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不似春情。核卧~中的人生百味》中“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后不知斜日晚”的情景雖從過去持續(xù)到了今天,但清醒后卻是更大的醒悟:時光的流走也帶走了生命,“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人生的速朽是不容置辯的事實。聽雨是人生開心事,晚唐韋莊寫《菩薩蠻》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本故呛蔚鹊臑t灑,何等的讓人羨慕。不過,煩惱也還是有的,你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鄧喬彬,男,漢族,廣東珠海(原屬中山)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1943年10月生于重慶,10歲后定居上海。1962年考入華東師大物理系,次年轉(zhuǎn)讀中文系二年級,1967年畢業(yè),因“文革”推遲一年離校參加工作。1978年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讀研究生,1981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留系任教,先后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調(diào)暨南大學,領(lǐng)銜創(chuàng)建古代文學博士點。從事唐宋詞與詞學批評、詩學、文藝與文化、畫論與繪畫、20世紀古代文學學術(shù)史研究。已出版論著逾600萬字,編著逾200萬字。1996年獲國務院所頒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被評為南粵優(yōu)秀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