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KINFOLK家居


作者:[美]內森·威廉姆斯     整理日期:2017-02-20 20:44:46


  慢生活的理念倡導我們收回對時間的掌控權,把它用在我們最珍視的事情上。它的涵義,是讓我們去探尋生命中真正所需,看清那些不可或缺的人與物,去做那些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與意義的事!禟INFOLK家居》一書中,作者內森·威廉姆斯與KINFOLK編輯團隊帶領我們走訪了五大洲,探訪了35個家庭,這些家庭的主人們精心構筑的居所完完全全反映出他們的信念,在塑造家的過程中,他們的慢生活價值觀展現無遺,比如培育社區(qū)、精簡生活,以及收回對閑暇時間的掌控權。透過一幅幅人物肖像和家居空間的照片,再加上文字故事與主題文章,我們得以走進設計師、創(chuàng)業(yè)家、建筑師、攝影師與造型師的家門。作者威廉姆斯關注的不止是表面上的裝飾問題,而是邀請他們與讀者分享心中的價值觀念,闡述這些理念如何塑造了他們的家,以及家又如何塑造了他們。

作者簡介
  Nathan Williams(內森?威廉姆斯),生活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喬布斯大學所在),最初的想法是想把平日與朋友家人聚餐這種生活方式通過一本雜志傳播出去,于是就和一群通過博客認識的藝術家、設計師朋友把第一期KINFOLOK雜志辦起來了。沒想到KINFOLK很受歡迎,傳播很快,全球的攝影家、畫家、造型師、布景師都已經有參加進這本雜志的創(chuàng)作,這足以說明這是一本國際化的雜志。目前已經在30多個國家出版,2014年春季在中國大陸創(chuàng)刊。

目錄:
  本書分成了三個大類:開放之家、至簡之家以及慢生活之家。雖然書中的每個居家空間都涵蓋了這三點,但在每個家庭的相應章節(jié)中,都會講述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同時還附上了一些深度解讀的文章,希望能夠更清晰地闡述這些居家空間傳達的訊息。
  “開放之家“
  雖然家一向被視作私密的庇護之地,但它也是一個最適合培養(yǎng)情感的地方——與家人,與朋友,還有身邊的社區(qū)。在與親朋共處的時刻,居家空間的構造以及我們填充空間的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在設計伊始就把社區(qū)關系考慮進去,那么談天的時光會變得更加從容悠長,我們會擁有更多親昵的回憶,更加親密的感情。這一章中的居家空間與主人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社區(qū)建設的概念。這些社區(qū)型家庭雖然樣貌各異,卻都有一個根本的共識:家看起來是個私密的地方,但它滋養(yǎng)呵護的可不止是一個人而已。
  “至簡之家”
  擁有一個至簡之家,重點不在于舍棄,而在于精煉。本章節(jié)要介紹的房主們都有著清晰的個人價值觀,并把家作為他們觀念的具體呈現。他們去除家中冗余,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對主人來說更重要的事物。有時候,回歸至簡意味著將家中雜物清理去除;而有些主人更喜歡從零做起,徹底構建一個可以反映自己價值觀的家。盡管大家對簡約空間的衡量標準各不相同,它可能簡單純粹,也可能兼收并蓄,有可能寬闊明朗,也有可能小巧緊湊,但無論怎樣,每一個居住空間都充分體現出主人對“精簡”二字的理解。
  “慢生活之家”
  慢生活意味著取回時間,并以快樂為前提去使用它。我們的家正是這樣一個地方:在那里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去生活,并學著感受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對于每個人的意義不盡相同,有時它是一個寧靜的棲息之所,我們可以用三個小時在床上吃頓早餐,坦然地度過一個緩慢的清晨;或只是盯著窗外看云卷云舒、樹葉飄落,來消磨整個下午。本章節(jié)描述的這些居家客打發(fā)時間的方式各異,但他們無一例外遵從著自己天生的節(jié)奏。他們調整了自己內心的時鐘——也許還有墻上的時鐘——以確保他們的時間總能被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KINFOLK家居》當中的一個個住家,它們的面積、主人、地點和美學氣質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擁有一個共同點:每個家都像是一個“容器”,但它包含的不是風格,而是生活。





上一本:從零開始學設計:平面設計基礎全教程 下一本:靈感從何而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KINFOLK家居的作者是[美]內森·威廉姆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