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明確區(qū)分了中國現(xiàn)代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把魯迅小說置于中國現(xiàn)代思想革命的歷史進程中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認真的考察,強調文學是主客體互相作用的產物,強調魯迅獨有的思想個性與藝術個性。 本書是新時期魯迅研究的標志性成果,觀點獨特,見解精辟,在魯迅研究界和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界首先提出了區(qū)分中國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不同規(guī)律和“回到魯迅”的口號,曾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對魯迅研究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作者簡介 王富仁,當代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新中國有學位制度后第一位文學博士。曾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現(xiàn)任汕頭大學文學院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為魯迅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先驅者的形象》、《文化與文藝》、《靈魂的掙扎》、 《歷史的沉思》、《王富仁自選集——跨世紀學人文存》、《現(xiàn)代作家新論》、《中國文化的守夜人——魯迅》等。
目錄: 引 論 第一章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論《吶喊》《彷徨》的本體意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第二章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銳利武器——論《吶喊》《彷徨》的意識本質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三章 兩種觀念意識進行對話的基本藝術方式——論《吶喊》《彷徨》的創(chuàng)作方法 — 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第四章 變動著的觀念與變動著的藝術 ——論《吶喊》《彷徨》的藝術特征 一 環(huán)境與人物的兩極對立 ——論《吶喊》《彷徨》的環(huán)境展現(xiàn)和人物塑造 二 兩條因果鏈的辯證統(tǒng)一 ——論《吶喊》《彷徨》的情節(jié)和結構 三 喜劇與悲劇的復雜交織 ——論《吶喊》《彷徨》的感情格調 附錄 魯迅小說的敘事藝術 第一版后記 再版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