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依天立義


作者:劉耘華     整理日期:2017-02-19 10:25:57


  晚明以降,以天主教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由傳教士引入中國,至清代前中期已臻鼎盛,其范圍主要涵蓋了長江中游以南及下游南北岸(所謂“江左”)一帶。本書立足于從思想史與文學史的視角來重新發(fā)掘和梳理與天主教文化具有較深交往的東吳文人(儒士)材料,探討其對于天主教文化的回應與處置及其深層肌理。涉及當時名重一時的文人諸如徐光啟、孫元化、許樂善、許三禮、陸世議、陳瑚、謝文洊等十余人,并分別析論了他們各自的情感與信仰世界,及其嬗變、流播與影響。并以宏觀入手,闡釋了當時東吳文人與天主教文化、西方科技、西方器物之關系。作者并不囿于已見文獻,而是對翻檢所得大量新的晚明及清代文獻,爬梳剔抉,條分縷析,提出獨到之見,令人矚目。

作者簡介:
  劉耘華,男,湖南省茶陵縣人。比較文學博士。主要從事基督教與古代中國文學文化關系及比較文學原理、中西比較詩學研究。曾在湖南湘潭大學中文系、北京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工作,先后任助教、講師、副教授,F(xiàn)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負責人,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曾先后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項目7項,撰寫《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詮釋的圓環(huán):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jīng)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006年),參與主編《新編比較文學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2000年)、《簡明比較文學教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并在海內(nèi)外重要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60余篇。目前正主持編纂“比較詩學與比較文化叢書”。

目錄:
  導論
  一、本書的時空范圍和研究對象
  二、清初江南文人的“敬天”思想及其與天主教之關系
  三、“由圣而俗”與“棄俗而圣”:清初江南天主教文人之信仰與情感演變的個案研究
  四、清前中期江南文人與天主教文化:從“天學”、歷算到器物
  五、關于附錄諸文
  第一章 徐光啟姻親脈絡中的上海天主教文人:以孫元化、許樂善二家族為中心
  一、徐光啟姻親脈絡概述
  二、孫元化家族文人之情感與信仰世界:以孫致彌為中心
  三、許樂善家族文人之情感與信仰世界:以許纘曾為中心
  四、結(jié)語
  附:清初天主教文人許纘曾家族人物考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東吳文人與西學
  一、東吳文人與天主教及傳教士之關系
  二、東吳文人與西方科技之關系
  三、東吳文人詩文所見西方器物
  四、結(jié)語
  第三章 行旅中的精神求索者:吳漁山之信仰嬗變探析
  一、“桃源之夢”:遺民吳漁山的理想之境
  二、“洗浴之鳥”:教徒吳漁山的新生象征
  三、“心靈的看顧者”:司鐸吳漁山的職分踐履
  四、結(jié)語
  附:章 文欽箋注《吳漁山集》未收清人題詩十八篇
  第四章 依“天”立義:許三禮的敬天思想再探
  一、依“天”立義:許三禮對于儒學傳統(tǒng)之重釋
  二、《孝經(jīng)》與《月令》:告天儀式的經(jīng)典選擇及其原因
  三、許氏敬天思想的接承與流播
  四、結(jié)語
  第五章 清初寧波文人的西學觀:以黃宗羲為中心來考察
  一、劉宗周的西學觀
  二、黃宗羲的西學觀
  三、黃門弟子的西學觀
  四、結(jié)語
  第六章 “敬天”與“成人”:清初太倉文人的道德踐履新探——以陸世儀、陳瑚為中心
  一、“天監(jiān)”與“成仁”:陸世儀的敬天思想析論
  二、“敬天”與“寡過”:陳瑚的考德日程及踐履
  三、“敬天”與“成人”:太倉文人群體的道德踐履
  四、陸、陳諸人敬天思想之來源與去路
  五、結(jié)論
  第七章 清初“程山之學”與西學:以謝文洧為中心
  一、以“畏天命為宗旨”的理學建構(gòu)
  二、“程山之學”的來源及其與西學的關聯(lián)
  三、“程山之學”的流播與影響:以髻山、翠微學人之回應為主
  四、結(jié)語
  附錄
  一、中國文化語境中的“天”、“上帝”與“天主”
  二、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徐光啟及其“文”的超越
  三、晚明“汪汝淳”考
  四、清人筆下的“淡巴菰”
  征引文獻





上一本:古蘭經(jīng)降示背景 下一本:養(yǎng)性延命錄校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依天立義的作者是劉耘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