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夢想與路徑


作者:梁由之主編     整理日期:2016-12-31 12:29:58


  溫故知新 全景呈現(xiàn)百年中國的豐富與曲折
  繼往開來 為未來走向提供清晰切實的參照
  《夢想與路徑》全書約175萬字,得作者近200人,文章256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藝術(shù)、教育、科學(xué)、法律、軍事、外交、倫理、宗教、新聞、出版……等諸多層面,幾乎無遠弗屆,靡所不包。遴選時文質(zhì)并重,注意展現(xiàn)時代特征與個人風(fēng)格。務(wù)必言之有物,一摑一掌血,兼具文本意義。同時確保局部與整體的豐富、駁雜、飽滿和平衡。選文時間界限是1911—2011年間,次序按年份先后排列——如是又有了些許編年史的意味。作者身份千差萬別,百無禁忌。每位作者入選文章少則一篇,至多五篇,盡量在充分覆蓋的同時,又突出重點。因篇幅所限及其他原因,部分文章予以存目。大抵一編入手,百年煙云過眼,精粹在握。
  1911年發(fā)生的革命,是中國歷史的一大轉(zhuǎn)折。為了紀(jì)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述往事,思來者”,梁由之先生編選了這一部《百年文萃》。除了正文,《百年文萃》還包括作者簡介、簡要述評及原始出處三部分。從原始出處不難看出,一百年來的主要報刊,幾乎被搜羅殆盡。梁由之想盡量做到客觀、全面,同時個人色彩與傾向性又極其鮮明。他的苦心和善意,他的剽悍和無奈,歷歷可見。至于作者簡介和簡要述評,更是由之和他的助手們最為經(jīng)心著力之處,臧否月旦,審慎精當(dāng),很見功力,與正文交映生輝。它能夠竣工和面世,使我很覺欣慰。
  ——朱正
  百年文萃,做的正是這樣一項保持記憶,又不斷溫習(xí)先賢所思的工作。它猶如一條思考的長河,從1911年的源頭,流淌到2011年的河段。百年之流變,波瀾起伏,歷歷可尋。收羅的文獻,五光十色,精彩紛呈。尤其最近30年的文章,脈絡(luò)分明,記憶猶新,既可作為回望歷史的參考,更可為未來的路徑選擇提供寶貴的借鑒。
  ——劉蘇里 作者簡介
  主編梁由之,20世紀(jì)60年代中期出生,楚人,居粵多年。興趣廣泛,尤好音樂、歷史、軍事、金融投資和旅行。2005年開始在天涯社區(qū)敲發(fā)文字,2006年起在《讀庫》等平面媒體發(fā)表文章。其《紅塵冷眼》《風(fēng)雨江山》《百年五牛圖》《謀士群研究》等系列作品,影響巨大,廣受歡迎。

目錄:
  序一(朱正)?i
  序二(劉蘇里)?iii
  1911
  黃侃: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1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2
  王國維:《國學(xué)叢刊》序?4
  梁啟超:收回干線鐵路問題?7
  梁啟超:學(xué)與術(shù)(存目)?16
  1912
  黃遠生:借款內(nèi)脈之解剖(節(jié)選)?17
  梁啟超:致康有為書?20
  康有為:共和政體論(存目)?22
  1913
  宋教仁:代草國民黨之大政見?23
  嚴(yán)復(fù):說黨?29
  康有為:孔教會序?37
  章太炎:駁建立孔教議?42
  1914
  嚴(yán)復(fù):《民約》平議?46
  杜亞泉:個人之改革?52
  王鈍根:《禮拜六》出版贅言?56
  王國維:《流沙墜簡》序?57
  1915
  梁啟超: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63
  陳獨秀:敬告青年?72
  楊度:君憲救國論(存目)?77
  1916
  邵飄萍:北京特別通信(九)
  ——嗚呼議員之怪狀,嗚呼民國之前途如何?78
  李大釗:憲法與思想自由?80
  蔡鍔:口授遺囑?85
  1917
  胡適:文學(xué)改良芻議?86
  吳虞: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94
  陳獨秀:文學(xué)革命論(存目)?98
  1919
  魯迅:隨感錄四十八?99
  陳獨秀: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01
  葉圣陶:女子人格問題?103
  蔡元培:致《公言報》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
 。ǜ搅旨偂吨虏铁Q卿太史書》)(存目)?108
  1920
  蔡元培:洪水與猛獸?109
  陳獨秀:新文化運動是什么??110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xué)(存目)?114
  李大釗:由經(jīng)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存目)?115
  楊銓:托爾斯泰與科學(xué)(存目)?116
  1921
  孫中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17
  1922
  胡先骕:說今日教育之危機?118
  周作人:思想界的傾向(附胡適《讀仲密君思想界的傾向》)?124
  李璜:社會主義與社會?127
  丁文江:玄學(xué)與科學(xué)——答張君勱
 。ǜ綇埦齽辍度松^》, 演講)(存目)?132
  吳稚暉:一個新信仰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存目)?133
  1924
  釋太虛:東洋文化與西洋文化?134
  1925
  魯迅:過客?138
  魯迅:燈下漫筆?143
  蔡元培:中國現(xiàn)代大學(xué)觀念及教育趨向?148
  章士釗:評新文學(xué)運動?153
  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157
  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fā)見之學(xué)問(存目)?163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xué)的基礎(chǔ)(存目)?164
  1926
  梁實秋:現(xiàn)代中國文學(xué)之浪漫的趨勢?165
  梁啟超:我的病與協(xié)和醫(yī)院?178
  張季鸞:本社同人之志趣?181
  王世杰:中國妾制與法律?183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存目)?187
  1927
  陳布雷:告黃埔同學(xué)書?188
  張季鸞:蔣介石之人生觀?196
  1928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198
  陶希圣:中國社會到底是什么社會??206
  1929
  陳寅。呵迦A大學(xué)王觀堂先生紀(jì)念碑銘?220
  羅隆基:論人權(quán)?221
  陳獨秀:告全黨同志書?234
  梁實秋:論思想統(tǒng)一?247
  王云五:印行《萬有文庫》緣起?253
  1930
  張季鸞:對于言論自由之初步認識?255
  陳寅。厚T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上冊審查報告?257
  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259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存目)?268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存目)?269
  1931
  張季鸞:《大公報》一萬號紀(jì)念辭?270
  胡適:追悼志摩?274
  王造時: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
  ——中西接觸以后的政治變化?280
  羅隆基:論中國的共產(chǎn)——為共產(chǎn)問題忠告國民黨(存目)?296
  潘光旦:優(yōu)生的出路(存目)?297
  1932
  陳寅。厚T友蘭《中國哲學(xué)史》下冊審查報告?298
  1933
  林語堂:論談言論自由?300
  陳序經(jīng):教育的中國化和現(xiàn)代化?304
  陳寅。号c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311
  晏陽初:在第一次鄉(xiāng)村工作討論會上的報告?316
  張素民:中國現(xiàn)代化之前提與方式?320
  楊幸之:論中國現(xiàn)代化?324
  蔣廷黻:革命與專制?334
  汪精衛(wèi):自述?338
  丁文江:評論共產(chǎn)主義并忠告中國共產(chǎn)黨員(存目)?341
  李劍農(nóng):聯(lián)省自治運動與南北各軍閥的混戰(zhàn)(存目)?342
  1934
  丁文江:公共信仰與統(tǒng)一?343
  丁文江: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346
  丁文江:我的信仰?349
  錢端升:民主政治乎?極權(quán)國家乎??352
  蔣介石:新生活運動綱要?362
  張季鸞:歸鄉(xiāng)記?372
  魯迅:憶韋素園君?378
  薩孟武:梁山泊的社會基礎(chǔ)?383
  陳序經(jīng):全盤西化的理由(存目)?390
  1935
  瞿秋白:多余的話?391
  周作人:岳飛與秦檜?411
  林語堂:今文八弊?413
  梁漱溟:鄉(xiāng)村建設(shè)理論(節(jié)選)?420
  盧作孚:和諧運動的具體意見?433
  陳之邁:民主與獨裁的討論?438
  張佛泉: 民治“氣質(zhì)”之養(yǎng)成?444
  王新命:全盤西化的錯誤(存目)?450
  1936
  魯迅:答徐懋庸并關(guān)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451
  趙一曼:遺書?459
  張季鸞: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460
  1937
  蔣介石:廬山抗戰(zhàn)聲明?463
  1938
  蔣百里: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466
  1939
  錢穆:《國史大綱》引論(附《國史大綱前言》)?483
  1940
  雷海宗:歷史警覺性的時限?503
  陳寅。骸睹骷镜崆鸾炭肌沸?506
  陳獨秀:我的根本意見?508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存目)?512
  1942
  王實味:野百合花?513
  丁玲:“三八節(jié)”有感?519
  丁玲:風(fēng)雨中憶蕭紅?522
  豐子愷:懷李叔同先生?526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存目)?531
  1943
  湯用彤:文化思想之沖突與調(diào)和?532
  陳銓:“五四”運動與狂飆運動?536
  龍季子:實行工業(yè)化的條件?542
  1944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549
  周作人:甲申懷古?565
  聶紺弩:明末遺恨?568
  馮友蘭:別共殊?569
  趙超構(gòu):延安一月(存目)?577
  1945
  《新華日報》社論:新聞自由——民主的基礎(chǔ)?578
  成舍我:我們這一時代的報人?582
  1946
  聞一多:八年的回憶與感想?586
  郭沫若:論郁達夫?590
  蕭公權(quán):圣教與異端
  ——從政治思想論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中的地位?596
  儲安平: 我們的志趣和態(tài)度?608
  徐鑄成:記者節(jié)上的講話?612
  1947
  儲安平:中國的政局?614
  傅斯年:這個樣子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623
  1948
  蕭乾:自由主義者的信念——辟妥協(xié)騎墻中間路線?628
  胡適:自由主義?633
  瞿同祖:中國法律之儒家化?638
  1948
  《人民日報》社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652
  1950
  劉少奇:關(guān)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存目)?655
  1951
  毛澤東:應(yīng)當(dāng)重視電影《武訓(xùn)傳》的討論(存目)?656
  1953
  徐復(fù)觀:學(xué)術(shù)與政治之間?657
  1954
  李希凡、藍翎:關(guān)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存目)?664
  胡風(fēng):關(guān)于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存目)?665
  1955
  殷海光:民主底試金石?666
  1956
  《人民日報》社論: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675
  鐘惦棐:電影的鑼鼓?679
  1957
  錢鐘書:《宋詩選注》序?683
  鐘叔河: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條(附《錯就錯在要思想》)?698
  馬寅初:新人口論(存目)?706
  費孝通: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存目)?707
  《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么?(存目)?708
  1958
  張春橋:破除資產(chǎn)階級的法權(quán)思想(存目)?709
  柯慶施:乘風(fēng)破浪,加速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新上海! (存目)?710
  1959
  胡適:容忍與自由?711
  譚其驤:論曹操?715
  沈云龍:黃克強與陳英士(存目)?725
  1960
  殷海光:給雷震先生的一封公開信?726
  1962
  鄧拓:王道和霸道?732
  李濟: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存目)?735
  1965
  殷海光:自由的倫理基礎(chǔ)?736
  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存目)?766
  1966
  《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767
  毛澤東:給江青的一封信(存目)?770
  遇羅克:出身論(存目)?771
  1971
  林立果、周宇馳、于新野(執(zhí)筆)、李偉信:571 工程紀(jì)要(存目)?772
  1973
  顧準(zhǔn):從理想主義到經(jīng)驗主義(存目)?773
  趙元任:談?wù)劃h語這個符號系統(tǒng)(存目)?774
  1975
  陳敏之:送別——在顧準(zhǔn)身邊的最后一個月(存目)?775
  1977
  白先勇:《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回顧與前瞻?776
  1978
  《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存目)?785
  1979
  李洪林:讀書無禁區(qū)?786
  王春瑜:“萬歲”考?791
  余光中: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796
  1980
  聶紺弩:七十年前的開筆?807
  余光中:繆斯的左右手——詩和散文的比較(存目)?811
  陳旭麓: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存目)?812
  金觀濤、 劉青峰:中國封建社會的結(jié)構(gòu):一個超穩(wěn)定系統(tǒng)(存目)?813
  1981
  黃裳:海濱消夏記?814
  葉圣陶:我呼吁?821
  1982
  何兆武、何高濟:《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譯者序言?824
  唐鳳樓:我和“阿詩瑪”的悲歡(存目)?841
  1983
  徐梵澄:星花舊影——對魯迅先生的一些回憶?842
  徐敬亞:崛起的詩群(存目)?860
  1984
  孫犁:病期經(jīng)歷?861
  黎澍:論歷史的創(chuàng)造及其他?870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tǒng)看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存目)?881
  1985
  柯靈:遙寄張愛玲?882
  1986
  譚其驤: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和地區(qū)差異?889
  李純青:為評價《大公報》提供史實?902
  朱大可:謝晉模式:當(dāng)代電影的圖騰和衰變信號 ?916
  沈玉成:自稱“宋朝人”的王仲聞先生?924
  李澤厚: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存目)?930
  1987
  李澤厚:胡適、陳獨秀、魯迅——“五四”回想之三?931
  李俠文:我所認識的張季鸞、胡政之兩先生?952
  汪曾祺:《汪曾祺自選集》自序?963
  1988
  施蟄存:滇云浦雨話從文?966
  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973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
  ——香港中文大學(xué)廿五周年紀(jì)念講座第四講?999
  張廣照:社會進步需要言論自由?1021
  1989
  蘇曉康:世紀(jì)末回眸(存目)?1024
  周濤:黃河漂流探險目擊記(存目)?1025
  1991
  何平:俠義英雄的榮與衰——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化解述?1026
  1992
  葉兆言:紀(jì)念?1033
  陳錫添:東方風(fēng)來滿眼春(存目)?1047
  1993
  張灝:中國近代轉(zhuǎn)型時期的民主觀念?1048
  王蒙:躲避崇高?1056
  1994
  王彬彬:過于聰明的中國作家?1062
  蕭功秦: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民族主義思潮?1067
  朱維錚:基督教與近代文化?1074
  流沙河:回望流年?1088
  汪暉:當(dāng)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xiàn)代化問題(存目)?1090
  1995
  葛劍雄:我們應(yīng)有的反思——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五十周年?1091
  1996
  王小波:知識分子的不幸?1099
  余華:布爾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1105
  劉再復(fù)、李澤厚:告別革命(存目)?1112
  1997
  何清漣:經(jīng)濟學(xué)理論和“屠龍術(shù)”?1113
  王曉明:“人文精神”討論與中國知識分子的認同困境?1119
  舒蕪:《回歸五四》后序(存目)?1127
  1998
  馮克利:阿隆與“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jié)”?1128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
  ——戊戌前后的幾種日本因素?1134
  金克木:十字街頭象牙塔(存目) ?1144
  朱學(xué)勤:自由主義學(xué)理的言說(存目)?1145
  1999
  金雁:真假亨廷頓與東西亨廷頓
  ——從“新保守”到“文明沖突”的彼岸回應(yīng)?1146
  羅崗:誰之公共性??1153
  虞云國: 史壇南北二陳論?1158
  劉小楓: 牛虻和他的父親、情人和她的情人?1178
  溫鐵軍:“三農(nóng)問題”:世紀(jì)末的反思?1199
  單世聯(lián):“盡在煙云變幻奇”——讀曾志《一個革命的幸存者》?1206
  林賢治:五十年:散文與自由的一種觀察(存目)?1228
  2000
  駱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熱點人物述評》引言?1229
  秦暉: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與當(dāng)代中國“問題”?1232
  盧周來:腐敗的經(jīng)濟學(xué)分析: 另一種看法?1244
  程曉農(nóng):是誰導(dǎo)致了蘇聯(lián)解體??1250
  2001
  易中天:盤點李澤厚?1262
  資中筠:美國的強盛之道?1276
  胡舒立、李巧寧、李箐:莊家呂梁(存目)?1311
  2002
  程青松:新小城,舊小城
  ——看兩版《小城之春》怎么說話?1312
  孫立平:總體性資本與轉(zhuǎn)型期精英形成?1320
  2003
  肖雪慧:有必要從根本上檢討的教育政策
  ——反思九十年代的教育?1329
  2004
  蕭功秦:中國百年現(xiàn)代化的六次政治選擇
  ——從清末新政到鄧小平新政(存目)?1338
  2005
  崔衛(wèi)平:誰是亞當(dāng)?米奇尼克?1339
  俞曉群:《新世紀(jì)萬有文庫》十年祭?1356
  韓綱:中共歷史研究的若干難點熱點問題?1361
  鄧野:傅作義政治轉(zhuǎn)型過程中的雙重性(存目)?1401
  2006
  高爾泰:誰令騎馬客京華?1402
  楊奎松:關(guān)于平型關(guān)戰(zhàn)斗的史實重建問題(存目)?1412
  2007
  朱正:一九五七: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消失?1413
  譚伯牛:邵飄萍因何而死?1427
  余世存:中國劫(存目)?1431
  2008
  劉統(tǒng):一九四八年共產(chǎn)黨戰(zhàn)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1432
  野夫:余震延綿的大地(存目)?1446
  沈志華:朝鮮戰(zhàn)爭期間中朝高層的矛盾、分歧及其解決
  ——冷戰(zhàn)中社會主義陣營內(nèi)國家關(guān)系研究案例之一(存目)?1447
  2009
  龍子仲:理想令生活寬闊而又綿長?1448
  馬英九:紀(jì)念自由主義巨擘殷海光與雷震(存目)?1450
  2010
  資中筠:知識分子對道統(tǒng)的承載與失落
  ——建設(shè)新文化任重而道遠?1451
  陳丹青:魯迅與美術(shù)?1465
  2011
  賀衛(wèi)方:為了法治,為了我們心中的那一份理想
  ——致重慶法律界的一封公開信?1474
  《人民日報》評論部:以包容心對待“異質(zhì)思維”?1479
  后記(梁由之)?1482





上一本:我是誰 下一本:愛你就像愛生病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夢想與路徑的作者是梁由之主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