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嘿文藝青年


作者:蘇茶     整理日期:2021-12-27 05:19:50


  聽話,和王導說再見
  1
  用拒絕制造孤獨,用孤獨突出個體的感受,然后一個人穿過一片金燦燦的沙漠,走進一個未知的角落。
  作為文藝教父,王家衛(wèi)很擅長用這種方式助長文藝青年胸腔里那些燒得正旺但又無的放矢的小情緒。當這種情緒達到頂峰,世界就會令人感到絕望。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絕望是由于我們鉆牛角尖造成的。
  電影會制造出一種錯覺,讓我們誤以為只要走進導演精心布置的世界里就可以不食人間煙火。
  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于電影主角的代入感,看過《旺角卡門》后你會覺得自己是劉德華;看過《阿飛正傳》后你又覺得自己是張國榮;看過《花樣年華》后你開始想要一個張曼玉似的女朋友;看過《東邪西毒》后你覺得自己是歐陽鋒,你要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沙漠;看過《2046》,你一定覺得世界上又多了一座城市。
  因為主角身上總會有些令我們向往的長處,他們或義氣或叛逆或失意,就連卑鄙————都卑鄙得充滿詩意。
  他們身上的這些長處足以令我們忽略掉我們并不是他們,甚至讓我們覺得自己在人生的某一刻就是他們。
  看到這些精神偶像的時候,我們都忘記了一條規(guī)律:人都討厭和自己同類型的人,越是向往成為的人,恰恰證明了你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2
  雖然王導的片子荼毒了很大一票文藝青年,但是有一句話他說得沒錯,在《東邪西毒》里張國榮飾演的歐陽鋒對張學友飾演的洪七公說:你坐在那里既不動,也不講話,看起來又不像生病,我猜你一定是餓了。我有一份工作,你考慮下要不要做,不過要快哦,你知道肚子很快就會餓的。
  那副卑鄙的表情簡直讓人想抽他,但是沒有人會動手,因為我們都知道他說的是真的。
  那一刻,他代表的是生活。
  肚子很快就會餓的,這是每個人生命里最大的桎梏,我們要為了一日三餐日復(fù)一日、朝九晚五地去工作。
  工作這東西,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不論是什么樣的工作,做上三個月都會索然無味,但是因為要吃飯,只得繼續(xù)做下去。
  這種單調(diào)重復(fù)而又匱乏的生活加劇了我們精神層面的需求,我們需要電影里梁朝偉和張曼玉上樓下樓的邂逅;想要像阿飛一樣離去,堅決不回頭;想要像《東邪西毒》里的張國榮一樣,守著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做殺手經(jīng)紀人。
  如果說電影里真的有一個角色是導演為我們量身定做的話,一定是那些不停地重復(fù)同一件事情的角色。
  比如,《阿飛正傳》里的和張國榮分手后走出情傷的張曼玉,大半夜還要在空地上擺酒瓶。
  這才是生活原本的樣子,電影里的美好屬于意淫,或者說受限于各種條件之下,就像要看彩虹就要等下過雨一樣。
  在現(xiàn)實里,想要宿醉我們通常要等到周末;就算前一天和女朋友分手,第二天也得忍著難過去上班;兄弟犯事了,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開槍打死抓他的警察,而是想:這事和我沒關(guān)系吧?
  這才是生活的本質(zhì),沒有那么多一往情深,沒有那么多義薄云天,更沒有那么多堅持到底。
  所有令我們難過的事情都叫傷口,我們會一點點地等著它愈合,然后小心翼翼地繼續(xù)過平淡的生活。
  3
  我朋友青松剛走上文青道路的時候,曾經(jīng)半夜在網(wǎng)吧看《重慶森林》,破碎的鏡頭以及沉悶的鏡頭讓他昏昏欲睡,半睡半醒間聽著王家衛(wèi)那些堪稱經(jīng)典的臺詞。
  此后的幾年時間,青松對王導的崇敬一發(fā)不可收拾,看遍了王導的所有電影,每次去網(wǎng)吧包夜,到了后半夜都會看見他的電腦屏幕上出現(xiàn)一片金黃色的沙漠。
  據(jù)說他看了不下三十遍《東邪西毒》,還把王家衛(wèi)的臺詞在簽名檔用了個遍。最喪心病狂的是,他還模仿《東邪西毒》寫過一部同人小說。
  可以說,王家衛(wèi)的電影曾經(jīng)一度構(gòu)成了青松的整個精神世界,看過王家衛(wèi)的電影,其他的電影就可以不用看了。
  這種狀況直到大學畢業(yè)后才有所改觀,突如其來的社會生活讓他很不適應(yīng),直到這時候青松公子才發(fā)現(xiàn),原來文藝片都是在你無知并且又閑得蛋疼的情況下才會看的。
  如果你一個月只拿兩千塊的工資,每天上班都要一邊想著這個月房租的著落一邊要和喜歡找茬的客戶糾纏,還要在公司里忍氣吞聲看老板的臉色,這個時候你絕對沒有心情去欣賞王家衛(wèi)的電影。你滿腦子想的肯定都是什么時候才能擺脫這種狗都不吃的生活。
  到這個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電影的另一層奧義:導演制造出你想要的環(huán)境,演員來成就你夢中的英雄,最后呈現(xiàn)出一個你想要的故事。
  這是平淡無奇的生活里的一支興奮劑,告訴你世界上還有另一種生活。但永遠不會告訴你怎樣過上這種生活,因為答案無人知曉。
  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另一面是什么,過去了也許會覺得這邊更好。
  當我們還年輕,我們看到一座山,總是想看到山的另一邊有什么,如果有一天我們覺得這邊更好,這說明我們長大了,不再矯情了。
  翻過這座山的意義是發(fā)現(xiàn)我們在這座山上落下了什么東西,如果我們不翻過去,我們也只能隔山興嘆,而且永遠也不會發(fā)現(xiàn)這座山比那座山更好。
  P13-17
  先有生活,才能文藝
  這本寫了很久,久到我需要想一下才能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動筆的。
  故事的文筆很犀利,也許有些文藝青年看了會受傷,有些文藝青年可能會破口大罵,罵我是王八蛋,憑什么這樣詆毀文藝青年?
  怎么說呢,當你面對一些整天做白日夢的人,苦口婆心是沒有用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大聲把他吵醒,激怒他,讓他看到另外一個自己。
  其實我也是文藝青年,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事情我通通都做過,并且一度深深地對此執(zhí)迷。
  直到現(xiàn)在,其中有些事情依然令我神往不已。但是我已經(jīng)不能再去做了,很簡單,我沒時間。
  當你需要養(yǎng)活你自己,或者養(yǎng)家糊口的時候,很多事情就已經(jīng)不能再做了。
  因為當你養(yǎng)活自己的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哪怕僅僅是滿足你自己的各方面需求都很難。
  首先,你不肯降低自己原有的生活品質(zhì)吧!看看你父母養(yǎng)你的時候多艱難,就完全可以預(yù)見到你自己養(yǎng)自己要付出多少時間,要花多少精力。
  一個人只花錢,錢就是流水,只有當他開始賺錢的時候,錢才是“錢”,他才會把錢當錢用。
  如果這個時候你賺得不多,或許是恰好剛剛夠養(yǎng)活自己的,你還會任性地去做那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嗎?
  不知道別人肯不肯,但我自己是萬萬不肯的。以前讀書時,做專職文藝青年,覺得怎么樣都無所謂,覺得去哪都行,是因為父母會按月把生活費打到我卡上。
  后來畢業(yè)上班了,在公司里做業(yè)務(wù),沒單的時候愁,因為時間一長就得滾蛋;有單子的時候也愁,客戶會提出各種奇葩要求,要求這要求那,煩都煩死了。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放了一天假,只想好好地在家里睡個懶覺,有的時候還被客戶騷擾得一整天心神不寧,別說出去玩,能有心思有時間在周圍的麥田間散散步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那個時候也沒錢,不知道以后在哪里,整個人都活得非?簥^,工作之余還跑去參加各種考試,還得擠時間給雜志寫稿子,簡直是忙得不可開交。
  完全沒有時間去做一個文藝青年想做的、該做的事情。
  但也就那樣過下來了,那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段算得上“艱辛”的日子,腦子里整天都在“算賬”,算身上的錢還能用幾天,算幾月份發(fā)工資才能把債還清,算到年底能拿多少提成。
  那個時候我生活水平也很低,住在一百五十塊一個月的出租屋,為了能讓身上僅剩的三十塊撐過一個星期,天天下班都吃泡面。
  有的時候自己想想都覺得很辛酸,很難過,怎么一畢業(yè)就把生活過成了這副德行。
  可是也真的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每天都努力一點點,希望明天比今天好一點,下個月比這個月好一點,明年比今年好一點。
  到那個時候我才清楚地知道,原來一個人想要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要付出的努力幾乎是呈幾何級數(shù)倍增的趨勢的。
  當然,也很感謝那個時候的自己能夠堅持至今,我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但直到此時此刻,我還沒想過要放棄。
  可是我的生活過得也并不容易,但與其去過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過上三五十年,我情愿在我年輕的時候艱難一點,難過一點。
  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我們要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理智,這樣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目標,就是這篇后記的題目————先有生活,才能文藝。
  順序不可顛倒,否則人生會雞飛狗跳!





上一本:美麗心靈物語 下一本:你的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嘿文藝青年的作者是蘇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