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與運動/中經(jīng)典》是西格弗里德·倫茨的一部重量級作品,描寫了一個運動員的坎坷經(jīng)歷。主人公貝爾特曾為戰(zhàn)俘,后來因具有長跑天賦在體育界享有盛譽。他經(jīng)受不住來自各方面的腐蝕,擺脫不了榮譽、地位的誘惑,背離了朋友和愛人,最后淪為供人娛樂的玩具,以悲劇告終。此書對于現(xiàn)代社會中“被異化的人”的描寫發(fā)人深省,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和迷人的藝術(shù)魅力贏得了讀者的喜愛,至今在德國仍長銷不衰。 作者簡介: 西格弗里德·倫茨(SiegfriedLenz,1926-),德國著名作家。與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爾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合稱“當代德語文學三大家”。曾獲“不來梅文學獎”“歌德文學獎”和“德國書業(yè)和平獎”等重要獎項,被譽為德意志民族的“心靈守護者”。代表作有《德語課》《激流中的人》《默哀時刻》等!兜抡Z課》出版于1968年,取材自畫家埃米爾·漢森在納粹統(tǒng)治時期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 這次他不會獲勝。挑選他上場是個錯誤,維甘德的主意實在糟糕,因為他要想有獲勝機會,跑完全程所需時間必須遠遠低于三十分鐘;他必須達到他的原有紀錄,但這一點他再也做不到了,再也做不到了。他是八名長跑運動員中年齡最大的一個;他們正在起跑線上脫去運動衣,做決賽準備。他們慢慢地脫去運動衣衫;直到最后一刻,他們還想保持身體溫暖,以便讓肌肉處于松弛狀態(tài)。這時,太陽露出臉來。雨后,陽光照在運動場上,炫人眼目;陽光底下,綠茵茵的草地閃閃發(fā)光;跑道上,一個個的小水坑閃爍著光芒。然而,風卻未停止,這種變幻無常的狂風不斷猛撲下來,無情地橫掃看臺,上午它就已經(jīng)開始影響這場比賽……不會的,貝爾特這次絕對不會獲勝,他連前三名也進入不了;腳脖子扭傷了的胡佩特甚至也比他有更多獲勝的機會。然而,他們卻讓他替代胡佩特上場,隨他去失敗……他在草地上短跑似的跑幾步,跑出去好長一截路;接著,他從肩部轉(zhuǎn)動轉(zhuǎn)動雙臂,然后把手臂向前伸展伸展。 這時,他向我這兒,向看臺這兒望望,不過并沒有認出我來。他在尋找我嗎?他盼望我站起身來,朝他揮揮手,好像告訴他沒發(fā)生什么事嗎?……一絲無可奈何的微笑浮現(xiàn)在他那疲憊不堪的臉上。他一只手理理稀疏的頭發(fā),讓手停在后腦勺上,他的目光又在四處搜索看臺。是啊,他老啦,參加這次長跑決賽他年齡太大啦;還沒起跑,他就像個失敗者的樣子。但他不單單是無法贏得這場比賽,他將失去更多的東西。他們是最后一次讓他出場,這一點他心里明白;他也知道,自己明年就是替補隊員也甭想當了——讓他去和體壇作最慘痛的告別吧……身著白色勞動罩衣的售貨員——有的賣糖果,有的賣香腸,有的賣汽水——都站在過道上不動了。領(lǐng)位員走到木柱前,計時員在下面草地上舉起手,示意已做好準備。比賽場上一片寂靜,靜得只能聽到對面幾面旗幟在風中發(fā)出嘩啦啦的響聲,沒有任何別的寂靜能像起跑前的這種寂靜一樣殘酷無情了。這種極度緊張的、簡直叫人窒息的寂靜,不是別的什么,正是內(nèi)心不安的最高表現(xiàn)——每次總歸都是這樣的。發(fā)令員喊參賽運動員各就各位,拉爾森這位發(fā)令員就要為這次萬米賽跑發(fā)出起跑令。他個頭矮小,身體胖墩墩的,穿著發(fā)令員慣穿的紅色夾克衫,樣子活像個小紅蘿卜。他身上沒任何方面能讓人看出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曾兩次創(chuàng)世界賽跑紀錄,而且在十八年前曾參加過某個著名的接力賽跑隊。他蹣跚著來到起跑線后邊,兩只手各拿著把發(fā)令槍。他望著不慌不忙出場的賽跑運動員,等待他們漸次轉(zhuǎn)過身,彎下脊背,低著頭站在起跑線上…………P1-2
|