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選擇放下就能活在當下


作者:賴淑惠     整理日期:2021-12-27 05:14:34


  1.“接受現(xiàn)實”是人人必修的功課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說:“接受現(xiàn)實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我在美國研修咨商心理學時,有一堂研修課程所探討的主題就是“接受”;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兩個字,有些人因為一輩子無法看透而不愿接受,最后只能將一生的遺憾帶進了棺木里。
  近年來,在中國臺灣地區(qū)話題不斷的高鐵董事長殷琪小姐,曾在一篇《工程與環(huán)境對話》的專訪中提到,當她看到才剛建造完工四個月的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Tacoma Narrows Bridge)竟然被強風吹垮的畫面時,她除了感到震撼,也得到了很大的啟示。日后她開始學習去接受失敗,告訴自己不能對失敗有所排斥,因為失敗將帶給人們徹底地反省,以作為累積下一次成功經(jīng)驗的準備,并更能從此學會珍惜、感謝擁有。
  接受現(xiàn)實,是超越困境的開始
  暴風雨過后的一個清晨,有個男人到海邊散步。他沿著海邊走著,注意到有許多小魚被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游不回大海。這些小魚少說也有幾千條,如果淺水洼里的水被沙粒吸光,或是被太陽蒸發(fā)殆盡,小魚必將全都缺水而亡。
  忽然前方有個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一處水洼旁彎下腰,撿起水洼里的小魚,然后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
  男人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停下腳步,專心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奮力拯救著小魚的生命。終于,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對小男孩說:“孩子,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你是救不完的!
  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啊!”
  “那你為什么還要救呢?你做得那么辛苦,到底有誰會在乎呢?”
  男孩一邊回答,一邊依然把一條又_條的魚拾起,扔進大海,“這條小魚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那一條……”
  散發(fā)大愛、看似天真的小男孩,其實并非不明白現(xiàn)實的困境,然而他只是全然地接受,然后在乎它,并且努力實踐完成它。何必介意這一切的付出有誰在乎、有誰看見?內心的喜悅與充實,即是自己所能獲得的最大獎賞和禮物。
  接受現(xiàn)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一場名為“我是謝坤山”的生命教育講座中,我看到了一位堅韌不拔的心靈巨人。
  主角謝坤山在十六歲時因一場意外,失去了一雙手與一條腿,二十八歲的時候又失去一只眼睛,卻在中年后成為全國知名的畫家。
  當眾人院惜著他所失去的時候,謝坤山卻只看見自己所擁有的。
  從一個平凡的人,到受到上天給予他的嚴峻考驗,他不但沒有退縮、放棄自己,反而以更積極、正向的心態(tài),去克服一切困難、接受一切挑戰(zhàn)。
  之所以今天可以成功地站在舞臺上演講、接受掌聲,純然是由于謝坤山求勝、求生存的意志力不斷地驅動著他自己。因為“接受”而生的力量,他不甘心向世間人眼中殘障人士唯有淪為乞討一途的命運投降,而始終奮力不輟,最后終能在繪畫領域獲得杰出的成就。
  謝坤山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勇敢地接受自己、接受現(xiàn)實,便能生出自信與勇氣,繼而將自己推向成功的高峰.
  著名人類關系專家芭芭拉·安吉麗思(Barbara De Angelis)在所寫的《逆境的祝福》一書中提到:
  當我們拒絕接受,關閉心門,就奪走了自己珍貴的東西,那是夢想、感受、愛和生機,那是一種失落,讓我們付出超乎想像的慘痛代價!
  你是否看過一種人,自覺事事不順遂,便去找老師算姓名筆劃,改掉自己的名字?我認為與其改名字,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因為心態(tài)才是影響一個人個性乃至命運的最至關重大的因素!
  更夸張的是有人不僅換名字,還換手機號碼呢!有一位朋友抱怨,最近工作不太順利,開發(fā)不到客戶,所以干脆把手機號碼給換了,看看運氣能否好一點。這是什么歪理?如果不虛心檢討、改進自己的工作模式與心態(tài),只是一味地怪罪名字、甚至手機號碼,這豈不是本末倒置、荒謬至極嗎?
  P2-5





上一本: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下一本:每天讀點菜根譚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選擇放下就能活在當下的作者是賴淑惠,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