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燈的使者》里,我們讀到不僅僅是圍繞《今天》那批有理想、有才華的詩人作家的故事,還能通過不同作者的手筆感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氣氛,六十年代的氣氛、七十年代的氣氛和八十年代的氣氛,以及這三個十年之間的不同。 這些氣氛貫穿始終,讓你產生幻覺,讓你經歷一次奇特的時間錯位,眼前的實實在在一下子變得有點不真實,好像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了個空,你突然對眼前熟悉的事物產生懷疑,不由得問:比起詩人和他們的朋友所經歷的一切,我們當下的日常生活是否更真實?總體來看,這本集子像是一種自覺的寫作嘗試;而通常意義上的歷史文獻并不刻意經營寫作。 《持燈》的寫作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現(xiàn)代文學史一貫的前提和假設,因為它所代表的傾向是另一類的歷史敘事,一種邊緣化的文學史寫作。
作者簡介 劉禾,哥倫比亞大學終身人文講席教授。199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學界、藝術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古根漢獎。研究領域為比較文學、現(xiàn)代中國文學、帝國的文化政治以及新媒體。英文學術專著也括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095年),Token of Exchange(編著,杜克大學出版社,1999年),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與Judith Zeitlin合編,哈佛大學東亞中心出版,2003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學出版社,2004年);中文著作有《語際書寫》(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年: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等。
目錄: 序言 劉禾 第一編 昨天 詩的往事 齊簡 十三路沿線 田曉青 《今天》與我 徐曉 未完成的篇章 鄭先 1970-1978北京的地下詩壇 多多 彭剛 北島 白洋淀瑣憶 宋海泉 生活、書籍與詩 舒婷 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 阿城 心中的郭路生 何京頡 郭路生在杏花村 戈小麗 郭路生 崔衛(wèi)平 永遠的五月 徐曉 無題往事 徐曉 國槐:悼郿英 一平 為了告別的紀念:獻給趙一凡 一平 第二編 今天說昨天 北島訪談錄 劉洪彬(整理) 芒克訪談錄 唐曉渡 彭剛、芒克訪談錄 亞縮、陳家坪 鄂復明訪談錄 亞縮等 李南訪談錄 亞縮、陳家坪 馬佳訪談錄 亞縮、陳家坪 林莽訪談錄 亞縮、陳家坪 王捷訪談錄 亞縮、陳家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