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先生的《掃描與透析》,讓我想起1995年和靳尚誼、戴士和兩位先生一同訪問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情景。受之驅車將我們帶到學院所在的山頂,在草地和樹叢的綠色掩映下,一座鋼和玻璃的橋狀建筑突顯在山崗之上,宛如藍天下的一尊現代雕塑,帶有一種包涵著秩序和力量的莊重。這就是學院的校舍。進入校內,窗明幾凈、井井有條,沒有一般藝術院校的那種漫不經心的散散懶懶的樣子,令人耳目一新。王受之先生說:“這里的學校不允許散發(fā)披肩、異服奇裝。因為這里培養(yǎng)的將是設計界的精英!币磺幸蠼蹩量。當然師資、教學、設備都是一流的。因此,在美國歷年藝術學院的評估排榜中不居**就是第二。 尤其是汽車的設計研究總是處在世界領先的地位。我們被破例引進一間研究室,通常這里不允許外人進入。室內滿帖著各種中國的畫報、圖片資料、五極雜呈的汽車草圖、案上放著完成或尚未成型的汽車型樣。原來這個室里的研究生正在設計著十年后中國家用汽車!他們只作超前的研究,所以他們總處在前沿。 受之先生是學院的終身教授,他所擔任的設計史論課程,是*受該校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瀏覽本書仿佛又隨著王受之先生參觀了一遍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遺憾的是書一表達不出王受之先生在講話時不斷內爍出的智慧光點和超級語速所帶來的大小玉珠齊落玉盤的鏗鏘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