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未來,日本東京。搖滾歌手雷茲突然宣布迎娶東英零——一個沒有實體的虛擬偶像。天才分析師科林·萊尼和少女歌迷琪雅·麥肯基分別從美國來到東京,各自展開調(diào)查。 一邊是霓虹閃耀的現(xiàn)實世界,一邊是變幻莫測的數(shù)字宇宙。搖滾明星、人工智能、少年黑客、癡心歌迷、走私販子、俄國黑幫……各色人物粉墨登場,一出好戲拉開帷幕。 一場驚世駭俗的二進制愛情 一段緊張刺激的邪典故事 一篇媒體時代的犀利預(yù)言 加入“賽伯朋克”開派宗師威廉·吉布森的東京大冒險 在二進制宇宙的霓虹舞池里 見證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偉大聯(lián)姻 雨果獎、星云獎、菲利普·迪克獎“三冠王”威廉·吉布森繼《神經(jīng)浪游者》之后又一力作! 一部B級電影范兒的科幻小說,有著昆汀·塔倫蒂諾式的荒誕情節(jié)和古怪趣味,想象力與畫面感無縫對接。 美式朋克搖滾+日系流行文化+港式喧鬧生活,三種生活方式大碰撞,火花四濺。威廉·吉布森犀利吐槽,參透光鮮娛樂圈背后的諸多怪現(xiàn)象。 讓“二次元住人”頂禮膜拜的預(yù)言書。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本書就預(yù)言了全息投影虛擬偶像在日本出現(xiàn)。十多年后,初音未來初試啼聲,征服宅男無數(shù)。
作者簡介: William Gibson [加]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1948— ):世界著名科幻小說家,“賽伯朋克”科幻流派宗師、“蒸汽朋克”科幻流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1984年,吉布森的《神經(jīng)浪游者》甫一出版,便將科幻小說三大最高獎項:雨果獎、星云獎和菲利普·迪克獎收入囊中,轟動一時。此后“賽伯朋克”作為一個嶄新的科幻小說類型被廣泛接受,并對后來的文學(xué)、影視和科技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吉布森的長篇“賽伯朋克”小說代表作有: “蔓生都會”三部曲 《神經(jīng)浪游者》(Neuromancer,1984) 《倒數(shù)歸零》(Count Zero,1986) 《蒙娜·麗莎超速檔》(Mona Lisa Overdrive,1988) “橋梁”三部曲 《虛擬之光》(Virtual Light,1993) 《虛擬偶像愛朵露》(Idoru,1996) 《明日之星》(All Tomorrow's Parties,1999) “藍色螞蟻”三部曲 《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2003) 《幽靈之國》(Spook Country,2007) 《零歷史》(Zero History,2010) 此外,吉布森還著有短篇小說集《全息玫瑰碎片》(Burning Chrome,1986),并與布魯斯·斯特林合著有世界首部“蒸汽朋克”小說《差分機》(The Difference Engine,1990)。 吉布森現(xiàn)居加拿大,仍在構(gòu)思著瑰麗的賽伯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