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求法,慧可成二祖 經過一段時間的靜觀默察,達摩漸漸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神光身上。這神光原是洛陽名僧,俗姓姬,虎牢(今河南滎陽)人,長得方頤大耳,一副羅漢面相。早先,神光為儒生時,博覽群書,精通玄理,平時經常嘆息:“孔子、老子的學說,不過是些禮術風規(guī)而已;《易經》《莊子》一類書籍,怎能說盡妙理!”后來他看到佛書,方才恍然大悟,認為這才是天底下第一流至理妙道,于是毅然披剃出家,窮究三藏內典,如饑似渴。 日月穿梭,春去秋來,轉眼之間,神光已經到了40歲了。這時,他聽說達摩的風范和佛法非同尋常,就風塵仆仆,餐風露宿,來到少室山麓,攀上五乳峰頂,欲拜達摩為師,早晚親近隨侍,禮拜供養(yǎng)。 神光遠道而來,撲通下拜,一心至誠,虔求佛法,誰知達摩竟對他理也不理,睬也不睬,依舊身如槁木,面對墻壁,默然寂然,并無一言。神光心想,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哪有這般容易?我現(xiàn)在初來這里,能夠見到大師,已是三生有幸,又豈能心急壞事?想到這里,神光侍立一旁,恭敬肅穆,兩手合十,猶如面對千年古佛,一動不動。 如此這般,神光天天這樣,可是達摩大師,只是依舊一味面壁,好像全然沒那么回事。時間在分分秒秒地過去,一天一天地過去。從樹葉飄黃到千山飛雪,霎時就進入嚴冬了。 一天晚上,大雪如掌,朔風猛吼,峻寒砭骨。神光侍立洞口,更加恭敬肅禮,心想:古人求法,不惜犧牲生命,現(xiàn)今天降大雪,黑風嘯樹,正是我神光表示求法心誠的好機會,千萬不可因為寒冷而暫時躲進洞里,更不可就此下山,逃進廟院。想到這里,神光顧不得渾身冷得瑟瑟發(fā)抖,咬一咬牙,重新振起精神,鵠立恭敬。這時,四周的大雪,紛紛揚揚,有的撲到面上,有的落進頸里,竟至頭上面上手上身上,弄得滿身堆雪,猶如雪人一般,神光動也不動,任憑大雪肆虐。 夜,愈來愈沉,雪,愈積愈深。直到第二天凌晨,大雪依舊紛飛,竟然積了一尺多深,把神光的膝蓋也淹沒了。到了這時,達摩方才睜開眼睛,用悲憫且又關心的口吻,把神光召進洞里,問道:“天黑雪猛,你這樣立在那里干什么來?” 神光這時已經凍得四肢發(fā)僵,牙關不動,直待了好半晌,方才從口里吐出一句話來:“愿大師慈悲,開甘露法門,廣度眾生,把我收為弟子!闭f到這里,神光淚如雨下,哽咽得不能成聲。 達摩這回是真的感動了,說道:“佛法是無上妙道,現(xiàn)在你發(fā)這樣大的誓愿心求法,我當收你為徒! 就等著大師的這一句話。神光聽到這里,當即匍匐下拜,行三跪九叩大禮拜達摩為師,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心愿。達摩心知他是可造之才,將來傳承東土禪法,非他莫屬,于是為他改名慧可。 在這荒山風雪之中,拜師的儀式,雖然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可是卻莊重得不能再莊重,這意味著,達摩巳在東土找到了可以傳付禪法的接班人,從此掀開東土禪宗的一頁了。 拜師改名以后,慧可清一清嗓子,合十問師:“佛法的至道,老師能講給我聽嗎?” 達摩用低沉又關切的語調說道:“佛法要從自己心上去找,不要期望能在別人那兒、別的地方找到佛法! 慧可聞言,已經略有所悟,便又請求:“老師,我的心不安寧,先請老師為我安心! 達摩聽慧可說到這里,當即接續(xù)下去說:“那么你就把心拿來,讓我給你安心! 此番慧可又摸不著頭腦了,想了好半天,才開口說:“我尋了好半天的心,卻沒有找到。” 達摩聽他如此這般,于是語重心長地啟發(fā):“我現(xiàn)在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不知你可曾看到?” 慧可這才點頭稱是,悟到了只有斷除妄想,徹底無心,才能夠無掛無礙,讓真心出現(xiàn)在眼前。 片刻沉寂之后,慧可便向老師講說體會道:“弟子今日方知,菩提不遠,一切諸法,本來空寂,所以菩薩能夠不動念而達到無所不知的薩婆若海,不動念而登上擺脫生死的涅槃彼岸。” 達摩聽慧可講得頭頭是道,滿心歡喜地稱贊道:“你說得對,你說得對!” 說到這里,慧可又打破砂鍋問到底,進一步問:“大師此法,可有文字記錄?” 達摩連說:“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當時,北魏佛學偏重禪定,但是還沒進入化境。而達摩的禪學,在注重禪定的同時,主張破除妄想,蕩遣執(zhí)見,罪福并舍,空有都忘。由于這時北方社會,局勢動蕩,人心凄苦,所以達摩的解脫禪法,很快由慧可接續(xù)過去,不久發(fā)揚開來,這就給煩擾的人心,注進了一帖無上清醒劑。 慧可自從立雪求法,拜達摩為師后,更加嚴于律己,謹求精益。這樣,一晃又是三五年過去。 一次春暖花開,他們師徒兩人又在洞口做了一次佛法傳授。達摩開導:“慧可,你可聽著。當今中土佛法,正處在從翻譯佛經,到義理研究的階段。我來中土時,從南到北,一路上看到的佛教寺廟,多得難以計數(shù),出家的僧尼,也多得時時處處可見。可是透過現(xiàn)象,我深深感到,佛教界在對佛法進行研究探討的同時,忽略了對生命解脫的重視。此番我來中土,先是想度脫梁武帝,希望他能以皇帝的號召力,把生命解脫之道,推向全國,誰想機緣不契,梁武帝沒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于是只得一葦渡江,北上面壁,靜候機緣,F(xiàn)在你聽著:佛教的本旨,不在經教語言,而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盤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