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我選擇了電影音樂,還是電影音樂選擇了我,因為喜愛,就開始為它們書寫。 軟:*強烈的一次被電影音樂觸動,是朱賽佩。托爾納托雷(giuseppetornatore)的《天堂電影院》,艾利奧?莫里康(enniomorricone)主責音樂。沒想到,往后便展開了電影音樂的探險旅程,并從聆聽者、消費者,進而成為這方面的研究者、文字生產者。過程隨意,但也付出努力(還有與收入不相稱的金錢),有主動爭取,有無心插柳,*重要的,還是相信:由心出發(fā)。 **位心目中的電影音樂家,多年地位不倒,是普列斯納(zbigniewpreisner),雖然,他的多年拍檔、我*愛的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經不在了。心愛程度至收藏同一張專輯的不同版本,或同一專輯竟多購一張,是恐怕某天光碟刮花了,買不回來(其實是自己的不安全感在作祟吧)。由于這一對“天下無雙”,我向自己許下心愿:下一站,波蘭。 硬:2007年心愿實現(xiàn),展望有天把這段波蘭電影之旅,以文字整理紀錄,與讀者分享。 現(xiàn)任香港公開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講師,專研電影音樂,為華語世界少數(shù)研究此領域的研究者,自2004年起,有關著作包括《電影×音樂》、《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及《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