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喜歡就事論事。研究瓷器是這樣,研究者喜歡以包圍之勢將對象看穿,而不顧其生成的原因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瓷器顏色繽紛,成長分先后,有的貫穿始終,有的曇花一現(xiàn);過去我常常被其苦惱,弄不明白,遂惦記在心,終于有一天柳暗花明。 我開始知道文化不可單一形式,陶瓷同樣也是。科學、文學、美學、哲學乃至玄學都為此層層加碼,讓簡單包涵玄妙,使單色成為五彩。而成功表達這一成就,個人就顯得力不從心,語言蒼白。偶然一天,看見墻上懸掛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時頓悟: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瓷之色亦如是。
目錄: 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釉 唐代邢窯 宋代定窯 遼白·金定 元代樞府釉 永樂甜白 德化白瓷 烏衣巷口夕陽斜 黑釉 德清黑釉 唐代黑釉 耀州黑釉 河南黑釉 宋代建盞 宋代墨定 磁州黑釉 山西黑釉 遼代黑釉 金元黑釉 永樂黑釉 康熙烏金釉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青釉 原始青瓷 漢晉青瓷 隋代青釉 越窯·秘色瓷 柴窯 耀州窯 雨足郊原草木柔 青釉 玉碗盛來琥珀光 醬釉 摘盡枇杷一樹金 黃釉 春來江水綠如藍 綠釉 百般紅紫斗芳菲 紅釉 影落明湖青黛光 藍釉 為有源頭活水來 官釉 淡妝濃抹總相宜 色斑釉 四時佳興與人同 仿生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