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上的天鵝島貧窮落后,古老而又美麗。漁民世代靠捕魚為生,千百年來島上沒有學校,沒有醫(yī)院,沒有固定的民居,風浪洗刷著他們的苦難歲月。當改革開放的車輪進入21世紀,天鵝島破天荒走出了兩男兩女四位大學生,他們分別考上了四所名牌大學,畢業(yè)后不迷戀大都市的現(xiàn)代生活,先后回到天鵝島,領導村民發(fā)家致富,讓千年孤島大變樣,步入了現(xiàn)代化生活的快車道。成功之后的他們并沒有沉浸在享受成功快樂的幸福里,把目光又投向了鄱陽湖周邊那些貧窮落后的村落,為他們捐資捐物,送去溫暖。不忘初心,精準扶貧。為落后的村民們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資助,帶動周邊群眾一起發(fā)家致富。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這風景如畫般的詩句,曾經勾起過我心中多少的向往與羨慕。】上r至今日,我依舊無緣與鄱陽湖上的天鵝迎面相撞,一飽眼福;老爺廟,風浪起,水擊三千里,過往客船舶沉沙底,多少離人淚。這號稱"東方百慕大"的神秘之處又有多少世人探求的目光凝聚于此,*后悻悻離去!『迷谟虚L篇小說《鄱湖謠》一書作向導,讓我得以在文字里一飽眼福、口福、耳福:珍稀飛禽,佳肴魚宴,千年古曲,黃金沙灘,古舊戰(zhàn)場!〗髦麑嵙ψ骷覅乔逋∠壬蹟(shù)年之功,為讀者精心塑造了一個新時代的世外桃源——天鵝島。在那里有不戀省級政府機關安逸志愿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女大學生村官,有不貪美女總裁愛戀巨額家族財團資產繼承毅然決然回鄉(xiāng)勤勞致富的深圳高薪白領,兩男兩女四名大學生互相助力,抱團取暖,帶領一群沒有文化的村民,硬是把天鵝島建成了一個現(xiàn)代化的漁島:那里的村官懂得綠色環(huán)保至上,保護傳承原汁原味的漁島文化,*不允許哪怕用一寸土地用來搞房地產開發(fā);那里的村官敢于拒絕豪門大族捐資建設所謂的希望學校,建成小學、大學一貫制的新型學校,白天學生上課,晚上漁民掃盲,嶄新的教育理念令時下的教育專家們汗顏;那里的村民致富后雖賭博成風,在村官的引領下卻能痛改前非,變成用實際行動去精準扶貧的新型隊伍;那里的村官深諳"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的硬道理,他們愿向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學習取經,敢向曾是漁島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比肩看齊,但他們始終有防腐拒變的強大定力,絕不讓天鵝島成為西方文化入侵的橋頭堡。不忘初心,共同致富,建設家園,傳承千年文化,是他們樂此不疲的理想追逐。 在尋陽(亦稱潯陽,今江西九江)這塊土地上,古有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今有吳清汀先生的《鄱湖謠》出版面世,雖相隔千年,其志趣追求何其相似乃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