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謨的《愚人頌》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評論當時的世態(tài)世象,對以羅馬教廷為代表的宗教權威和以君主制度為代表的世俗權威極盡諷刺之事,當然也沒有忘了為法學家、哲學家之類不討作者喜歡的人士捎上一筆,他很俏皮地稱這些人為“賢人”,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而把普通人稱為“愚人”,則滿懷同情、大唱贊歌。除此之外,本書還選收了伊拉斯謨的其他文章、書信,以及后世學者們的評論。
作者簡介 伊拉斯謨,1466—1536,文藝復興時期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他試圖使古代的經(jīng)文復興,恢復基于《圣經(jīng)》的樸素的基督教信仰,對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伊拉斯謨整理翻譯了《圣經(jīng)·新約全書》新拉丁文版和希臘文版。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愚人頌》、《基督教戰(zhàn)士手冊》和《論兒童的教養(yǎng)》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風格,使得他的文字千載之下讀來依然生動鮮活,入木三分。
目錄 《愚人頌》中譯本序伊拉斯謨(鹿特丹)致友人托馬斯·莫爾函愚人頌勸世文一篇《新約》第三版前言對宗教信仰的探究修道院院長和博學的女士致馬丁·多普的信致比亞圖斯·雷納努斯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伊拉斯謨的思想 《愚人頌》中譯本序伊拉斯謨(鹿特丹)致友人托馬斯·莫爾函愚人頌勸世文一篇《新約》第三版前言對宗教信仰的探究修道院院長和博學的女士致馬丁·多普的信致比亞圖斯·雷納努斯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伊拉斯謨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