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是自由主義學者朱學勤的隨筆和一些性學術文章,坦白說他的隨筆價值要比其學術類文章價值大。朱學勤是最善于用優(yōu)美而激情的文筆將其思想表達出來的學者,但激情是一把雙刃劍,在捉住他人“馬腳”的同時,自己也未免露出“豬蹄”。相反他的隨筆,如《思想史上的失蹤者》等類名篇,怎么咀嚼都不覺煩厭。但若你只是通過此書尋找出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心路軌跡或者在字行間發(fā)展出哪套“自由主義”理論,那本書的價值無疑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以本書作為一個偏角,引入 “人文精神”討論、左右之爭等90年代中后期中國思想界、學術界的一些大事件,了解把握其的輪廓,逆游而上找出80年代中后期“文化熱”的延邁,順流而下理出其發(fā)展脈絡,我想應該這是本書最大的價值,因為在所有的這些事件中,朱學勤都是一個主要的在場者和言說者--當然,這需要時間和耐心。
作者簡介 朱學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復旦大學史學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現(xiàn)為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著作有《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中國與歐洲文化交流志》、《風聲·雨聲·讀書聲》、《被批評與被遺忘的》、《思想史上的失蹤者》等。
目錄: 第一輯 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 訪美五題 火車上的記憶 “娘希匹”和“省軍級”----“文革”讀書記 思想史上的失蹤者 豈有文章覺天下 第二輯 書齋里的革命 人文精神:是否可能與如何可能 被遮蔽與被阻隔的----從第二種“反省”談起 九十年代學界時風之我見 城頭變幻二王旗 文壇“二王”之爭----國內(nèi)知識界爭論評議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答楊念群先生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談談文化決定論 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癢 書齋里的被動語態(tài)革命及漏斗 第三輯 教士和帝國一致的制度 啟蒙三題----笑著的、叫著的、哭著的 盧梭和他的戀母情結----兼論某種文化現(xiàn)象 教士和帝國一致的制度----盧梭政治哲學評析 盧梭復活:從論壇到神壇 兩個世界的英雄----托馬斯·潘恩 托馬斯·潘恩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四輯 瘸腿的雅各 隨風飄去----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平靜的壞心情 讓人為難的羅素----讀《羅素與中國----西方思想在中國的一次經(jīng)歷》 狐貍當?shù)琅c刺猬得勢 伯林去矣 “公民意識”:中國的困難與曲折 1998:自由主義學理的言說 有話好好說 附錄:韓毓海先生新年答客問 自由主義與新左派分歧何在 是柏拉圖,還是亞里士多德?----關于知識分子的談話錄 與友人書 網(wǎng)上筆記 瘸腿的雅各(代后記)----讀赫爾岑《往事與隨想》 策劃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