 不料來了位張伯倫先生352 刀鋒般的意志下,一個又一個外交的勝利,讓德意志帝國的幅員快速膨脹著。但同時也刺激著希特勒對于戰(zhàn)爭的意志,對于財富的掠奪也隨即使他扯掉了最后的面紗…… 第35章 不要以為這是結尾,這不過是開始363 蘇臺德區(qū)之后是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然后是能源供應地羅馬尼亞,再是遙遠的圣城梅梅爾……兵不血刃的勝利中德意志戰(zhàn)艦所向披靡,失敗者沙赫特尋找著一切借口企圖離開…… 第36章 謝謝,我們要的只是戰(zhàn)爭374 就像白天過后是黑夜,全世界都知道納粹德國的下一個目標是波蘭,除了波蘭人自己。就像熱火之與冰水,全世界都確信蘇聯(lián)是納粹德國天生的死敵,除了獨裁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