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前派的夢》講述了拉斐爾前派、唯美主義和新古典主義運動的興衰史,共同構(gòu)成了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英國乃至歐洲的人文思想和社會生活風貌的全景。 在《拉斐爾前派的夢》中,岡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實利主義時代中的一些困惑的理想主義者”,“他們?nèi)缤粋個堂·吉訶德,頭腦中充滿了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充滿了奇特的探求和高遠的志向。 英國著名藝術(shù)史論家、作家威廉·岡特(William Gaunt,1900—1980)的名作《拉斐爾前派的夢》發(fā)表于1941年,最初的書名是《拉斐爾前派的悲劇》;蛟S是更想強調(diào)這些“藝術(shù)騎士”的理想與現(xiàn)實沖,突的深刻含義,岡特才決定隱去了“悲劇”這個書名。但是,拉斐爾前派的歷史和作者敘述文字的悲劇基調(diào)卻依然濃重,這使全書如同一曲凄美的挽歌。書中的紛繁人物和事件被作者的生花妙筆描繪得栩栩如生,使今天的人們讀后掩卷沉思,在全面了解19世紀中后期英國一個重要的藝術(shù)思潮之外,又多了一份對藝術(shù)與社會現(xiàn)實、藝術(shù)與人生的思考。 拉斐爾前派可說是寫實主義、自然主義與唯美主義互相結(jié)合所誕生的藝術(shù)。拉斐爾前派有三個代表人物,他們是但丁•加布里埃爾•羅塞蒂、威廉•赫爾曼•亨特、約翰•埃弗雷特•密萊。當時這個畫派可是給波瀾不驚的英國畫壇帶來了一股不小的震蕩。正如其名稱所反映的,PRB的成員們認為英國繪畫處于一種垂死的狀態(tài),對此感到十分絕望,并希望能重新獲得早期意大利藝術(shù)中的那種真摯和簡樸。而按他們的觀點,正是拉斐爾(Raphael)的出現(xiàn),使得工于心計、形式僵死的學院主義(academism)取代了這種真摯和簡樸,所以他們在作畫理念和手法上返回拉斐爾之前,以此來實現(xiàn)他們的理想。在繪畫方面,PRB非常憎惡那種學院式的“機械形態(tài)”和表現(xiàn)生活瑣屑的風俗畫,他們選擇一些宗教性的或?qū)Φ赖缕鸫龠M作用的主題,試圖通過對周遭事物的仔細觀察,來盡量忠實于他們所欲表達的自然。同時,他們也在繪畫表現(xiàn)技法上有所選擇,使其畫面表現(xiàn)出一種干凈、明亮和強聚焦(sharp-focus)的風格。PRB一開始屢遭批評界的詆毀攻擊,直至著名評論家羅斯金(Ruskin)插手幫忙,成為他們的支持者。只是到了1853年,成功剛剛開始,這個團體就已是名存實亡,各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藝術(shù)主見,各奔前程了。 作者簡介 岡特是英國著名的藝術(shù)史論家和作家。在本書中,他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chǔ),以拉斐爾前派的興衰史為主線,用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描繪了“一個實利主義時代中的一些困惑的理想主義者”的悲劇,詳盡地評介了這一時期重要的文藝理論家、畫家、作家、詩人以及重大的文藝現(xiàn)象、重要作品和藝術(shù)流派。本書與《美的歷險》、《維多利亞時代的奧林匹斯山》一起,作為著名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shù)潮流”三部曲,勾畫出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英國乃至歐洲的人文思想和社會生活風貌的全景。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兄弟會 1.一個孩子的傳奇 2.兩人的密謀 3.第三人加入 4.三個變七個 5.七人成兄弟 第二章分手 1.夢想的女子出現(xiàn)了 2.一個叛徒和一位捍衛(wèi)者 3.無可挑剔的私奔 4.澳洲之旅 5.夢鄉(xiāng)的“牛棚” 6.兄弟情誼的消失 第三章夢想與幻滅 1.死海之濱 2.追著獵犬的尾巴 3.和羅斯金一起辦學 4.魔光一閃 5.河畔的快樂騎士和女郎 6.圓桌騎士的木工手藝 7.給藥丸裹上糖衣 8.孤獨的單身漢 第四章高潮與禍患 一 1.過量的鴉片酊 2.哈里發(fā)的怪念 3.城堡中的憂郁癥 4.來自墳墓的詩 5.生死攸關(guān)的論爭 6.過量的氯醛 二 1.夢的作坊 2.合租塵世天堂 3.冰島之行 4.合伙關(guān)系的完結(jié) 三 1.閃光的大獎 2.《肥皂泡》 3.令人失望的成功 4.雅各·奧尼姆的批評 四 1.不安的靈魂 2.奇特的殉教 3.曼萊薩路的魔鬼 五 1.從亞瑟王到卡爾·馬克思 2.福爾海姆的修道院 3.不顧一切的計劃 4.流血星期日 第五章最后階段 1.榭涅路隱士 2.大象與犀牛 3.來自曼島的鮑斯韋爾 4.波欽頓的平房 5.普遍的誤解 6.美好時光的完結(jié) 7.價值問題 8.一個夢的終結(jié) 結(jié)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