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白樺林源于四十八年前我在內(nèi)蒙古免渡河農(nóng)牧場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1960年到1966年我在這片農(nóng)場當過牧羊人和擠奶工,也曾參與過出牧。一方面對冬季惡劣的氣候和牧人單調的生活了解甚深;另一方面對遠離居民點的、沒遭受人為破壞的原始自然風貌的秀美也十分地眷戀。肆虐的暴風雪,單身大通鋪上光棍們的葷段子,和緩起伏的山嵐,山麓上的白樺林,繁花似錦的草甸子,九曲回腸的河套,熱騰騰的手扒肉,香噴噴的鮮牛奶,騎馬飛馳于草原的快慰與刺激,以及擠奶工用噴射的奶注互相攻擊的嬉戲喧鬧等等。這些自然與生活的元素一直在我腦海里蕩漾,幾十年過去也沒平息?傁氚堰@些雖拙樸但也令人回味的經(jīng)歷寫出來,使人們知道那偏遠的地區(qū)的風貌,了解那不為人所關注的人群的生活真相!鹅o靜的白樺林》就這樣的誕生了。 小說的情節(jié)都是虛構的,人物也都是虛構的。但它的社會背景和自然風貌卻是真實的。小說的骨干情節(jié)和細節(jié),源于那個充滿真情和也飽含辛酸的時代,源于可愛的大興安嶺,源于廣袤的呼倫貝爾草原,源于免渡河地區(qū)的山川草木,源于那些粗獷但卻樸質的牧人。 2014年8月上旬,我重游故地,來到離別四十八年的呼倫貝爾地區(qū)。起因只是老伴一句話:“只聽你講什么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怎樣美麗,可我從來沒去過呀!” 此行本意是滿足老伴的好奇心,讓孫女實地觀賞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幽深神奇和呼倫貝爾草原的寬廣秀美,同時也有讓她們看一看我當年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是多么貧窮落后,借機抒發(fā)我現(xiàn)今的躊躇滿志的心態(tài)。然而,讓我倍感意外和驚喜的是書中所抒發(fā)的夢想都已成為現(xiàn)實:高產(chǎn)的大農(nóng)業(yè),科學放牧,山嶺為森林所覆蓋,茂盛的草原上散布著牛羊群,河水清澈見底,農(nóng)牧民的高收入。一路聞所見融匯在一起,驗證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祖國富裕了,祖國強大了。 衷心地祝福祖國更加富裕強大! 徐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