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地方文化與信仰共同體的生成


作者:黃劍波     整理日期:2017-02-19 10:40:27


  作為一門現(xiàn)代社會/人文學科的人類學,向來重視宗教研究,事實上從學科開端就已將其作為基本研究領域。然而有意思的是,人類學對于基督教的研究一直是相當忽略的,而更關注那些部落的、地方的、傳統(tǒng)的、民族的、“原始的”宗教,這樣的狀況同樣見于人類學的中國研究。本書收錄的文章是作者繼《地方性、歷史場景與信仰表達》(2008)之后幾年的相關思考和寫作。雖然集中探討的是中國基督教的議題,但是正如作者所一直強調(diào)的,這些個案為主的研究還試圖能對普遍意義上的人類學理論以及中國(社會)研究有所回應。因此,在讀書札記部分之外,這些文章被編排為三個部分:“理論與探討”,“地方基督教與基督教地方性”,“想象的共同體與共同體的想象“。

作者簡介
  文化人類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蹭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Baylor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在香港中文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圣母大學等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漢人社會研究,宗教人類學、中國基督教研究,社會邊緣群體研究等。主要出版著作《文化人類學散論》《地方性、歷史場景與信仰表達》《鄉(xiāng)村社區(qū)的信仰、政治與生活》《都市里的鄉(xiāng)村教會》《法律理論和實踐與社會的良性運作:以宗教與社會的關系為例》(合著)《邊際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視角下的中國城市基督教研究》(合著)等;參與編寫《人類學通論》《人類學概論》《人類學經(jīng)典導讀》等;合作譯著《科學的文化理論》《基督教的興起:一個社會學家對歷史的再思》《人類學的哲學之根》《儀式過程》《潔凈與危險》《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索》《論著與生活》等。

目錄:
  讀書札記
  甜蜜何以是一種悲哀――閱讀《甜蜜的悲哀》 l
  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理解宗教――讀《宗教與日常生活》
  信仰主體、地方與生活實踐中的政治經(jīng)濟過程――讀曹南來《構建中國的耶路撒冷》
  宗教、社會與中國――楊慶□的(宗教)社會學研究
  成為罪人與成為無罪――兼及宗教人類學的新近發(fā)展
  后記
  (代序)地方社會研究的不可能與可能
  理論與探討
  宗教人類學與中國宗教研究
  人類學與中國西南基督教研究
  中國基督徒人數(shù)之爭的學理與“政治”
  地方基督教與基督教的地方性
  合法性問題與地方基督教的生成
  伏羲的多重形象與鄉(xiāng)村基督徒的信仰實踐
  私人生活、公共空間與信仰實踐――以云南福貢基督教會為中心的考察
  想象的共同體與共同體的想象
  基督徒內(nèi)部分群的邏輯與實踐過程
  信仰、家庭與社區(qū)的再造――對一個西北村莊的考察





上一本:鈴木大拙說禪 下一本:鄉(xiāng)村基督徒與儒家倫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地方文化與信仰共同體的生成的作者是黃劍波,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