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蜀山劍俠傳(第五卷)


作者:還珠樓主     整理日期:2022-12-31 09:56:13

  "《蜀山劍俠傳》是一部神話小說,作者是還珠樓主李壽民。在烽火硝煙的抗戰(zhàn)時期,中國竟傳奇般地誕生了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蜀山》。這部中國神話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后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fā)展。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李善基(壽民)胸羅萬象,筆挾千鈞,在《蜀山[5]》中開創(chuàng)了世界上亙古未有最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梢灾蠓校乜梢韵品,山可以移走,人可以化獸,天可以隱滅無跡,陸可以沉落無影,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靈魂可以離體。"
  第一七五回
  圖解勤參 寸心通妙諦  飛云可捉 咫尺誤仙緣
  且不說李寧率領英瓊等前往峨眉凝碧仙府赴會。如今先補敘由戴家場分手出來的幾個本書中重要人物的事跡,以便歸入到峨眉開府盛典。下文繁妙節(jié)目甚多,日后俱可一一交代。
  這且不言。
  且說老英雄凌操的愛女、俞允中的聘妻女俠凌云鳳原是追云叟白谷逸的內(nèi)侄曾孫女。當白谷逸的妻子凌雪鴻在開元寺坐化時,對白谷逸同窮神凌渾的妻子白發(fā)龍女崔五姑再三囑咐說:“凌家仙根甚厚,五十年后必有子孫得道,務必代為留意。”后來,白谷逸算出應在云鳳的身上,便借眾仙俠大破戴家場之便,給煙中神鶚趙心源去了一封柬帖,命他到時開看,等白發(fā)龍女崔五姑一現(xiàn)身,便即將柬帖呈上去,說自己門下并無女弟子,請她務必克踐前言渡引云鳳。五姑此來,一半相助眾仙俠驅除異派,一半也是為了渡化侄曾孫女之事,當然照辦。
  云鳳本來心性高潔,向道甚誠,只為老父年邁,又鮮兄弟,不得已才許配俞允中。雖然允中英姿颯爽,武藝高強,又是世家子弟,堪稱佳婿,到底不是夙愿。及至和姓羅的結仇,避至戴湘英兄妹家中,先后遇見了好幾位劍仙俠士,大都飛虹百里,上下青冥,才知仙人也是人為,益發(fā)動了向往之心。幾次想和老父商量,就著這當前仙緣,投師學道,俱被阻止。
  云鳳無法,只好暗中背人去激允中,誰想允中十分癡情,也是執(zhí)意不肯。云鳳暗中甚是氣悶,原準備破了戴家場,拼死命苦求群仙接引,以死自誓,好歹也要了卻這層心愿。不想一出去便遇見假頭陀姚元,仗著一手神槍,剛要得勝之際,忽被姚元暗放瘟篁迷魂沙,冒起一股黃煙。云鳳聞著一股奇腥氣味,剛暗道得一聲:“不好!”立時中毒倒地,眼看死在姚元禪杖之下,多虧戴湘英趕來接應,一彈子將姚元右眼打瞎。凌操見愛女倒地,忙趕過去救時,倏地眼前一閃,現(xiàn)出一個白發(fā)婦人,就地下抱起云鳳,身形一晃,不見蹤跡。
  云鳳在迷茫中,微覺身子被人捧住,輕飄飄地憑空騰起,漸漸不知人事。等到醒來一看,己臥在一間極修整的石室以內(nèi),面前站定一個滿頭銀發(fā)、手柱鐵杖的婦人,正撫著自己滿頭秀發(fā)說道:“小孫孫,你能知我是誰么?”云鳳幼年便聽凌操說起自己家中曾祖姑成道的仙跡,一聽這等稱呼,把白發(fā)龍女崔五姑當成了凌雪鴻。適才曾為敵人毒煙暈倒,定是遇救到此。連忙下拜道:“你老人家可是五十多年前在開元寺坐化的那位曾祖姑么?”崔五姑道:“你曾祖姑業(yè)已兵解化去,又經(jīng)過了三十余年的流轉,才轉動托生,在蘇州閶門外七里山塘一個姓楊的漁人家里,不久便可相逢。我是你叔曾祖父凌渾的妻子白發(fā)龍女崔五姑。因你曾祖姑坐化時,曾再三向我和你曾祖姑父追云叟白谷逸說,凌家仙福尚厚,他年還有出世之人,要我三人隨時留意,渡化接引。日前你叔曾祖算出應在你的身上。今日打擂時,趙心源又拿著你曾祖姑父的書柬,請我渡你到此,先傳授你坐功劍法,日后再引進到峨眉門下。你叔曾祖日內(nèi)便去青螺峪驅除八魔,創(chuàng)立教宗,我本應相偕同去。只因你叔曾祖雖然道法高強,在各派劍仙中享有盛名,只是他還不算是玄門正宗,門下弟子異日均難免于兵解。昔日你曾祖姑便是吃了此虧。他性情又有些古怪,異日學成劍術,必不容你轉入峨眉。所以他本想將你帶往青螺,是我執(zhí)意不肯,才將你帶在這風洞山白陽崖花雨洞暫住。我先賜你一口玄都劍,按我所傳,每日虔心練習。我不時離此他去,每隔旬日,必來看你一次。此洞為昔日白陽真人學道之所,靈跡甚多,乃人間七十二洞天之一。內(nèi)洞壁上,有白陽真人遺留的圖解熊經(jīng)鳥伸,外具百物之形,內(nèi)藏先后天無窮變化。你只要勤加揣摩,以你天資,日久自能融會貫通。稍能有成,再下山去略積外功,便可持我柬貼,趁著峨眉開辟五府之便,前去拜師了。開府盛會,為時相距不遠。同門中身懷絕藝,道法高強之人甚多,你既是我引進之人,雖不能超越群倫,也須相差不遠。此事成敗,全仗你自己修為,毋負我的期許才是。不過此山遠在黔桂邊境,數(shù)千里山嶺雜沓,除了山北鐵雁沖黃獅寨一帶,略有多族雜居外,雖然風景奇麗,時為仙靈窟宅,但亙古以來,洪荒未辟,大澤深山,山魈木魅、蟲蟒怪異之類甚多;再加上此洞久傳藏有白陽真人一部針訣和兩匣芒餌,中間經(jīng)過許多異教中人來此搜掘,至今不曾發(fā)現(xiàn),連我也未知藏處,難免不再有人覬覦。我再賜你神針一枚,可隨心收發(fā),作為防身之用。你若有緣將真人遺物得到手中,足可助你數(shù)十年苦煉之功。可隨時留意,那就看你緣分如何了!痹气P聞言,不禁感激涕零,抱著崔五姑的雙膝叩頭不止。
  崔五姑笑道:“我知你向道心誠,今日正稱你的心愿,盡自傷心則甚?快起來!痹气P含淚起立道:“曾孫女蒙曾祖母天高地厚之恩接引到此,九死難報!只是爹爹年邁,并無子息,所生只曾孫女一人,平時甚是鐘愛,今見曾孫女失蹤,必然悲痛不止。還望曾祖母恩施格外,大發(fā)鴻慈,將他接引到此,即使修道無緣,也可朝夕侍奉,不知可否?”崔五姑笑道:“癡丫頭,你當修道成仙就這般容易嗎?此山已高出云表,你此時人在洞中,又服我的靈丹,還不覺得洞外罡風何等凜冽。常人到此,便即吹化。便是你,也須修煉四十九日之后,始能出洞游行。他一個暮中衰叟,到此怎能禁受,洞中食用之物俱所不備,你在數(shù)年內(nèi)還未必能服氣禁食。這四十九日中,尚須我給你采辦黃精松子之類充饑。自出取食,須待四九期滿,骨堅氣凝之后。他來豈非受罪?至于憂思愛女,在所難免,但已有人為之分說,決可放心。他此刻有俞、戴兩家留住款待,正好安樂。你只要有志向上,年余光陰,便能見面。你必將我的靈丹與他服食,縱難成仙,也可延年益壽。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圖這年余之聚,反分道心則甚?”云鳳不敢再說。
  當下崔五姑便命云鳳盤膝坐下,道:“你如此孝思,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學成,父女重逢。此舉省卻你苦功不少。須知此等仙緣,曠世難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淺嘗輒止!痹气P聞言悚然,恭謹領命。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門。云鳳只覺五姑的手微微在那里顫動不止,漸覺一股熱氣由命門貫入,通行十二玄關,直達涌泉,再由七十二脈周行全身,遍體奇熱難耐。云鳳只管凝神靜志,一意強忍。先時五內(nèi)如焚,似比火熱。半個時辰過去,方覺渾身通泰,舒適無比。忽聽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堅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場了。”接著又傳了云鳳坐功,說道:“你此時百脈通暢,百病皆除。日后運氣調(diào)元,可以毫無阻滯,后洞現(xiàn)有我適才采來的黃精,外有鐵釜一口,支石為灶,足供半月之糧,可照我法做去。半月后,我再來傳你劍訣。”說罷,取出一口長才二尺的寶劍和一根三棱鐵針,交與云鳳,傳了針的用法,說得一聲:“好自修為,行再相見!痹气P只見滿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知道洞外罡風厲害,不敢追出去看,只得望空拜倒,謝了大恩。先將那口劍拔出,錚的一聲,電光閃處,劍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氣侵肌。仙家異寶,果自不凡。神針無事不敢妄發(fā),也知是件寶物無疑。不由喜出望外。心里記著后洞壁間圖解和白陽真人靈跡,以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后洞叩了幾個頭,存著滿腔虔誠之心,往里走去。
  這洞共分前、中、后三層,只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云鳳見上下壁內(nèi)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料是前人發(fā)掘遺跡。走向洞壁盡頭,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無字跡。轉過碑后,才是后洞門戶,高只丈許。進門一看,洞內(nèi)異常黑暗陰森。云鳳原有內(nèi)家武功,目力曾經(jīng)練過,仔細定晴尋視,依稀略能辨出一絲痕影,還是看不清楚。洞中仿佛比前、中二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著許多長短石柱外,并無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間一看,那圖解也只影影綽綽,有些人物痕跡,用盡目力搜查,不見一字。僅在東南角尋到一堆黃精、松子和那一口鐵釜,心中未免覺著有些美中不足。孤零零坐在當中石墩上,只管出神尋思,也不想弄吃的。暗忖:“曾祖母既說圖解為用甚大,必非虛語。這一點點人物立坐飛躍淡影,不見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叫人怎生索解?如不從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說自己汗顏,曾祖母必當自己不堪造就,負了期許,也許就此罷手,豈不誤了仙緣?”想了一陣,又往四壁注視一陣。那飛躍屈伸之狀,還可照著內(nèi)行功夫依式學樣,偏生坐像最多,十九一式,即使看得清楚,也無從下手學習。似這樣起坐巡行,過了好些時候,老是尋不出一點線索,不由著起急來。越著急,覺著洞中越更黑暗。末后把氣沉下去,閉了雙目,略微定了定神,把心一橫,暗罵:“好容易遇上這等仙緣,偏又資質(zhì)這等愚下。如不悟出壁間圖解用意,誓以身殉!反正曾祖母要過了半月才來,無須急在這時,何不先照她所傳煉氣之法,勤加練習,緩些時再去參悟?”想到這里,便將雙膝一盤,冥心用氣,打坐入定。等到做完功課起身,也不知是甚時候,只覺身輕骨健,神清氣爽。睜眼一看,洞中也沒有初進來時黑暗,壁間圖解隔老遠便能稍稍辨認。這才稍悟虛空生白之理。適才是由明入暗,滿腔欲望,心盛氣浮,所以看不大見。此時坐功之后,矜平躁釋,神清志寧,便好得多。以后勤加練習,定能視暗如明。只要圖像能一目了然,無須尺尋寸視,縱無字跡注解,多少總要體會出一些道理。不禁轉憂為喜,益發(fā)奮勉不置。
  云鳳自從戴家場遇救,到此已有一天多時間未進飲食,這時心里一寬,方覺腹饑。走向壁角置釜之處,一面先剝了松子入口。猛又想起仙人點化,往往示意于不知不覺之中。前洞盡有光明方便所在,這鍋灶偏生安置在后洞最黑暗的地方,看似無關,定非尋常,說不定又含有深意,且莫去動它。一面隨手取了一根黃精,咬了一口,覺著苦澀。見其中還雜有許多山芋,打算煮熟了吃,釜旁柴禾頗多,也有火種,只是無從尋水,出洞又畏罡風。只得用身帶的一把小刀削些胡亂生吃了一頓。吃完起身,又向壁間尋視,除看得比前清楚外,仍無所得。一心苦練,洞中又無床榻被蓋,索性不睡,徑去石墩上二次打起坐來。做完一次功課,異常舒散;蚴浅孕┥接蟆ⅫS精、松子之類,又去打坐入定。似這樣做過了十幾次功課,始終未曾離開后洞。洞中黑暗,不分晝夜,算計時候,約有三天光景。因是潛心一意,勤苦參修,再加天資穎異,夙根深厚,進境極快。但云鳳本人尚不知道,只覺心智空明,耳目分外靈敏而已。
  有一次,剛剛入定醒來,偶看壁間圖解,格外比前清晰,知是打坐之功。自忖:“再有數(shù)日,只要按著曾祖母所傳坐功,能在一次中將氣機運用純熟,通行逆關,過了十二周天,做到她老人家所說境界,便可照著壁間圖解,不問悟出門徑與否,一一試練了。”正自尋思,微聞水聲滴石,靜中聽去,分外清楚。細一留神,聽那水聲竟出自那塊打坐的石墩之下。
  云鳳連日用功,除吃些山糧外未進滴水,也未行動過一次,忽然聽得水聲,不禁思飲。心想:“洞中靈跡甚多,除壁間圖解外,也曾仔細搜索,并無所見。石墩下面是實是虛,怎未想到移開一看?這水聲好似時近時遠,石墩又大,莫非下面還蓋有洞穴不成?”想到這里,走近前去,兩手搬著石墩往前一拉,竟能移動,連忙運足平生之力,一陣搬移,移開二尺來遠近,漸漸發(fā)現(xiàn)穴口,心中大喜。等到石墩移向一旁,再看全穴口,比石墩只稍小一圈。低頭往穴里一看,水聲已住。那穴道由前往后,斜行下去,看去雖然很深,不過斜徑陡些,并非直落無際。有了著身之處,自信從小練就一身輕功,還可提氣貼壁上下。略微歇了歇,振起精神,將真氣往上一提,身坐穴口,伸足入穴,背貼著那滑削陡險的穴壁,緩緩往下溜去。
  快要到底,才將氣一舒,放快了勢子。等到腳踏實地一看,地方不大,石筍林立,均甚粗大。石壁沒有上面平整,到處都是孔竅洞穴,仍有不少發(fā)掘過的痕跡。再一細尋那水聲之處,只在一聲形如槎丫的奇石上面洞竅里有一線流泉,涓涓下滴。想是年代深遠,水滴石穿,已成了一個尺許方圓的水坑。水與地平,也不溢出。用劍一探,不能到底,仿佛很深。張口就著泉流一嘗,竟是甘冽異常。心想汲些上去,又沒盛水的東西。如若上去,將那口鐵釜搬下來盛,又恐拿著東西,走這樣滑削的穴壁,下來容易,上去卻難。想了想,無計可施。一心想吃點熟東西,只得取下身披的肩中,先放在水坑里洗了個凈,就著那涓涓細流,將它浸濕。再脫去上身衣服,放在石上,以免弄濕了沒有換的。一切準備停當,口含濕衣,走向穴壁。仍是背貼著壁,將頭往上略伸,手足向壁,施展輕身功夫,一提氣飛也似往上游去,一會到頂。出了穴口,奔向釜前,將中一陣擰絞,居然有一碗多水。左右閑著無事,穴底溫暖如春,也不嫌麻煩,一連上下三次,才湊了有半釜子水。就石上晾起肩中,將脫去的衣服著好。一面生火,一面削芋放入釜中去煮。不消片刻,水開芋熟,香味撲鼻。取出一嘗,不但那芋甘芳酥滑,連湯也是清香甜美,益覺適口異常。盡情大嚼之余,不覺吃多了些。
  云鳳連日吃了許多冷東西,在前又服了崔五姑的湔洗腸胃的靈藥,藥力早已發(fā)作,又幾天沒有行動,被熱湯熱食一沖,不一會,忽然腹痛如絞?治鄯x了洞府,洞外罡風厲害,強忍著跑出洞去,擇一僻靜山石后面,剛一蹲下,便如奔流奪門,不可遏止。等到站起身來,積滯全消,頓覺身子一輕,五內(nèi)空靈。細看當前景物,置身已在白云之上。四外高峰微露角尖,俱在腳底。正當中午時分,天風冷冷,仿佛甚勁,但是一毫也不覺冷。偶一低頭,見崖下面長著許多奇木異卉。向陽一面,有一處黑沉沉的,似有洞穴,當時未有意去看。閑眺了片時,徑回洞中,去做功課。坐時覺著一縷熱氣由丹田起來,緩緩通過十二玄關,直達命門,然后又順行下去,與崔五姑傳授時手按命門的情況相似。知道第一層功夫業(yè)已圓滿。坐罷睜眼一看,全洞光明,無微不矚,不禁狂喜。壁上圖解,連日來已是越看越顯。云鳳打定主意,只是練五姑所傳功課,一直未去理它。
  這次做完功課,見四壁人物鱗介飛潛動躍之形,不特神態(tài)如生,竟悟出自東壁起始,個個俱似有呼應關聯(lián)。一數(shù)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個圖形。暗忖:“這圖解分明按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么少了一個?”四外又無殘缺之痕,再四揣摩不出。反正無師之學,全仗自己用心試習,并不深知玄妙,且試試再說。便決計從東壁許多圖像起,照樣練習起來。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俱都跌坐朝前。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nèi)視,首微下垂。
  第二個頭略正些,態(tài)甚安閑。以下的十個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樣處。云鳳雖猜是坐功次序,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個圖像,飛潛動靜,無一雷同。這起首十二個,除頭一個首略俯,算是坐功起始,調(diào)息時的姿態(tài)外,后面這十一個既無甚姿態(tài),要它何用?定有深意在內(nèi),只是自己心粗,沒有看出它的異處。她定了定神,再仔仔細細察看那十一個圖像的同異之點。除面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休說姿態(tài)相同,連服裝和那衣紋都是一個樣式畫出似的,想不出個道理來。后來一想,這也許是當初真人門下練圖解的十二個弟子,也未可知?幢谏先诵,一共不足二十,除這十二個有衣冠外,余者均是赤著身子,所料或者不差。
  想了想,把初意略微變更,便舍了這十二圖像,暫且不學,竟從第十三個圖像開始學習。其實云鳳如按初定主意,不問三七二十一,竟從頭一圖學起,日子一久,自可悟出玄門上乘大道。只為天資過分聰明了些,心略一活動,這一改主意,反倒舍近求遠。等把壁間圖解學完,悟出走錯了路,已該是下山時候,無暇虔修。日后到了峨眉,不能與三英二云比肩,仍要隨定一輩道行略次的同門,在左元洞內(nèi),苦練三百六十五日。差一點便和雷、楊等人同樣走火入魔,白費多年的辛苦。這且不提。
  十三圖起,盡是些人物烏魯各式各樣的動定狀態(tài)。云鳳便照著上面熊經(jīng)鳥伸,一一練習起來。先只是打算照本畫符,以為不知怎么難法。原擬每次功課完畢,每一像學上幾次,不問有效無效,能通與否,先練習上十多次,再挨次往下練去。反正不惜辛苦,把這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練完,看是如何,再作計較。及至照圖才練了兩式,便覺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朕兆,不禁心里頭怦怦跳動。連飲食都顧不得用,照式勤練不已。第一日連著幾次,練了二十余式。坐完了功課便練,練完又坐,雖已入了悟境,尚不能將各式融會貫通。等到第三日過去,已會了百十來式。有一次練完,試照幼年在家練習武功之法,將各式先挨次連貫如打拳般練了一遍。然后又顛倒錯置,再練一遍。練時猛覺氣機隨著流行,和坐功時相仿,益發(fā)狂喜。不消十來天的工夫,壁間圖像俱已練到。雖然只知依樣葫蘆,不能深悉其中微妙,對于運氣功夫,卻是已有進境。
  崔五姑去時,曾說每隔旬日,必來看望一次。這日云鳳做完功課,一算日期,已有半個多月,五姑說來傳授劍法,并未來到。可是洞角所留的食糧,看去還是那么多,絲毫不見減少。起初只顧每日苦練,沒有注意到此,這時一經(jīng)想起,覺著奇怪。暗忖:“神仙決不打謊語,但是飛行絕跡,來去無蹤。”一想到這里,便留了神,將所余食糧,分別估了數(shù)目,打了記號,照自己每日食量一估,還敷月余之用。過了兩三天,一查看竟少了些。尤其是自己最喜煮來吃的山芋,一根無存,好生后悔,不該暗破玄機,又去打甚記號。
  光陰易過,云鳳在白陽崖花雨洞中,不覺過了一個多月,五姑始終未見一臨,眼看著食糧將罄。喜得那日五姑曾說四九期滿,便可出洞覓食,如今相隔已無多日。洞外罡風凜冽,日前也曾試過兩次,除風力稍勁外,并無所說之甚。連日忙著用功,僅在洞前稍立,偌大一座仙山,俱未涉足。再過兩日,如五姑還不見到,便準備在本洞左近,先采辦一點食糧存儲,省得用完之后,急切無處采辦。雖然仙法未得傳授,好在自己原有一身武藝,又有一口仙家寶劍,還有那根神針防身,縱遇山魈木魅,自信尚能應付。出家人山居修道,一切艱危災害,原所難免,也怕不了許多。
  正在沉思,偶望壁間圖像,個個姿態(tài)生動,仿佛欲活,仙人手筆果是靈奇,越看越出神。猛然想起自己曾將三百五十二像一口氣連貫習完,覺著與坐功真氣運行流替雖有動靜之分,但殊途同歸,并無二致。五姑去時未傳劍法,正苦無法練習,何不用這口仙劍,照著壁圖也試它一試,看是如何?萬一也和上次一般,悟出些道理來,豈非絕妙?云鳳想到就做,當下拔出那口玄都劍,按著圖形,參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擊刺縱躍起來。頭兩次練罷,得心應手,頗能合用。只因圖形部位變化不同,有的式子專用右手便難演習,非換手不可。如真照了樣做去,到時勢非撒手丟劍不可,覺著有些美中不足。練到十次以上,動作益發(fā)純熟。快練到一百零三式時,又該兩手交劍,才能過去。心想強它一強,看看有無別的解法。心里雖這么想,身法并未停住,就這微一遲疑之際,已然練到那一式上。這中間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鳥之形,大半都是爪翼動作,并無器械。云鳳用劍照式體會,都能領悟用法。
  那一百零一、零二兩式:一個是飛鷹拿兔,盤定下矚;一個是野鶴沖霄,振翼高弿。一上一下,本就不易變轉,偏生一百零三式單單是個神龍掉首,揚爪攫珠之形。云鳳先將身縱起,右手持劍,去伐飛鷹右爪,作勢下?lián)。剛一落地,倏又縱起,去學第二式。因第一式未悟出著力之點,只知橫劍齊眉,卻伐鶴的右翼,如要跟著提氣飛身回首旁擊,格于圖中形勢,非兩手換劍不可。當時略一慌亂,想變個辦法,只顧照式練習下去,不料那些圖形一式跟著一式。云鳳急于速成,動作又快,身在空中,剛照式一個翻騰,猛見眼前寒光一閃,自己的頭正向手中寶劍擦去。這時云鳳的劍原是用虎口含著,大、二、中三指按握劍柄,平臥在手臂之上,再想換式將劍交與左手,已是無及。情知危險萬分,心里一著急,就著回轉之勢,右手一緊,中指用力照著劍頭一按,同時右臂平斜向上,往外一推,那口劍便離了手,斜著往洞頂上飛去。云鳳身子已盤轉起來,見劍出了手,心里一驚。這些動作每日勤練,非常純熟,不知不覺中照著龍蟠之勢,身子一躬一伸,便凌空直穿出去。她原是一時手忙腳亂,想將那脫手的劍收回來。誰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氣功已經(jīng)練到擊虛抓空境地,平日獨自苦練,尚無覺察,忽然慌亂中的動作,竟然合了規(guī)矩,這一來恰好成了飛龍?zhí)街橹畡荨?br/>  說時遲,那時快,劍又是口仙劍,既發(fā)出去,何等迅速。照理云鳳只是情急空抓,萬不料手剛往前一探,那股真氣便自自然然到了五指。猛覺手中發(fā)出的力量絕大,那劍飛出去快要及頂,竟倒退飛回,到了手中。能發(fā)能收,大出意料之外。且喜人未受傷,連忙收式落地。暗忖:“那劍明明脫手,怎會一抓便回?好生奇怪!”后一想:“連日苦練,只覺真氣越練越純,也不知進境深淺,壁間圖解是否可與劍法相合。難道這么短的時日,已可隨心收發(fā)不成?”想著想著,試將劍輕輕往前一擲,跟著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來。歡喜了一陣,該是進食的時候,一查食糧,所余已是無多。一時乘興,帶了那口玄都劍和飛針,徑直出洞,去尋覓食糧。
  到了洞外一看,恰值云起之際,離崖洞數(shù)丈以下,只是一片溟漾,暗云低壓,遠岫遙岑,全都迷了本來面目,不知去向。崖洞上面,照例常時清明,不見云雨,這時也有從云層中掙出來成團成塊的云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離,別有一番閑遠之致。云鳳先見下面云厚,雖然前幾日看出一條方向路徑,到底不曾親身經(jīng)歷過,怎敢冒昧穿云而下。方自有些遲疑,忽然一團雪也似的白云從崖下飛起,緩緩上升,往身旁飄來。覺著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陣風過,那云已是升高丈許,往前飛去。云鳳一撈,撈了個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這風一吹,不但這團孤云飛行轉速,便連下面的云海也似鍋開水漲,波卷濤飛,滾滾突突,往上涌來,轉瞬之間,已與崖平。云鳳只顧縱身捉云,忘了存身之處已離崖邊不遠。剛將身縱起,見那云突又前移,暗罵:“云兒也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將你捉住才怪。”不便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學來的解數(shù),往前一探,又懸空飛出了兩三丈遠近,恰好將那云團雙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
  猛一低頭,見腳底云濤泱奔,浩瀚無涯,哪里還有著腳之所。知是一時疏忽,已經(jīng)縱在崖外,不禁大驚,急切間想不出好主意。等到想起提氣盤空,凌虛回旋,身子已墜入云層之中,睜眼不辨五指,哪里還來得及。又不知腳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著膽大心靈,立時變了方法,把氣緊緊提住,隨時留神著腳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勢略緩,只要覺著腳一挨著實地,便可站定。正落之間,漸覺涼風侵肌,冷云撲面,周身業(yè)已濕透。正猜云中有雨,猛聽云底下風雨大作,聲如江濤怒吼,四周的云越暗,水氣越厚,幾如浴身江河之中。約有頓飯光景,才將這千百丈厚的云層穿過,風雨之聲,也越發(fā)聽得真切。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為終年上面有云封蔽,尚未見過它的形勢。身子正從狂風暴雨中飛落,離地少說也有數(shù)十丈高下,一旦失足,萬想不到下落這么低速。自己如非在洞中練習了這四十多日圖解和坐功,一旦自天墜地,直落千丈,還不是個粉身碎骨么?想到這里,好生害怕心寒,哪敢絲毫怠慢。先將氣一舒,使其速降,轉眼離地只有十來丈,才忙將氣重新提住。緊接著再做出一個俊鶻盤空之勢,以便覓地降落。





上一本:蜀山劍俠傳(第七卷) 下一本:蜀山劍俠傳(第四卷)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蜀山劍俠傳(第五卷)的作者是還珠樓主,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