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大事的人,必有過人之處。即便身處最底層,也始終目標明確、信心堅定、思維活躍,所以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新機會,跑到別人前面。胡雪巖人稱胡財神,但其成功之路卻絕非一帆風順。他的成功之路亦是一個漫長的忍耐的過程。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這絕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胡雪巖就是個有大理想的豪杰,他出身貧寒卻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對于種種苦差事,他甘于忍耐,兢兢業(yè)業(yè)。 從小家境貧寒的胡雪巖先是在縣城做伙計,幾年后又來到杭州一家錢莊當學徒(杭州人稱“學生子”),從掃地、倒夜壺開始。由于他聰明機敏,能言善道,頗受東家的信任。三年學成之后,便成為那家錢莊的一名得力助手,經(jīng)常單獨負責催款收賬.從未出過紕漏。 雖然此時的胡雪巖還沒有什么驚人之舉,但他出眾的經(jīng)商處世的能力,應(yīng)該是在這一時期所累積的。少年的胡雪巖就如同潛在深水中的蛟龍,靜靜地等待時機。最終,遠大的志向和堅忍的意志使胡雪巖創(chuàng)造了商業(yè)上的輝煌。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在最低處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一定要忍住。機會未到時,靜靜等候;機會到來時,及時把握。有容人之量,忍一時是非,才能成就大事。“忍”可理解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計屈辱,有如潛龍在淵。能堅持做到底是很難的,好在胡雪巖的“忍”功也相當過人,英雄不怕出身低,最終做出了一番大事業(yè)。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歷史上出身低微而成就一番事業(yè)的人有很多。商朝國王武丁的宰相傅說從政之前是一名奴隸。由于虞、虢兩地交界處是交通要道,因山澗的流水常常沖壞道路,奴隸們就在這里修路。傅說曾因發(fā)明“版筑法”而聞名遐邇。然而,他雖有才干,卻無從施展。 商朝第二十二代君主武丁即位時,正逢西戎為患,朝政衰敗。武丁為使國家振興,便隱瞞王室身份,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疾苦,希望能找到一位能輔佐他的得力大臣。 有一次,他在建筑工地遇到奴隸傅說,他發(fā)現(xiàn)傅說雖出身寒微,卻天性聰穎、好學不倦,對國家大事頗有見地。武丁很佩服他的才識,就與之結(jié)為好友。在與傅說相處的這段時間,武丁學到了不少治國的知識和本領(lǐng),故有意提拔傅說為大臣?筛嫡f出身低賤,迅速擢升必然會引起貴族的極大不滿,因此,武丁便假托“天命”。任用他為相。 后來,傅說果然不負期望,極盡文韜武略,輔佐武丁五十九年,將朝廷內(nèi)外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國勢再度興盛,成為當時東方的一大強國。 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有一個漫長的奮斗過程。成功的強者都是從風雨中走出來的。學會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在遭受災(zāi)難時需要堅忍,在享受幸福時更需要堅忍。當然,二者的堅忍方法是不一樣的。在災(zāi)難時堅忍就是不被困難所壓倒,用堅定的信仰忍受困苦、戰(zhàn)勝逆境;在幸福時堅忍就是把財富用在正道上,不去犯罪,不傲慢自大。因此,大凡有抱負、有才華的人,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在無所作為的時候,總是能忍受等待的種種煎熬。忍是一種眼光和度量,是一種修養(yǎng),也是一種才能。胡雪巖的發(fā)跡,取決于他能吃苦、能受委屈、從眼前做起、終成大事業(yè)的寶貴品質(zhì)。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唾手可得的財富。財富無處不在,但卻無法捕捉到,就像空氣一樣。我們常會被遠處的浮華誘惑,卻不能顧及身邊的機會,更不愿意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這可能就是一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區(qū)別。 P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